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动能拦截:“硬碰硬”的战场较量

2019年09月27日11:37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动能拦截:“硬碰硬”的战场较量

动能拦截效果图。供图:李磊

俄罗斯S-500反导系统。供图:李磊

作为战场新概念武器杀伤方式的一种,动能拦截好比是“掰手腕”一般的“硬碰硬”较量。动能拦截主要依靠高速运动的动能拦截武器所产生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方式对来袭目标进行拦截摧毁。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演进,动能拦截武器势必成为未来导弹防御系统和反卫星系统的“撒手锏”,是夺取制天权和制信息权必不可少的利器,将在导弹攻防、空间攻防和地面作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反导拦截的“后起之秀”

说起动能拦截,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且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具有的动能就越大,与其他物体相互撞击后产生的毁伤效果就愈明显。从这个角度看,太空中的陨石撞击星体就可以看作是一次“动能之间的较量”,古战场上的抛石机、弓箭和标枪也都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动能武器。现代意义上的动能拦截,特指采用各类新技术手段产生巨大动能,并能以可控的、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目标。

动能拦截武器真正走向现代战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为“星球大战”计划而专门提出“动能拦截弹”概念。事实上,动能拦截的发展也有着迫切的战场需求,主要是因为传统防空导弹在应对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时,常出现爆炸时毁伤能力不足问题。要想真正“练”成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百步穿杨”的硬功夫,就必须抛弃近炸破片战斗部,采用全新的动能撞击方式进行拦截。

目前,动能拦截根据摧毁目标高度的不同,主要分为大气层内、大气层外以及大气层内外三种。按照稳定控制方式的不同,也可细分为三轴稳定动能拦截、单轴稳定动能拦截等。作为动能拦截武器的核心战斗部,动能拦截器在作战时,首先根据指挥控制中心和探测制导系统提供的目标跟踪数据,由推进系统将其送入目标附近的预定空域,通过计算出拦截弹道并发出控制指令,动能拦截器才能在加速后直接撞击并毁伤目标。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及反复试验,目前动能拦截武器已经取得重大技术进展,即将在未来数年形成新的更强的作战能力。其中,一些军事强国已先后发展出多种类型的动能拦截武器,有的动能拦截武器打击速度可达3倍音速,能直接应用于现有的武器发射平台。

用速度杀伤的“极速杀手”

正是看到了动能拦截武器作为未来战场“极速杀手”的可能,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投入相关武器系统研究,主要着力于拦截弹道导弹和攻击在轨卫星,力图将动能拦截武器打造成构建反导系统和反卫星系统的“战场铁拳”。

如在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中,“爱国者-3”拦截弹、“萨德”拦截弹、地基拦截弹、海基“标准-3”拦截弹、NCADE空基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和NFIRE天基拦截器等,都是典型的动能拦截武器。“爱国者-3”是美国陆军所采用的低空防御系统,主要采用改进型增程拦截弹进行撞击毁伤。可用于陆基机动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也采用了动能拦截器对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末段拦截。相比之下,“爱国者-3”拦截弹主要对末段低空飞行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萨德”反导系统的动能拦截弹重点对付末段高空飞行的弹道导弹。

而作为俄罗斯最新研制的防空导弹系统,“S-500”反导系统中的77N6N1导弹也可以选择动能碰撞杀伤拦截器,专门用于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外大气层高超音速飞行器等高速飞行的目标。当然,迄今为止,试验拦截成功率最高的仍属美军研制的海基中段反导系统,其动能拦截弹理论上可对初段、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弹道导弹进行有效拦截。

为维持在太空中的军事优势,美、俄等军事强国同样将动能拦截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太空。美军从1989年就开始重点发展“机载动能反卫星武器”和“陆基动能反卫星武器”等动能拦截反卫星武器。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拦截高度800至1000千米的动能拦截反卫星弹。1997年8月,由美国陆军研制的“动能杀伤拦截器”样机进行了首次悬浮飞行试验,并在悬浮过程中保持对目标的精确定位攻击。到2008年2月,美国海军从“宙斯盾”战舰、“伊利湖”号巡洋舰上发射了改进型“标准-3”导弹,在太平洋上空准确击毁了距地面247千米高空运行的间谍侦察卫星USA-193,“秀”出了其动能拦截反卫星的实战能力。

在“以动制动”中不断发展

动能拦截武器的出现,带动了各种防御和攻击系统进入非核时代,不仅可用于弹道导弹的防御,还可用于空天反卫星作战、反飞机渗透作战等。未来甚至可专门用于反炮弹作战,是一体化作战的“多面手”,势必成为未来战场打击方式的主流。

然而,战场上“硬碰硬”的较量,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躲避拦截,正在研制中的下一代弹道导弹,将能在末端实施机动飞行或同时释放多个诱饵,在空中形成一个由弹头、弹体、诱饵组成的“战场谜团”,使得反导系统无法找准真正的目标。为此,动能拦截也需要升级“以多对多”的“分身术”。

目前,有的军事强国已启动微型拦截器技术计划,正在研发蜂群拦截器、微型拦截器和多杀伤拦截器等多种微型动能拦截器,只需一枚拦截弹就能携带数以百计的微型拦截器。研制出的小型低成本拦截器,采用1公斤重的微型拦截器,通过子母弹方式一次发射大量微型拦截器,能实现战区范围内50至400米对作战车辆和固定目标的区域防御。

除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外,动能拦截还将立足针对未来战争威胁,进一步克服现有结构复杂、成本过高等短板,努力提升智能化水平。目前,一些军事强国十分重视对新型动能拦截器的研究探索,如有的国家海军和陆军联合推出毫米波导引头技术倡议计划,着力为动能拦截器配上“火眼金睛”。有关机构正在计划研制和试验传感器硬件方案、智能处理和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力图实现动能拦截的智能处理。

未来,动能拦截的战场应用还有诸多可能。如美国陆军研制的“瞄准线反坦克武器系统”,安装在改装后的“悍马”M1113战车上,其最大射程已超过了美军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其另一款“紧凑动能导弹”是新一代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其超高的动能和内置的钨制穿甲弹头具备了穿透所有装甲系统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打击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装甲坦克战、野外堡垒战等。

(责编:陈羽、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