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江苏省泰州市开展“70年·70人”志愿军战士专题寻亲活动——

帮英雄“回家”,与亲人“团圆”

2023年07月08日09:35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原标题:帮英雄“回家”,与亲人“团圆”

  6月19日,72岁的山东省枣庄市永安镇西山阴村村民周庆德家中,几位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的客人,带来了周庆德苦盼了几十年的“礼物”——二哥周庆元与战友的一张合影。

  这几位客人,是江苏省泰州市“70年·70人”志愿军战士专题寻亲活动的成员。与周庆德交换信息、比对资料后,他们确认周庆德就是他们寻找的志愿军战士周庆元的亲属。

  周庆德和家人一直以为周庆元当年牺牲在朝鲜战场。由此,他获悉了一件事:二哥周庆元后来回国接受治疗,病故于位于泰州市的原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

  “这么多年,我一直托人四处打听二哥的墓究竟在哪里。他离家参军时连张照片都没留,那时我还没出生,不知道他的模样。真是谢谢你们,我要把照片放大,摆在家里……”周庆德的言语间满是感激。

  周庆元是本次寻亲活动寻亲成功的第12位志愿军。上世纪50年代初,先后有700多名志愿军在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接受治疗,其中70人久治未愈,长眠泰州。当年通信不畅、交通不便,他们的亲属大多不知道他们安葬在何处。

  山河已无恙,英雄望故乡。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江苏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泰州军分区、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共同主办了“70年·70人”志愿军战士专题寻亲活动,帮英雄“回家”,与亲人“团圆”。

  追忆,归国未归乡的“最后一站”

  泰州,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故乡。被泰州人民同样视若亲人的70名志愿军官兵,安葬在泰州市海陵区凤栖园。

  刁连敬、方时清、方绪江……凤栖园东侧,坐落着70名志愿军官兵的合葬墓,他们的名字共同刻在一块5米见方的黑色墓碑上。

  墓碑前,摆放着鲜花和祭品。凤栖园工作人员表示,常有当地市民自发前来祭扫。凤栖园原主任宋才高介绍,当初这些志愿军官兵被当地民政部门安葬在泰州市南门公墓,后来因城市建设规划,他们的骨灰被迁至凤栖园合葬。

  凤栖园向南约7公里的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区,就是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的旧址。1951年,此处的泰州医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陆军第十二医院接管。1952年,医院更名为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

  “上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内很多部队医院转为地方康复医院,既收治部队官兵,也向社会开放。”曾是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医生的93岁离休干部杨桐说。

  91岁的于树干,当时是第八康复医院秘书室书记。他介绍,第八康复医院收治的主要病种是肺结核,在该院治疗的700余名志愿军,不少人是被朝鲜战场上的细菌弹所伤,感染了空洞型肺结核。他们分批次转来医院,有的从战场转来,也有从别处医院转来。于树干回忆,当时药品十分匮乏,尤其是治疗肺结核所需的盘尼西林需要国家用外汇购买,但第八康复医院储备充足。

  “肺结核是慢性病,可又很凶险。一些休养员白天状态不错,一到晚上就咳血,血块堵塞气管会导致窒息。那时条件有限,很多休养员因为这个原因离世。”于树干说,70名不治离世的志愿军官兵来自不同的部队,因为档案缺失、信息不足,当时大多很难找到亲人,后来政府将他们合葬,“清明节我会去祭扫,毕竟和他们相识相熟,有感情。”

  团圆,时光隔不断的思念

  “五一”假期,家住陕西西安的詹建民,在家中翻找到几封与伯父“詹羽”相关的信件,其中两封寄自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现在可以确认,我的伯父詹羽就葬在泰州市海陵区凤栖园。”詹建民说。

  凤栖园的合葬墓碑上,有一位志愿军的名字是“詹羽云”,与“詹羽”仅一字之差。今年4月,詹建民前来打听伯父的安葬地点时,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就感到,两个名字很可能是同一人。

  根据詹建民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员了解到,詹羽籍贯为云南省泸西县,1950年随部队赴朝,后来被安排到泰州的康复医院治疗,1960年在泰州病逝。由于詹羽去世的时间、地点与第八康复医院“詹羽云”的相关档案信息十分契合,工作人员推测可能是当年工作人员抄写时,误将籍贯“云南”中的“云”字一并抄进“詹羽”的名字里。

