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山河作证:我们共同守护着你

2022年04月06日10:1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清明时节,某部组织开展“继承先辈遗志、赓续胜战基因”活动。刘家园摄

清明,如期而至。在这个萦绕着缅怀与思念的节日里,人们的思绪再次进入“雨季”。此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与凝重的味道。

人们在祭奠亲人的同时,也没忘记英烈们。如果说是先人赋予了我们生命,那么这些英烈则是用热血浇开了今天的幸福之花。

对于那些守墓人来说,清明的这一天,只是他们生命中平凡一天的缩影。漫长的岁月里,他们都在守护着这些英烈。追思与崇敬,早已化成了寻常日子里的默默付出。

悠悠岁月,无言的墓碑见证着一份厚重的承诺——你守护幸福,我守护你。

关键词 承诺

“我们守护在这里,他们就不会孤独

许多年以后,老兵郭德刚还会想起,在鲁班红军烈士陵园第一次遇见刘付昌时的情景。

23年前的那个春天,郭德刚和战友来到位于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的这座烈士陵园扫墓,认识了刘付昌。郭德刚打心眼里敬仰这位“为146名红军烈士守墓30年”的老人。

当时,刘付昌老人干活时的一丝不苟,吸引了郭德刚的注意。墓碑错落有致,老人一块一块仔细擦着墓碑。等擦完上面再弯腰擦下半部分时,老人明显有些吃力。

“我来帮你吧。”郭德刚并没有意识到,他脱口而出的这句话竟成了一份承诺。

这个“帮”字,此后他将用一生来兑现。

“作为一名老兵,我更懂他们。”对于自己为何会萌生守墓的念头,郭德刚这样解释。擦拭墓碑、培植花草、讲解英烈事迹……此后,满目苍翠的鲁班红军烈士陵园,迎来了郭德刚整日辛劳的身影。

与其说是承诺,不如说是认同——对烈士精神的认同、对刘付昌老人选择的认同。带着这份认同,如今年逾古稀的郭德刚,依旧守护在这里。

“我们守护在这里,他们就不会孤独。”郭德刚的这番话,也是更多守墓人的心声。

在距离鲁班红军烈士陵园1700多公里的浙江省德清县龙山茶山岭一座烈士陵园里,75岁的退休教师蔡永法也在忙碌着。屈指一算,他已经在这里守护了57个春秋。

如果这种守护也以“代”计算的话,他是“守二代”。从父亲的手里,蔡永法接过了烈士陵园大门的钥匙,接过了修整陵园墓地的工具,也接过了父亲的嘱托:“我们在,他们的事迹就永远鲜活。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付出与牺牲。”

远在祖国西陲的新疆,老兵陈俊贵已在乔尔玛烈士陵园守护了37个年头。当年,还是新兵的陈俊贵和班长郑林书执行任务,途中被大雪围困。忍冻挨饿的生死关头,为了救他,班长不幸牺牲。为了班长临终时“看护着部队战友”的嘱托,1985年,退役后的他选择义务守墓,无怨无悔直至今日。陈俊贵特别看重讲解员这个身份:“见过在关键时刻把死留给自己的人,更知道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该怎么度过。”

英雄远去,化作陵园里座座墓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烈士墓98.9万余座,烈士纪念堂馆、碑亭、塔祠等纪念设施2.9万余处。与之相伴的,是无数崇尚英雄、守护英雄的平凡守墓人,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进行着一场忘却时间的守护。

为烈士守墓,放在社会价值坐标系里,这一选择有着非比寻常的厚重意义。

国家层面的褒奖,体现着对这种平凡而崇高的选择的认同。像郭德刚老人获评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一样,很多烈士陵墓的守护者也被授予这样或那样的荣誉。

褪去荣誉光环,他们更感欣慰的是,清晨迎来第一批拜谒者时,自己能像林间鸟儿清脆鸣叫一样,深情讲述英烈们的英雄故事。

关键词 接力

“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

青山长青,先烈们精神长存。这种长存,不仅记载于文献资料里,更铭记在一代代守墓人的接力守护中。

“交给你了。”短短四个字,让程祖全感到分量很重。从中,他能听出父亲对自己的期待与信任。回想起从父亲手中接过守墓任务时的情景,这位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三元宫烈士陵园的看护人,至今仍会觉得肩头猛地一沉。

1949年11月,刚刚解放的黔江开始修墓,安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黔江战斗中牺牲的22位烈士。程祖全的父亲程绍光,成为第一代守墓人。后来,程绍光报名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战场归来,他决定继续义务守墓。

入朝参战的经历,让程绍光对守墓更加尽心。一有时间,程绍光就给儿子程祖全讲英雄们的故事。父亲的言传身教,让程祖全的眼神里闪耀着对英雄敬仰的光芒,也渐渐坚定了他“接班”的决心。

后来,程祖全经常到陵园帮父亲干活,父亲常数落儿子“这也干不到位,那也干不到位”。面对父亲的数落,程祖全心服口服:“父亲的确干得比我精细。”

