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临危·勇者无惧

2019年03月27日09:3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三国纷乱,赵子龙在万军之中七进七出,突出重围,此无畏也。和平年代,军人受命于危险之际,维护百姓之安宁,此重任也。

  沙场形势瞬息万变,排爆现场危险重重,实兵演练亮剑杀敌,临危受命重任在肩……军人,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始终有责任。没有人天生就是勇敢的,军人也不例外,然而,当他们在责任与担当之下,他们无所畏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军人把责任融进生命,把生命交给战场。此时此刻,我们只知道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我们的灯火通明。

  ——编 者

  守护者

  远方的夕阳烧红了天、映红了地,一抹血色晕在一个身着防爆服的厚重背影上半天没有动静。缓缓拨开杂草,半截手雷露出地面闪着银光,浦金平习惯性地环顾一圈,确保四周无人,于是放慢呼吸,“到了关键时刻”。

  “咯噔”,不料探雷针似乎已经探到了手雷松动的拉环里,“如果再稍一用力,拉环拉出,那后果……”想到这里,他的眼角滑过豆大的汗珠。一厘米一厘米除去泥土和杂草,护住拉环慢慢脱钩,放长引线,眯起眼睛挤开止不住的汗水,心已悬到了嗓子眼里。

  “嘣——”炸了!一股白烟升起,碎石烂泥溅得老高。整个世界停止了呼吸。

  终于烟幕携尘土随风散去,小土坡后面伸出半露着虎牙的笑脸和立起大拇指比划“成功”的手势。

  半小时前,一道黑色的轨迹滑落悬崖,山上的人却没有听到期待的爆炸声。自合成旅组建以来,实弹实爆早已变成“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未爆弹多了,但执行排爆任务让人放心的总是排爆班长浦金平。圆脸大耳,天生一副福气相,战友们都称他“守护者”。

  “我很清楚排爆的危险,所以更要坚持干下去,保护好身边人。”转型重组后,旅里急缺排爆手,本决定退伍的浦金平改变了主意,主动提出要担任排爆班班长。

  “指导员,排爆太危险了,这么多年他也为连队做了不少贡献,现在准备要孩子了,就给他换个岗位吧!”2017年年底,浦金平的妻子得知他又当上了排爆班班长,赶忙大老远跑到连队找指导员谈判,火药味十足。

  浦金平闻讯跟过来,一面小心安抚妻子,一面将指导员拉到一旁谋划起来:“现在咱们只有唱个‘双簧’先瞒着她,就说已经换了个轻松安全的岗位。”“嫂子的话也不无道理,你真不顾家里吗?”“当然要顾,但现在让其他人负责排爆,我还不放心啊!”

  两天后,浦金平正在排爆,妻子却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救护车上,她不停地喊着“我要见浦金平!”电话打到了训练场一旁的指导员手机上,接通后,刚听见了一声爆炸巨响,妻子便挂断了。任务一结束,浦金平直奔医院而来。

  “宫外孕腹中出血,现在已无大碍,幸亏送来及时,不然……”大脑反复回荡着医生的话,浦金平缩在病床前拉着妻子的手,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落,声音哽咽,重复说着“对不起”。

  “你总说爆炸声响,才能安心。你已经听了10年,我昨天才第一次听到,但就在那一刻,我理解了你所说的‘安心’。”夜尽天明,妻子睁眼看到穿着军装一夜未眠的浦金平,含着眼泪笑出了声,一肚子委屈,只剩下说不尽的包容和依恋。

  初心不悔,征途无限。“过去在兵种单位并不起眼的小专业,如今在合成旅派上了大用场,扎根在小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浦金平回首两年的转变,他对“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

  印象

  看似平凡实则扛起了泰山

  ■马家财

  “希望身边人都平安幸福”的愿望很平凡,却是浦金平排爆千余次、与死神擦肩十余次、至今十年依然坚守的初心,他从不推卸地将保障安全的责任一点一滴背负在自己的肩上,十年回头一看,他已经扛起了整座泰山。

  孤军深入

  “把咱们丢进这片山地,算是掉进了蓝军的嘴里了!”前后间隔不足百米均设有蓝军哨位,四座山的高地要点都有埋伏。本次演习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正式交火前24小时之内,侦察兵躲过“蓝军”的搜排围堵,“活下来”!

