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乌兰察布支队创新教育模式
“廖大珠等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手持短枪,背着马刀,腰挂手榴弹,攀桥栏、踏铁索,勇猛地向对岸冲去……”日前,武警乌兰察布支队组织一堂政治教育课,正在老家休假的某中队理论骨干付强强站在大渡河畔,通过视频连线,为战友讲述革命先辈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故事。千里之外的营区内,官兵们听得热血沸腾。
该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王继光介绍,他们打破“我讲你听”“干部讲战士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开设“士兵讲堂”,定期将官兵关注的重点内容、热点问题、历史故事等张榜公布,谁讲得好就让谁登台,既提高了教育质量,又激发了官兵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开设“士兵讲堂”的创意从何而来?去年,该支队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发现,一些中队虽然想方设法创新教育方式,但部分官兵对重要历史事件只停留在知道事件梗概、不熟悉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的浅表层面。该支队党委一班人深入学习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感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只有抓住教育的创新点和官兵关注的兴趣点,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效。
一周后的教育准备会上,一堂经过精心准备的试讲试教课,让官兵耳目一新。那堂课上,休假在家的某中队指导员王哲与官兵视频连线,带领大家一起“云游”驻地革命纪念馆,围绕官兵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这堂生动的教育课让官兵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获得广泛好评。
随后,该支队将“直播授课”方式引入教育课堂,开设“士兵说党史”“强军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士兵讲堂”,举办“我谈红色家乡”“云游长征路”等主题微课评比竞赛,让官兵自己选择主题,用兵言兵语讲述红色故事。
“基层官兵是教育的主体,开设‘士兵讲堂’的目的,就是要把教育课真正交给能够讲好故事的官兵。”该支队领导介绍,“士兵讲堂”每周一讲,既有身临其境的“云端参观”,又有畅谈发展成就的体验故事,讲的都是官兵喜欢和关注的内容,有效增强了教育吸引力。
如今,“士兵讲堂”已成为该支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倍增器”。该支队领导介绍,今年主题教育展开以来,有20多名官兵围绕“争当维护核心排头兵”主题谈认识、话感受,讲述“红心向党”强军故事,成为激励官兵踔厉奋发、矢志强军的强大动力。(胡泽昊、毛胜涛、安普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