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潜入深海,进行不见硝烟的战斗

——海军某防救支队机动救捞中队潜水训练见闻

2019年06月23日12:57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潜水员出水。记者 曾火伦 摄

一串白色的气泡,从蔚蓝的海水深处逐渐升腾、荡开、破裂,像一朵摇曳在水中的花。

一个黑色的身影从水下缓缓浮现,潜水员高杰抓住舷梯,缓步往上攀爬……

这是6月12日,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机动救捞中队组织的一场潜水训练。对“入水即战斗”的潜水员来说,这是一场普通的训练,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

卸下头盔、取下氧气瓶、脱掉潜水服,协助高杰卸装的两名战士配合默契,一整套动作熟练连贯、干净利落。

“这是什么?”卸装战士从潜水服口袋里掏出的几块灰色长方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现场组织训练的副中队长丁铜梁介绍说:“这是铅块,每块重量为4公斤,潜水员每次训练都要在潜水服里装上6至8块,为的是增加重量以抵消浮力的影响。”

很难想象,在水下能见度极低、水流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潜水员们穿着如此厚重的装备,完成判明方向、探摸目标、打捞沉船等艰巨任务,需要怎样的体能、技能?

丁铜梁介绍,潜水员每次下水,身上穿戴的全套装备重达五六十公斤,相当于一个成人的体重。记者闻言有些惊讶,丁铜梁却说,这在潜水装备里,已经算很“轻便”的了,中队曾使用多年的老装备,仅头盔就重达40公斤。

负重,对潜水员来说只是最小的考验。该中队教导员苏博告诉记者,海水越深就越冷,40米深处的海水即便在夏季也不超过10℃。潜水员每次水下训练,仅克服深水条件下的低温影响,就是一道难关。所以,哪怕是三伏天下水,潜水员也会在潜水服里穿一套毛衣毛裤。

即便如此,深海里黑暗、高压、低温的恶劣环境,对身体的伤害依然令潜水官兵防不胜防……

水下断气、装备绞缠、面罩破裂……老潜水员们告诉记者,中队组织日常训练和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遇到过多次意外,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顶着烈日脱下厚厚的潜水服,刚刚出水的潜水员徐晓谈及潜水面临的种种危险,向记者袒露心声:“潜水是高风险专业,一开始心里也打鼓,但时间长了,真的是越来越热爱。尤其是参与重大任务,那种骄傲、那种荣耀、那种幸福,让人更离不开潜水了。”

深入骨髓的荣誉感,正是该中队取得一系列辉煌战绩的力量源泉。记者此前参观中队荣誉室,被整整一面墙的锦旗照片深深震撼。苏博告诉记者,中队组建以来,先后获得600多面锦旗、200多块奖牌、200多张奖状,因为荣誉室实在放不下,只好采取为锦旗拍照张贴的方式展出。

荣誉室的墙上,两排红色大字鲜艳夺目:“共产党员下头水,关键时刻以命换命”。其实,以命换命何止关键时刻。中队领导告诉记者,潜水事业的高风险,让官兵之间形成了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哪怕危险发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以命换命救人。

没有为救人敢豁出命的拼劲,哪来锦旗“放不下”的赫赫战功。1989年4月10日,该中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救捞中队”荣誉称号。

入水、上浮;再入水、再上浮……一次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背后,是无数次潜入深蓝的艰苦训练。

临近中午,开饭时间到了。集合、整队、带回,官兵迈着铿锵的步伐齐步走。阳光明媚,《强军战歌》的激昂旋律,正响彻营区……(记者 曾火伦 杨艳 实习记者 贺美华)

(责编:陈羽、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