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重庆抗战兵工旧址见闻

本报记者  李坚
2019年04月07日10: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建川博物馆内景。
  唐 浩摄

重庆九龙坡谢家湾鹅公岩长江大桥下,一座高高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顶端立着一座雕塑,一个手持汉阳造步枪的中国士兵正向天空中射击。石碑上“重庆抗战兵工旧址”几个大字,凝聚着令人感慨的过往。

这便是重庆建川博物馆。

据介绍,该博物馆依托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洞”建造而成。抗日战争爆发后,兵工企业大举内迁。位于湖北的汉阳兵工厂工人们辗转千里,迁入重庆谢家湾。依托防空洞穴,他们建起一座巨型兵工厂——当时不仅是中国少有的可以生产各式陆军用轻武器的兵工厂,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轻武器的专业兵工厂之一。抗战时期,这里生产的武器源源不断送达前线将士手中。

时光推移,昔日的兵工厂变为重庆建设厂的生产厂房。2008年,兵工厂遗址随着建设厂的搬迁而安静下来。2013年,该片区作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7月,九龙坡区计划打造“谢家湾兵工抗战旅游景区”,目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兵工署第一兵工厂”遗址,完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想法与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一拍即合,“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应运而生。

建川博物馆目前开放的8个场馆,分布在24个防空洞内。进入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博物馆。展厅内,略微泛黄的灯光,墙上的老照片,展柜里的文件,把思绪拉回到那个年代。“汉阳造”步枪随处可见,一份第二厂迁渝工作进度简报、一张从悉尼汇款来的汇票、一张第一工厂颁发的工匠证明书、一颗从岩洞车间内挖出的铅锭……这些都是当时兵工厂迁渝后生产活动的真实证明。

一些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用品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个眼镜盒里的眼镜已经损坏,但是盒面“抗战必胜”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讲解员告诉我们,开馆后的建川博物馆共展出了1万多件文物,其中有67件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许多都弥足珍贵,再现了当时抗战的真实场景:如抗战时期的防空警报器,电影剧组拍摄抗日影视剧时曾专门借用;如当时防空委员会下属的掘埋大队的花名册,上面准确记录了几百个当时防空救援人员的名字。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历史,博物馆还特别保存了众多当年兵工厂的生产设备,包括1937年的机床等,这些设备虽然有近百年历史,但维修一下竟然都还可以使用。

(王梓童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7日 07 版)

(责编:陈羽、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