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只有时刻想着打仗问题,才不会在打仗时处处是问题 最怕的就是刚刚找到答案,战场已经修改了考题

感悟“第一”:“1”字是利剑,“一”字是担子

2019年01月28日09:0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该旅一架战机低空高速穿过山谷,对目标进行隐蔽突击。杨盼摄

  座舱盖缓缓闭合,战机轰鸣声连同刺骨的寒风都被隔离到座舱外,飞行员姚凯瞬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那是一个充满热血和硝烟的世界。“836,注意对方高位机,它要构成发射条件了!”姚凯和僚机一升空,对抗就开始了。跃升、翻转、咬尾、攻击、防守、再攻击……空天之上攻防局势数度转换。战机平稳着陆后,走出座舱,寒风吹来,姚凯打了个寒颤,才发现内衣已浸满汗水。

  他曾无数次想象先辈们作战的场景。60多年前,这支部队的年轻飞行员跨进座舱,在空战场上与强大的敌人殊死搏斗,为部队赢得了引以为傲的番号。

  加入这支部队那天,凝视那个利剑般的“1”字,心潮澎湃的感觉姚凯至今仍能清晰忆起。

  此时,走在前往空勤楼的路上,醒目的大字又一次跃入姚凯的眼帘: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来回报祖国。凝视那个像扁担一样的“一”字,他突然觉得肩头压着沉甸甸的东西。

  这是一支部队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在空军航空兵某旅每名官兵的肩头,“第一”是曾经赢得的至高无上荣誉,更是面向未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誓言。这誓言,刻在心底、融入血脉,写在练兵备战的每一帧时光……

  “第一”的责任——

  每一次听到点名,都要能第一个挺身而出

  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骤然拉响。迅速披挂完毕,姚凯和战友拎起飞行头盔就从战斗值班室向着战机的方向冲去。

  升空,升空!雷达显示屏上很快出现一个亮点,那是一架外军战机,正向着姚凯的战机快速逼近。100公里、70公里、40公里……座舱内告警信号持续不断……

  这是几年前在沿海上空,姚凯执行战备任务的一段经历。至今,这些画面仍不时在他驾机升空时浮现。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对手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姚凯稳住心神,毫不示弱,稳稳握住操纵杆,保持战机处于最佳态势。剑拔弩张之间,外军战机调头离去。

  返航途中,战鹰掠过祖国空天,翼下守护的国土山川秀丽、壮美如画,一股灼热的情怀令他心潮涌动:“什么是‘第一’啊?‘第一’的责任就是每一次听到祖国点名,你都能第一个挺身而出,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第一个挺身而出,得有“豁出去一切”的血性——

  一次演习,飞行员高岩松驾战机与“敌”追逐搏斗。突然,座舱温度控制出现故障,舱内温度急速降低,瞬时温差接近60摄氏度,前一秒他还满头大汗,下一秒就冻得直打寒颤。

  缠斗、咬尾、截获、锁定……空战态势瞬息万变,高岩松面不改色,紧盯对手,直至射出的一枚近距导弹将对手“击落”才返航着陆。走出机舱,他的眉毛发梢已结满冰花。

  第一个挺身而出,还得有“战胜一切”的本领——

  新大纲训练中,这个旅把重难点课目当一般课目飞,时间越飞越长,载荷越飞越大,同样的油量现在飞到以前一半的时间就用光了。那次飞行,飞行员杨德纯得在一处地形特殊的军用机场降落。机场一面断崖,一面山谷,从空中看就像一枚贴在海边山顶上随时可能被风吹走的邮票。

  海上风向突变,杨德纯稳稳控制战机,一点点修正下滑航线,冲向数百米高的山崖,如一只轻盈的鸟儿稳稳降落在跑道上。杨德纯成了该机场建成以来第一个在这个方向上降落的飞行员。

  说起这个“第一”,杨德纯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是不是‘第一’,名头是别人给的,要不要争当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这个责任得自己往肩上扛。”

  “第一”的担当——

  不在乎忍受多少苦痛,只关心能否赢得胜利

  高中强卫冕失败了!去年,这在该旅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高中强是谁?2017年深秋,他和队友第一次参加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就力压群雄摘得了“金头盔”。