“这孩子是个有心人,他对英烈们有感情。”直到有一天,父亲作出这个判断后,才把守墓的任务交给了儿子。

如今,接替父亲的程祖全,已经守护了15年。这些年,程祖全越来越觉得,烈士墓不是冰冷的石头、土堆,而是有温度的亲人。每年清明将至,他总会提前半个月停下手里其他活计,带着妻子在园区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准备好用于宣讲的英雄事迹材料……

两代人接力,70余年赤心守护,从青丝到白发,从壮年到垂暮,直至生命铸成墓碑。类似程家父子的故事,在神州大地的许多烈士墓前默默上演着。

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漏米岩村,有一座无名烈士墓,墓碑上仅镌刻着“红军刘连长墓”几个字。从90多年前起,守护这座烈士墓就成了冯炼一家四代人的事。“家在这里,守护比较方便。”在冯炼看来,培土、栽树、祭奠,干这些事,一切都自然而然。

如今,守墓之余,身为教师的冯炼也尝试把这份责任感传递给学生。在烈士纪念日和清明等日子,她会带着学生一起来扫墓缅怀……

“不知道他具体是谁的亲人,那他就是我们大家的亲人。”冯炼这样对学生们说。

更多接力守墓的故事似乎要告诉人们:大家对革命烈士的这种亲情守护,就像当初烈士心甘情愿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一样真挚。

在距离漏米岩村177公里的沙溪镇王坪村,坐落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今年70岁的王建刚,以第二代义务守墓人的身份接替老红军父亲,在这里一守就是28个春秋。

这是他常给人们讲述的一段历史:1934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入王坪村,很多重伤的红军战士就长眠于此,大多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在他们的墓碑上,只有一颗殷红的五角星。

不畏生死,不求回报,甚至没留下任何信息……英烈们浓缩的热血人生,怎能不引起后来人的深深敬仰。

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墨溪村,在几代人坚持下,为红军烈士守墓扫墓成了当地一个传统。90后青年罗富文是该村的第四代守墓人,他说:“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

一位网友在网上祭奠英烈时留言:“给那些带着孩子去烈士陵园献花的爸爸妈妈们点赞,他们正在把一种朴素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植入下一代人的生命之中!”

关键词 传承

“最好的守护,是让英烈的精神生生不息”

“他们,也曾经像今天的我们一样青春洋溢。”

每次到诸暨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扫墓,战士陈博都会想到这一点。每每此时,他的心里都会疼一下。作为武警浙江省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思想教育骨干,陈博对诸暨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非常熟悉。

部队营区与烈士纪念公园距离很近,大约是跑步10分钟的路程。和其他部队与烈士陵园的关系一样,诸暨中队经常来这里组织各种活动:新兵下队参观瞻仰、在公园义务劳动、为先烈扫墓……

尽管经常来这里,但每次读完俞秀松烈士的事迹,陈博都深感震撼。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俞秀松17岁离家投奔革命事业,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人。

“先辈如此年轻,就毅然离开家乡寻找报国之门。今天,穿着军装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患得患失!?”每次上教育课,陈博都会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战友,也一遍遍印在心里。“像是被一种力量推着向前走”,陈博迅速成长为中队里的思想教育骨干。

“最好的守护,是让英烈的精神生生不息。”陈博的经历,是许多年轻一代官兵成长的缩影。

许多部队驻地附近都有烈士陵园,有的部队营区就有烈士墓或纪念碑,有的所在连本身是英雄以前所在的荣誉连队。一批批军营新生代力量行进在英雄注视的目光里,传承着英雄的精神奋力拔节成长。

许俊彬,23岁,斩获旅“决胜尖兵”比武战斗体能和自动步枪射击双第一;舒君,21岁,夺得旅“决胜尖兵”比武五公里武装越野和400米障碍双桂冠……在第74集团军某旅“狼牙山五壮士连”,每一名比武夺冠的官兵都会种下一棵“金牌树”。挂在树上闪闪发光的铭牌,既是荣誉的记录,也是他们对先烈的告慰。

“今天的好生活是他们打下来的呀,记住他们就要活出个好样子、干出个好样子!”爷爷常讲的这句话,被浙江省军区某部上尉袁晓群时刻记在心里。袁晓群的爷爷是志愿军老兵。从小听着爷爷讲的战斗故事长大的她,在心中早早就种下了参军报国的梦想。

前不久,《长津湖》《水门桥》《狙击手》等影视作品热映,让袁晓群更加理解了爷爷的那句话。从当兵入伍到考入军校,再到成长为上尉军官,袁晓群常年上高山、下海岛,奔走在基层一线。说起成长体会,她说:“我想让爷爷以我为自豪。”

从“以先烈们为骄傲”到“让先辈们以我为自豪”,新时代年轻官兵在自己的岗位上,正以拼搏和奋斗书写着他们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裴信明、占传远)

(责编:陈羽、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