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领域军民融合的风向标
——一份研究报告引出若干热门话题
话题由来
1月14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军民融合形势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在京正式发布。据悉,这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我国军民融合领域首部产业研究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全书利用互联网数据抓取技术,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我国军民融合企业信息数据库。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包括总论篇、区域篇、行业篇、案例篇和专题篇等五大部分。
报告建议,围绕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生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提升军民整体效益为目标,推进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发力”,着力做好“三个加强”和“三个构建”,即加强有利于军民融合的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各地同省军区、战区之间的双向联系,加强政策效果和工作运行的评估督导督察,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全国基础性军民融合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相关建议展开了热议。
军民融合产业现状
产业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产业能力:
呈现“两增两减”的发展特征
产业布局:
向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集聚
产业牵引:
政策和军事需求加快促进融合
产业创新:
军民融合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①喜:从遍地开花到有序推进
小占比发挥大作用
新年伊始,江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传来喜讯,在第二批江西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过程中,经过自愿申报、初审推荐、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143家企业(单位)脱颖而出,喜获“参军”资格。
无独有偶。春节过后,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再添新丁,经过申报、评选和公示等一系列规范流程,苏州工业园区、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等3家单位成功入围。
从当初遍地开花到如今有序推进,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捷报频传。这也足以说明,产业布局已成各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军民融合企业数量大约只占全国在营企业的0.03%,尽管占比不高,但平均每个军民融合企业可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相当于全部在营企业平均值的48倍;军民融合企业劳动生产率达120万元/人,相当于全部在营企业平均值的95倍。
小占比缘何有大作为?
我国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配套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与项目,“军转民”“民参军”加快发展,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主体,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
一些省区市加强与军工集团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军用技术成果产业化,孵化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船舶工业和海洋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催生一批优势产品。
一些地方运用市场手段增强科技军民融合的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向深度发展,一批军民融合型高端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放眼未来,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必将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质技术支撑,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报告撰稿人之一信心满满地表示。
②忧:不匹配现象令人关注
“两头热”难抵“中间冷”
2月14日,沪深两市主要股指开盘涨跌互现。盘面上,电子元器件板块延续近日强势表现,领涨行业板块。
个中缘由在于,电子元器件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短板,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电子元器件尚有20%左右依赖进口。
负责撰写报告的课题组从行业视角全面分析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认为其中尤以“5个不匹配”最为突出。
高端军事需求和技术供给能力不匹配。突出表现在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技术供给能力不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决心大”和“落实难”之间的不匹配。跨区域、跨部门的经济活动,不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两头热”难抵“中间冷”:中央政府和军队推进军民融合的热度持续升温,民营企业期盼热度也在升温,然而多数企业对哪些领域可以融以及融到什么程度,缺乏清晰认识,融合热情不够。
多元市场主体融合意志不匹配。军民融合的市场主体相对复杂,既包括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相对开放的民营企业,也包括不完全市场化、相对封闭的军工集团,导致双方缺乏互动合作的基础。有人形容,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往往“站在不同的星球,操着不同的语言,然后彼此点头”,利益诉求、利益逻辑无法清晰表达,又怎样有效推动实践?
制度建设和战略要求不匹配。以国防专利为例,职务发明国防专利的归属权“法律上清楚、事实上模糊”,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制约着国防科技人员从事国防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政策制度保障无法实现“上下一致、左右衔接、整体配套”,也导致军地之间深度融合往往“有心无力”。
同区域融合发展的同质性、不同主体融合发展的“虚火上升”和军民融合发展“初心”的不匹配。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引入军工集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严重同质化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根本的一点在于,有意无意把军民融合国家战略“降格”“矮化”,“跑马圈地多、有效融合少”,偏离军民融合发展的“初心”,成为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③思:找准“问题背后的问题”
生态体系如何构建
不匹配的根源何在?作为全国唯一围绕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省级行政区,四川省的一段经历可以说是“5个不匹配”的缩影。
中航工业在四川省境内有两家军工单位,其业务范围均涵盖研制生产大型军用无人机。自2017年以来,四川省多次主动对接,提出整合两家资源打造我国最大的军用无人机综合集成基地。
相关报告提交后,迟迟没有下文。一名业内人士感慨:“国家和军队很重视,辖区内企业也很盼望落地,奈何执行层面动力不足,又是一个典型的‘两头热’‘中间冷’!”
这并非是个案。课题组有关专家表示,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多方参与的生态体系,其中既有军队和地方政府,又有军工集团和民营企业,各方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任何单一方向、单一部门、单一行业“单兵突进”“独挑大梁”都无济于事。
“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准了,解决思路就清晰了: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生态体系!
要有科学的效益衡量,在尊重利益诉求中寻找最大利益共同区。军队更多关注政治和军事利益;地方政府兼顾政治与经济利益;军民融合企业和部门则更重视经济利益……军民融合本身作为一种跨区域、跨部门的经济活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务必有章可循。
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生态体系,顶层设计与区域实践、顶层设计与行业联动作为推动实践的两条线,应该成为军民融合的左膀右臂。
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中央单位深入参与所在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在承担军民深度融合改革试点任务的改革试验区域选取试点单位,同时公布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而在北京、河南、江西等多个省市,相继建立了军民融合专项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机制。各地正在加强与省军区、战区之间的双向联系,做好军事需求重点领域的潜力调查评估,探索地方支援路径,构建深度连接、多维融合、利益共享的新型地方军民融合发展生态。
④盼:大棋盘上的集聚融合
区域和行业的坐标
2018年,两位军队院士的举动成为军民融合领域的独特景观:邱志明院士团队入驻中关村丰台军民融合创新园,马伟明院士领衔的青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启用。
两位院士的名字都有一个“明”字,他们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的选择同样是明确的: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军民融合创新体制。有人说,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因为两位院士的鼎力支持而更加天高地阔。
前不久,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关于推动中关村科技军民融合特色园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着力培育20个以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园,聚集500家以上优势民口企业,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
课题组专家追踪调查认为,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称呼改变,彰显了中关村“先行先试”的精神内涵。
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各地差异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军民融合企业主要聚集在北京、江苏、上海、陕西、四川、广东等6个地区,占比达55%。
以政策支持为例,从2013年初到2018年9月,各地出台军民融合政策累计达212项,湖南地区推进力度最大,出台33项政策;陕西、上海、山西和江苏出台政策数量相当,合计79项;其次是四川、河南和辽宁,分别出台13项、12项和9项;安徽、海南、浙江等8省合计出台35项;天津、山东、北京、河北等其余9个省市出台政策平均不足5项。
就企业分布而言,“东密”且向部分“老三线”聚集;就创新能力而言,京粤引领发展;就产业规模而言,粤京苏沪占据半壁江山;就对外贸易而言,显著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通过对2018年度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分析,课题组进一步发现,产业领域军民融合呈现出“两增两减”的态势:偿债能力增强,营运能力增强;盈利能力减弱(体现为增速回落),成长能力减弱(体现为增速放缓)。
大棋盘上怎样集聚融合?记者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在区域和行业的坐标上衡量,路径更加清晰。
产业的筛选培育,务必走好“无中生有”和“特优之变”的道路——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产业的发展壮大,务必追求“根深叶茂果丰”的境界——真正把国家所需、军队所盼与我之所能辩证统一起来。(方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