  再度远赴西北空天竞技场,高中强发现,“连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了”。比赛中,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没能“卫冕”成功。

  摘得“金头盔”后的一年里,高中强可没敢懈怠。专攻精练中,为得到作战空间的最佳快转速度,他和战友反复探索好几百次,每次都承受五六倍的重力加速度。

  “不是自己弱了,而是别人更强了。”高中强说。备战打仗就是这样,战场无亚军,要成为“第一”,就得有这样的担当:不在乎忍受过多少苦痛,只关心能否最终赢得胜利。

  高中强的这段经历,在整个旅队有另一种维度的“放大版”。

  2011年,空军组织第一届对抗空战竞赛考核。该部派出首屈一指的“空中尖刀”飞行一大队出战,不承想,在第一个比赛日,他们就被对手以166∶59的大比分淘汰。

  那一战,他们的飞机性能占优,空战经验丰富,战斗血性也毫不逊色。然而,就在他们还在比谁机动时载荷拉得更大、动作更迅猛时,名不见经传的对手,已经靠电子战占据了战场的制高点。

  “最怕的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答案,战场已经修改了考题。”旅长程远森用满怀忧虑的神情,道出了8年来整个部队对那场惨败的深刻反思。

  只有反思还不够。59∶166这组数字,被他们用黄铜浇铸成了牌匾,镶嵌在飞行一大队空勤楼的门厅里。牌匾的对面,就是人民空军空战击落敌机第一人、飞行一大队首任大队长李汉的雕像。

  一边是铭刻在历史天空中的“第一荣耀”,一边是记录在现实天空中的“第一惨败”。历史与现实、荣耀与失败的对望,时刻触发着每名飞行员心中“卧薪尝胆”的苦痛。

  卧薪尝胆, 苦练内功。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那场引领全空军的“双学”活动中吃过多少苦,冒过多大的险。人们记住的是,在随后参加的5次对抗空战竞赛考核中,这个团队捧回了5顶“金头盔”,团队4次夺冠。

  然而,这就够了吗?高中强的故事,让该旅官兵又一次警醒:胜利依然遥远,苦痛还得继续。

  “第一”的荣誉——

  不是打败过多少对手,而是能战胜未来的强敌

  “刚才高位进攻,你要是再挺几秒钟,他肯定就逃不掉了。”1月2日,新年开训的第一轮空战对抗结束后,激烈的争吵声从塔台战术评估室传出来,引得飞行一大队教导员刘伟耳贴门缝,想听个究竟。

  屋内,刚才进行二对二空战的4名飞行员正在“脸红脖子粗”地复盘评估。像这样的碰撞和交流,在该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样的“争吵”让刘伟觉得很欣慰,当谁也说服不了谁时,他们干脆驾机升空,再来一场验证性空战对抗。回来判飞行参数再讨论,当争辩尘埃落定,便又找到了一条制胜路径。

  有时,飞行员们甚至会把这种“头脑风暴”吹到餐桌上。一次,几个刚用过的餐碗、两盒香烟,被当成模拟空战态势的道具,说至兴奋处,有人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这个战术好!”谁能想到,这套在餐桌上诞生、经完善后的战术,后来在“圈内”颇有名气。

  “只有脑子里时刻装着打仗问题,才不会在打仗时到处都是问题。”程远森鼓励飞行员们围绕问题展开争论研究,但反对就输赢争输赢,因为,“一支部队真正的荣誉,不是你打败过多少对手,而是你能战胜未来战场的强敌,这才是备战打仗应有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该旅官兵备战打仗步履匆匆,无论在演习演练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清醒。

  去年,他们参加空军“红剑”演习,负责牵头数家航空兵部队的作战计划制订等工作。他们提出一系列突破常规的做法,不少兄弟部队眼前一亮:我们还没想到的问题,你们已经琢磨出答案了。

  未来的空战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敌人是什么样子?这些年,他们坚持以重大军事行动为牵引,借助各类演习、考核、训练平台,深度嵌入当面敌情、战场环境等作战要素,在体系中展开战术课题演练,努力实现从学习对手到研究对手、再到战胜对手的升级。

  因为,“‘第一’的荣誉,只能到未来的战场上去夺取!”程远森说。(郝茂金 王猛 初正)

(责编:芈金、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