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该如何掂量排长的“轻”与“重”

2018年10月15日07:5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排长参加水中极限体能及攀登崖壁训练。庞祥川摄

  作为军队最基层的建制单位,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这本书里,不仅有基层官兵,还有他们生活的土壤以及浸泡他们的汁液,呈现了原生态的连队生活方式。

  我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铁打的营盘究竟指的是什么?除了地标意义上的营盘以外,铁打的还有纪律、规则、文化以及由此生长的细节。这些铁打的细节打量着也塑造着连队的一茬茬主角们——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老兵、新兵。他们“浸泡”在连队细节之中,本身便是连队细节的一部分。

  观察基层官兵成长的意义在于,那些看似司空见惯的连队时光,不仅投射青春身影,还折射时代脚步;那些看似琐碎雷同的连队故事,不仅关乎个人感受,也关乎部队建设;那些畅所欲言的连队声音,不仅是个体成长课题,也是战斗力增长命题……

  即日起,我们推出基层官兵成长系列话题。第一波次推出的“排长的轻与重”“老兵的冷与热”“新兵的快与慢”等3个策划,更像是3份邀请函——我们由衷希望,更多官兵以及读者成为这个话题的“参与方”与“讨论方”。更多信息,请扫二维码,我们期待你的来稿和留言。

  有的排长忙得“吃不消”,也有的排长闲得“轻飘飘”

  “我是一只在机关和基层间奔忙的‘候鸟’。”

  某旅武装侦察连排长郭冬冬具有写作和文艺特长,去年7月同时被旅政治工作部几个科“相中”:宣传科科长协调他帮助排演文艺晚会,纪检监察科科长找他撰写廉政教育提纲……同时他还担负连队新装备训练教案编写等任务。

  一天,刚刚通宵加班的郭冬冬中午顾不上休息,就赶到机关布置会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多项工作出现“碰头撞车”,以致影响了“四会教练员”考核比武……对此,郭冬冬一脸苦笑:“机关基层两头跑,最后谁也没讨好。”

  “‘候鸟现象’饱含着基层排长的尴尬和无奈。”郭冬冬说,本来,排长在部队干部序列中基数最大、职级最低,尽心尽责完成各级交办的任务无可厚非,可有时机关部门不按规定原则办事,随心任意到基层“借花”“摘果”,写材料、搞调查、填档案,例如开展实力统计和工作总结时,经常要抽基层干部帮忙。这直接导致有的排长承担的“杂事”太多,“耕了别家田,荒了自家地”。

  有的排长忙得“吃不消”,也有的排长闲得“轻飘飘”。

  几年前,某旅“强军精武红四连”参加跨区机动演习,演习期间连队需乘坐冲锋舟抢滩登陆。时任连长指定每艘舟的负责人时,宁可全部选用老班长带队也不用新任排长。对此,连长无奈地说:“新任排长经验不足,让老班长负责更放心些。”

  采访中,记者聆听了一堂教学课——《排长李志强的烦恼》。这堂曾经斩获首届军队院校基层管理课程教学比武竞赛金奖的课程,以新任排长遇到的矛盾问题为案例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试图讲清说透排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些排长的职权没有压实,没有给足,导致有的排长被“晾”在一边“挂空挡”,甚至出现“主官忙得团团转,排长闲得没事干”的现象。

  这堂教学课主讲人坦言:“排长工作的确‘弹性’很大。你信任他,给他压担子、引路子,他可能就会很主动、很忙乎、很充实;反之,他可能就会甘愿当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闲人’。有的连主官觉得排长处在连队的中间层次,便把一些属于排长职权范围内的事也大包大揽过去,从训练到管理,从军容风纪到一日生活制度,从骨干调动到战士考学、学技术等经常打‘隔山炮’,导致排长自主抓建意识不强。”

  排长的“轻”与“重”,根子不在排长身上

  “对不起,同志,请问您找哪位?”“我是连队排长,你是几排的?”