  朱自飞揣摩着手边准备的六套预案和标绘出的十余张地图,暗下决心:“不妨先埋伏在蓝军腹地,夜里找准机会闹他个肠穿肚烂!”

  突然,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靠近,朱自飞立刻俯身扑到地上,“是牛粪!”嗅到脸边刺鼻的异味,却大气也喘不得。演习打响不过三个小时,与敌军已擦肩三次,估摸着距离夜幕降临还有10个小时,朱自飞只有等。

  此刻阴雨中,这只小分队已经与烂泥混为一体,就地一趴就融入了背景之中。渐渐地,不断有枪声响起,不时飘起的红烟预示着现实中的淘汰和战场上的“死亡”。

  “兄弟,不要再挺着了,9年老兵,腿脚功夫比不得年轻人了。”演习前5个月,朱自飞从障碍上摔落,经检查,寰椎骨折,情况危急。推出重症病房,听到连长劝慰的话,他猛吸呼吸器、泪流不止,脑海中不断重播着:“我的军旅生涯或许就这样结束了!”

  恢复的过程对朱自飞而言太过漫长,没有目标、静静地躺着,几乎麻木了对时间的感知。从病房回到营区那天,当听到战友跑步时喊出的“嘿哈”声,他的目光追随着跑道一圈一圈……

  淅沥沥的小雨浇透了大岩石反斜面处隐藏着的朱自飞小分队,黑夜弥漫的雾气中,只能勉强识别出反光的积水和蓝军的方向。“不放弃就能‘活下来’,‘活下来’我们就是战场的‘主角’。”朱自飞的鼓励点燃了身边战友的激情,纵身一跃毅然没入夜色的身影带领这只小分队直插蓝军指挥部。

  5小时后,一组组准确的定位数据回传。清晨,交火正式开始,炮弹向蓝军多个重要目标覆盖。

  “你们红军的火炮真是长了眼睛了!”导播大厅响起一阵惊叹声。无人知道此时火炮的“眼睛”正趴在蓝军指挥所200米远的泥水中,紧紧地盯着蓝军……

  印象

  永远不肯言败

  ■陈 亮

  到处都是“蓝军”的身影,他潜伏在烂泥中一动不动,没有见到最准确的数据传回指挥所,他就能一直挺到最后。军队转型之年,无论岗位怎么变,朱自飞从不向困难低头、不向伤病屈服,将自己的双眼锻炼成杀敌利剑,指引火炮发出致命一击。

  攻 坚

  一面悬崖,一面绝壁,一条羊肠小道盘旋而上,要让信号跨过这座山,上等兵徐炎必须自己先跨过去。只见他手持木棍、斜背步枪、肩扛光缆,木棍在前、劈枝扫石,胸口伏地、手攀脚蹬,黑夜不见月,空山中只有他一人。

  战场形势变幻无穷,徐炎哪里想得到,自己第一次参加演习就遇到这样艰难的情况。明日6点全部通信要素召开视频会议,抢通光缆、调试设备是最紧要的任务。然而晚饭时间基本指挥所的临机转移打破了原先的通信抢通计划,一个班的通信力量被分散在撤收、转移、铺设、架线的各个节点上,只剩徐炎作为车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指挥所接入就近的光缆井。若翻山架设,全程不足1公里,但险难形势无法估量,若迂回则5公里都不止,身处演习地域,严令灯火管制,这无疑又让行动难上加难。“没得选,要保证能通信,必须要翻山。”夜晚11点,徐炎决心孤身一人钻进山中。

  5点,光缆连通,视频显示正常,徐炎长舒一口气,简单处理一下沿途被树枝尖石刮破的伤口,便倒头窝在一旁。闭上眼,脑海中挥不去自己摸黑前行的画面。

  “大学三年都没有部队这一年过得精彩,每天都有新课目要攻坚,让我不想停下来。”徐炎一年时间不光学通了本专业,对光纤、卫星、微波等通信手段也掌握了不少。战场上电波诡谲无形,新时代通信兵更要通达善变。

  突然,眼前的屏幕“刺啦”一声变黑了,指挥所里也只听见嘈杂的喇叭声却不见画面。这是突发事故。会议画面直接传到导播大厅,视频就在观摩团眼前消失,在场所有人都将视线聚焦在这突发情况中。

