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品产生在前线
——访军旅剧作家胡可
《英雄的阵地》剧照。这部剧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是胡可以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钢铁第一营”为素材来源、为流血牺牲的英雄而作,后被拍摄成电影。
《槐树庄》剧照。该剧是胡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专门创作的,以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农村人物的经历,在全社会产生热烈反响。
胡可近照。王晨光 摄
胡可,著名剧作家,满族。1921年2月出生于山东,1937年8月加入抗日游击队。战争年代,他曾创作多幕儿童剧《清明节》、多幕话剧《戎冠秀》、独幕话剧《喜相逢》等。新中国成立前后,他又创作《战斗里成长》《英雄的阵地》《战线南移》《槐树庄》等多部反映部队和农村生活的作品,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代会。2007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记者:您是怎样与军旅戏剧结缘的?
胡可:1937年我16岁,跟着我二哥参加了北平郊区抗日游击队。他是地下党员。年底时,我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上了军政学校,后来被分到军区抗敌剧社。
记者:当时您在抗敌剧社演出,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胡可:1939年底反扫荡以后,晋察冀军区党委召开党代会。聂荣臻司令员找到剧社社长,说同志们想看《日出》,三天之内要求演出。因为三天以后就散会了,下次党代会不知道谁能来、谁不能来。可是我们连剧本都没有啊。我们就派一个同志连夜骑马赶到华北联合大学沙可夫同志那里,翻箱倒柜找到《日出》的剧本。拿到剧本以后,大家拆开剧本,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来抄台词,一段一段地开始对话排练。我们把牲口驮东西用的鞍架翻过来,绑上背包、蒙上布,就是沙发。女同志参军时带来的一点花衣服捐献出来,自己做旗袍。三天三夜愣是把舞台背景、服装都收拾出来。数九寒天,演出是在一个棚子里的舞台上,就后台有几盆炭火。台下的观众都穿着棉衣,台上的人穿着春夏衣服。我们就在那样的条件下演了《日出》。
记者:您是怎么走上创作道路的?
胡可:我没有上过高中,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我在军队经历了战争,接受了党的教育,在敌后环境下我们和人民群众密切接触,经历了劳动人民的洗礼。在敌后虽然条件很困难,但我还是坚持读书。像《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和易卜生的剧本、契科夫的剧本等等,有条件就如饥似渴地学习。随着敌后战斗的残酷,我们需要反映敌后战斗的情况,需要自己写剧本。1940年,我开始学习写剧本,写的第一个戏叫《五十九个殉难者》。
记者:《戎冠秀》这部剧是您的代表作之一,您是如何创作的?
胡可:1944年,在晋察冀边区的英模表彰大会上,戎冠秀作为拥军模范上台发言。她发完言走下台,台下的战斗英雄都拥上前去围着她,我感觉就是儿女围到了母亲的身边。此后,剧社分配给我任务,要我写戎冠秀。表彰会一结束,我和胡朋同志就去平山县下盘松村戎冠秀家去体验生活。那些日子里,胡朋为了演她而熟悉她,跟戎冠秀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就访问她和乡亲,晚上在小油灯下写剧本。1944年夏天,这部剧在敌后根据地上演,1946年又在张家口公演。
记者:1959年,您创作反映农村题材的话剧《槐树庄》,又以戎冠秀为原型塑造了郭大娘这个人物。
胡可:1958年秋,我接到任务,为纪念建国10周年,我要为新成立的战友话剧团写一个剧本。我就考虑以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为背景,写几个农村人物的经历,以戎冠秀式的老党员为主。当时话剧团经常来催稿,只能写一幕交一幕,全剧在1959年4月完成。这部戏后来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拍摄完正值1962年秋,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刚刚开过,《槐树庄》这样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的电影受到重视。但是在文革中,这部剧被篡改,面目全非,说明书上却一直印着“编剧胡可”,这让我非常痛苦。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把原剧本收入我的剧选作,以示区别。
记者:《战斗里成长》是您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演出的第一部作品。这部剧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上演。
胡可:土改后,农民子弟踊跃参军。当时军区就让我们写一个有助于教育新战士的戏。当时我是剧社创作组组长,就带着四个同志一起到新兵团了解情况,开始创作。大家分幕执笔,最后我统稿,取名叫《生铁炼成钢》。初稿出来还没来得及修改,就接到部队攻打太原的任务。我就带着剧本到了太原前线。有改写剧本的想法,但一直没动笔。北平和平解放后,抗敌剧社改编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创作组的同志也都有了新岗位。1949年,我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看到别的地区写的戏都很好,我也想努力创作。有了太原前线的生活感受,我决定把《生铁炼成钢》改写好。剧本增加了儿子怎么到了部队、怎样受教育和成长的戏,着重反映部队生活,并改名《战斗里成长》。我把剧本交给丁玲同志,剧本得以在《人民文学》发表。
记者:《英雄的阵地》这部剧是如何创作的?
胡可:我认为这部剧创作的难度和它的成就,超过了《战斗里成长》。1945年10月到1946年夏,我扎在第三纵队第八旅第二十三团一营,当宣传员、教歌员、读报员,跟官兵一起战斗。1946年,一营因为作战英勇顽强,被军区授予“钢铁第一营”的称号。我知道这一消息,就重访老部队。这次回去,我熟悉的那些战友们,有的牺牲了,有的负伤了。我觉得我有责任要好好写写那些为人民解放而流血牺牲的战友们。我要写出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要写出人民群众对战争的贡献。所以,这部剧的人物原型,都来源于我熟悉的战友和群众。
记者:《战线南移》这部剧的背景是抗美援朝,您是如何创作的?
胡可:1952年春出发去朝鲜之前,聂荣臻司令员把我们几个创作人员召集起来,他要求我们不要像过去一样只了解战士,还要了解干部和指挥机关;不但要了解步兵,也要了解其他兵种;要了解前方和后方的整个战争。我跟着部队一起上前线,参加战斗全过程,跟着志愿军官兵打下高地山头,看到了战争的各种场面。对我来说,这是现代战争的一个学习班。我的创作素材是亲自体验得来的,虚构的故事也是以我的真实感受为基础的。我一直记着我们临撤离前被敌机轰炸、管理科长牺牲的情景。回国第二年,我就写出这个剧。这个剧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能够战胜强敌,也歌颂了从战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一代军人。
记者:您怎么理解战场与文艺的关系?
胡可:聂帅曾对抗敌剧社讲过,说真正革命的文艺产生在斗争激烈的地方,产生在前方,产生在敌人的碉堡下面。去抗美援朝战场前,他又提到了这些话,就是让我们去真实的战争环境寻找创作源泉。真正优秀的作品都产生在前线和堡垒附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记者 袁丽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