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新一代的“青春封面”
——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任务团队
2019年6月5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某海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从陆地到海上,年轻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任务团队,用过硬表现刷新了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彰显着中国航天的新希望。
李成:发射场的“定海神针”
“……3,2,1,点火!”伴随着一声自信而清晰的命令,长征十一号火箭腾空而起,从深蓝大海朝着璀璨星空进发,开启了我国海上发射的新篇章。
发出命令的人是李成,他是这次海上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员。已有100余次发射经历的他,被同事们称为发射场的“定海神针”。
“有李指挥员在,我们就觉得格外放心!”谈到李成,这时身边同事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份信任,源自他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
航天发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说明书、岗位要求、操作标准等技术文件浩如烟海。在很多人眼里,枯燥的技术文件是“工具书”,李成却把它们作为“必修课”。
首次海上发射任务,全新型号,多项新技术,飞行参数与以往不同;场外执行任务,组织模式、操作系统变化巨大……面对巨大的困难,李成没有后退。他带领团队系统梳理技术文件,对发射流程、测试环节进行地毯式研究,数以万计的技术指标融入指挥链条,为科学精准指挥提供坚强保证。
作为“01”号指挥员,需要的不仅是出色的业务能力,更有良好的心态和应急处置能力。2015年,长征六号火箭首飞,阵地指挥的重担落在了李成身上。当万众瞩目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挺立在发射塔架,进入发射倒计时程序时,突然出现故障,发射程序被迫中止。
火箭携带大量高性能燃料,中止发射程序后,必须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否则存在巨大风险。千钧一发之际,李成带领团队认真核对火箭和地面设备状态,突击完成火箭状态恢复,确保已经加注液氧火箭的安全性,并认真研究再次组织发射的指挥程序。
24小时后,长征六号火箭重新进入程序准时实施发射,创造了“一箭20星”的航天新纪录。
李振荣:海天连线“第一棒”
“捕获目标”“注意,还有10秒级间分离……”
伴随着长征十一号火箭起飞,某测控方舱内立刻进入紧张的工作模式中。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个笔直如松的年轻身影格外显眼。他眉头紧锁,发出一个又一个坚定有力的口令。
“设备待机,开始处理数据。”
最后一个口令发出,跟踪任务圆满结束。他长舒一口气,缓缓松开满是汗水的拳头,眼眶中泪水闪烁:“我们成功了!”
他叫李振荣,担负测控系统的指挥。4年前,他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毅然选择了晋西北大山深处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只为圆自己的“航天梦”。
面对知识壁垒较高的测控专业知识,李振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记下了厚厚的3本笔记,在同批进入中心工作的人员中第一个拿到上岗证。从跟岗学员到伺服操作手,再到系统指挥,每次华丽转身的背后都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
海上发射任务中,李振荣所在团队担负起飞段测控任务,是海天连线“第一棒”。火箭起飞段数据对整个飞行至关重要。李振荣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测控方案,克服陌生环境目标捕获、新型号飞行轨迹研究、无光学辅助跟踪、传统测控与天基测控配合等多个难题,圆满完成了首次海上发射起飞段测控任务。
海上任务圆满成功,测控室成了欢乐的海洋。李振荣深有感触地说:“我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庆幸,为中国航天人骄傲。”
戴犇:神箭倚天“点火人”
万里海疆,碧波荡漾。12时06分,随着“01”号指挥员一声令下,中心显控台操作手戴犇按下了点火按钮。刹那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火箭挟着烈焰浓烟腾空而起,呼啸着飞向太空。
看着直刺苍穹的神箭,戴犇长舒了一口气,小腹上刚刚愈合的伤疤还隐隐作痛。
时间回到年初,晋西北深山腹地,初春的阳光还没来得及赶走积雪,戴犇所在的团队接到担负长征十一号火箭发射任务的命令。消息传开,团队成员个个跃跃欲试,戴犇的心里却直打鼓。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新组建团队,没有执行重大任务的经验,也缺少相关的技术人才。
陌生地域、陌生环境、长距离、高强度机动、首次海上发射……为了带领团队尽快攻克难关,戴犇和几名工程师成立“攻坚小组”,带领团队成员挤时间钻研学习,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就在下厂学习前夕,戴犇突发急性阑尾炎。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他才脱离了危险。躺在病床上的戴犇怎么也放不下任务,术后一周就回到岗位上。
中心显控台操作手的工作,绝非按一下按钮那么简单。为了保证发射任务万无一失,操作手要透彻理解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原理,实时监测4个屏幕上的数据和100多个指示灯的状态变化。发射任务中,操作手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输出上百个指令,同时还要实时判读上百个控制系统的有线参数。
“说不辛苦那是假的。但能够亲手按下点火按钮,见证火箭腾飞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个来自江苏泰兴的小伙子,眼神里闪着光,愈发显得阳光开朗。
和李成、李振荣、戴犇一样,为了圆满完成首次海上发射任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设备操作手团队也付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辛劳。作为放飞神箭的“守护者”,他们是最后撤离发射平台的人。许许多多年轻的航天人,组成新时代中国航天的“青春封面”。(路俊 记者 邹维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