  指挥车内,三名士官握着测量仪器急忙检测,身后的徐炎挤不过去,只得用手捋了一遍插线和接头,按照故障情况分析起来,信号在大脑模拟出的流程图上游走,很快他将问题锁定在两条老化的线路上,一拆一换便将线路重新接起,2分钟后画面、声音恢复正常。“好小子,我们还没检测出问题在哪里,你就已经给解决了。”导播大厅视频会议如常举行。

  夜晚,徐炎守着两个电台、一台交换机和一台光端机静静地望着远方,突然天空闪动着的点滴微光引起了他的怀疑,上报后被证实是“蓝军”的侦察无人机,就这样预先解除了指挥所被暴露的危险。“这个兵可真不简单,一日内连立三功啊!”政委的表扬让徐炎信心满怀。

  任务结束,两天两夜几乎未曾合眼的徐炎终于可以安心睡了。

  印象

  不让当兵的岁月虚耗

  ■王 磊

  虽然当兵才两年,却为保信息畅通撒下全部的热情。在他眼里,既然大学毕业选择当兵,就要尽情燃烧自己的青春热血,将手中的装备发挥到极致,把担负的战斗任务完成到最好。

  抢 修

  天渐暗,鏖战一天一夜后,大部队已返营休整、准备决战。1号山顶只剩几个孤零零的身影和受伤“趴窝”的4208车。“电话催了好几次,总说配件在路上,等天完全黑了,修理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渐落的夕阳不断消磨着寒风中人们的耐心,所有人都把目光汇聚到石国梁身上。

  “不管配件几点到,我们都要把任务拿下来!”说话的正是石国梁,入伍15年,临危受命的事他可接了不少,只要有一半胜算,他就敢拼尽全力,只要任务还没开始干,他绝不会说“不行”,拼得次数多了,奇迹发生的频率也变多了。

  哈萨克斯坦军事基地组织国际反恐军演,第一攻击队的基准车作为“探路先锋”,面对陌生地域和高压训练,是“趴窝”次数最多的车,也是各国军人最不愿开的车。当时参加演习的石国梁却主动请缨,非要闯最复杂的地域、练最危险的技巧、修最严重的故障,终于在演习中以最快的速度抢修成功冲过障碍,获得了各国军人的称赞。

  艺高才能胆大。为了参加军演,石国梁一连6个月穿梭在训练场、修理所和军工厂,三次被动力室的高温设备烫伤,硬是咬牙将新装备拆修了个遍。“牛人石国梁”的大名一时间响彻全旅,遇到难题只要见到石国梁在,战友们都会充满信心。

  明天实弹射击,1号山是主要的落弹区,石国梁必须赶在天亮前修好装备离开,这是营长下的死命令。演习一连几天,多个基地同时开展,计划不容打乱。

  扭扭肩膀,抖抖被汗浸透的大衣,每个人都在重新给自己打气、强振精神。4208车趴在掩体内,底盘下的低洼处已积蓄成了小水坑。“大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计划,开干!”石国梁一头扎进车底,四周的冰水渐渐渗进衣背,冷得刺骨。所有照明设备全部打开,石国梁只露出两只脚,藏着大半个身子指挥整个抢修过程,竟无一人脱节,进展顺利。

  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次日凌晨2点40分,抢修完成,石国梁终于露出了脑袋,哈着热气宣告成功。发动机响起轰鸣声,颠簸中石国梁驾驶4208车返回集结地。“老石,你又立了大功啊!”帐篷外焦急等待的连长赶忙迎上……

  分流到合成营后,石国梁经常加班至深夜,每当第二天听到“趴窝”的战车再次启动,他就感觉没有白干。高原的夜空格外明亮,他望着星空、驻足片刻,不禁感叹:真想和心爱的战车一直在一起。

  印象

  总在和自己死磕

  ■马京京

  如果目标是兵王,那么对手只有自己,必须不断让“今日之我”超越“昨日之我”。虽然装备性能和训练方式都在更新,但石国梁始终保持专业技术的领先,靠的就是一股子敢和自己死磕的倔劲。(江雨春 刘盾 王泽亮 隋鹏 葛宗仁摄 符旭鹏摄)

(责编:李方园(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