  去年9月,某旅“青州连”排长童超参加完集训,回到自己连队遇到一件“囧事”,被本排的岗哨拦在连队门口。原来,童超不在的这段时间,连队所在营进行了编制调整,这名岗哨就是排里的新面孔。

  “长期在外集训,排里的情况还真掌握不及时啊。”童超感慨地说,长期不在岗位,“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事小,训练成绩下滑、全面建设水平下降,事就大了。

  记者参加某旅基层主官集训,旅里请一位“老基层”传授带兵心得。这位“老基层”讲了一个“空城计”带兵的故事,发人深思——

  某位连长上任时,恰逢指导员外出学习。他一人挑起全连的担子,啥工作都一手抓亲自干,连队排长开始也想帮着干,但一看啥都帮不上手也就懒得管了,正好图个清闲。时间不长连队出现一个怪现象:连长在位时,兵都很老实,连长一离开,连队就“开锅”。这位连长外出时不放心连队,便琢磨出个“空城计”的办法:每次离开营区,他都让文书在连部的烟灰缸里燃上烟,一支接一支,兵看到烟头在冒烟,判断连长没走远,谁也不敢咋呼……谁知“空城计”很快被识破,他更不敢随便离开连队了,后来竟累病住了院,他感慨道:“诸葛亮手中无兵才上演‘空城计’救急,要是战时我这个连长牺牲了,连队难道就不打仗了?”

  “婆婆”不放心,“媳妇”难下手。采访中许多排长坦言,连队经常性工作上有连长指导员、下有士官和班长,一些连队干部在带兵过程中存在“一竿子插到底”的现象——布置工作不通过排长,而是直接找班长,或者只是把排长当成“传话筒”“中间人”。既然连长指导员对下级职责范围内的事管得过宽,包办得太多,个别排长也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支配下,当起了“旁观者”,“主官忙得团团转、排长没事干”。

  “无论是排长的不能承受之‘轻’还是不能承受之‘重’,根子不在排长身上。培养使用排长绝不能‘忙起来随意用,打起来不敢用’。”记者连续多日在东部战区陆军部队调查采访,不少部队领导认识更为深刻——

  排长岗位“轻”与“重”失衡的“跷跷板”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基层管理的“制度砝码”权重偏弱,反映的是干部培养的“人才视角”有待转变,透露出的是人才建设“源头工程”有待加强。

  让排长的本职角色“重”起来,让排长的杂务包袱“轻”下去

  “3个借调请示没要到一名排长!”这是发生在某旅的一件事。

  该旅炮兵营指挥连排长熊科军事素质过硬,文字基础好。去年底,作训科针对年底人手不足的实际,打算将熊科借调到机关帮助工作,此外组织科、战勤计划科也摆出种种理由,想要“挖”到这名优秀排长。

  最终,旅党委研究后发现,熊科在基层的任职时间仅1年10个月,于是对3份借调请示都亮起了“红灯”。对此,旅长、政委态度一致:排长不干满规定的任职时间,谁也不能动。

  老话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在其位”的前提必须不能“动其位”“扰其心”。这个旅党委专门作出“五不准”的硬性规定:即不准各业务部门单独向连队布置未经旅领导协调确定的工作;不准下发干涉基层正常工作的通知;不准随意借调基层干部到机关帮忙;不准向基层索要文字材料;不准向基层要公差干私活,此外还制订《排长队伍成长建设和管理措施》,规定任现职不满2年的排长不得参加各类与岗位需要无关的活动,机关借调人员一律由借调部门写出申请,交由机关办公会讨论决定。

  当这个旅用法规为排长“减压力”时,另一支部队则用实打实的权责职能为排长“添活力”。

  走进某旅装甲步兵连,记者看到一张“支委分工一览表”。每名排长支委牵头负责连队建设中训练、后勤、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事务,组织连队训练、生产、施工,给连队官兵上政治课、军事课,同时还把每名排长支委分工负责的具体工作、承诺完成的时限、落实情况和责任人进行张榜公布。该连党支部安排排长池金城带队参加野外乘员驻训,他主动协调各项工作,重活、脏活抢着干,把驻训工作组织得有声有色。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部队正在按照战斗力标准推出各种举措,让排长的本职角色“重”起来,让排长的杂务包袱“轻”下去。

  走进某旅合成一营一连,记者看到,从院校刚毕业的新排长沈万和当兵14年的老班长刘伟签订了《师徒结对帮带协议》。该营教导员林金荣说,刘伟精通装甲车辆驾驶、通信、射击三大专业,是旅里公认的带兵能手,先后参与6任新毕业排长带训任务。他们还为每名新排长配备一名专业技术精的士官班长、一名军政素质高的连队主官作为“成长导师”,帮助新任排长克服“水土不服”现象,尽快提高第一任职能力。

  近3年来,这个旅有百余位基层排长在比武竞赛、演习保障、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大显身手,大多数排长逐步成为“基层通”“业务通”,有27名排长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

  “排长岗位是干部生长的起点和源头,是战斗力建设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掂量不出排长的轻与重,也就掂量不出一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轻与重。”该旅领导说。(朱达 王喆 徐浩 盛洋迪)

(责编:芈金、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