  詹建民找到的两封来信,详细记述了休养员“詹羽云”牺牲的经过和遗物处理情况,证明詹羽云就是詹建民的伯父詹羽。

  詹建民家中,保存着一张父亲詹伟和伯父詹羽二人身着解放军军装的合影。詹建民说,父亲和伯父1943年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报考黄埔军校时,父亲刚刚中学毕业,伯父已经参加工作。父亲说他俩怀着抗日救国的理想从泸西走到昆明报考军校。”詹建民说,父亲写过一本回忆录,提及兄弟二人1947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一起参与了国民党60军策反起义工作。不过,在很长时间里,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是地下党员。

  1950年,哥哥要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詹伟得知后特意前去探望,兄弟二人在湖北武汉拍摄了一张合影后便匆匆别过。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哥哥。”詹伟告诉儿子,哥哥和他分别后,随志愿军第50军赴抗美援朝战场,他被调去广东工作。1960年,詹伟和妻子计划去泰州看望哥哥,但因妻子怀孕未能成行,没想到哥哥就在那年去世了。

  “父亲当年没来得及去看望伯父,一直心存愧疚。如今终于知道伯父安葬在哪里,总算是了却我们家两代人的心愿!”詹建民说。

  在四川省南充市黄金镇,寻亲分队找到志愿军战士程前泗的亲属。“奶奶说爷爷1948年赶集时被国民党抓走做了壮丁,后来成为解放战士。”程前泗的孙子程建君说,爷爷曾给家里寄过一封信,家人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负伤后到江苏的康复医院治疗,“爷爷离世时,组织上给公社发过电报,但当时家里困难,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能去料理后事,之后一直不知道爷爷葬在哪里。”

  “爸爸离家时,我才1岁多,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程前泗77岁的女儿程碧清回忆,父亲后来给家里寄过钱和鞋袜,“给我寄过一双单鞋,我当时穿上就舍不得脱。”看着寻亲分队成员带来的凤栖园合葬墓照片,程碧清盯着“程前泗”的名字看了许久。“我想去看看爸爸的墓,想看一眼他的照片……”程碧清喃喃自语,红了眼眶。

  引路,让英魂早日“回家”

  为烈士寻亲,志愿者是不可或缺的力量。“70年·70人”志愿军战士专题寻亲活动启动仪式上,组建了由媒体记者、退役军人、社会拥军志愿者、部队官兵等参加的7支寻亲志愿者分队。

  37岁的黄伟超是山东烟台一位退役军人志愿者。了解到一些寻亲信息后,他和当地的老兵志愿者经过多方联系,反馈了数条线索,帮助张春全找到在山东的亲属。

  “我们队里共有48名退役军人志愿者,都积极参加这次寻亲活动。”黄伟超说,近几年他们已经帮其他200多名烈士找到亲属,“能帮一个是一个。很多烈士亲属年事已高,为他们找到亲人是非常紧迫的事。”

  5月17日,62岁的泰州市民郭英专程来到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带来一本相册。相册里有100多张黑白照片,有1寸或2寸的单人照,也有多人合影或集体大合照。

  “照片上很多人是当年和我父亲一起休养的战友。”郭英介绍,照片是他的父亲郭福敬保存的,1952年他在朝鲜战场负伤,之后来到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休养。

  不少照片的背面,留有照片中人物的签名,并附以籍贯地址。“他们赠给父亲照片,父亲也回赠给他们照片。”郭英说,当年战友、同事间互赠照片是一种风尚,表达友谊,互相祝福。

  “希望这本相册能帮助在他乡离世的志愿军找到亲人,落叶归根。”郭英说。

  本次寻亲活动筹备以来,江苏省泰州军分区广泛发动干部职工、专武干部和民兵转发寻亲信息、加入志愿者队伍,多次发函协调到省内外部队单位查询相关档案资料,帮助寻亲活动顺利开展。泰州军分区领导表示,军分区将全力以赴继续参与寻亲活动,同时挖掘整理英烈事迹,把英烈精神弘扬好。

  截至6月底,在军地多部门努力下,寻亲活动已为13位志愿军找到亲属。“我们在各大新媒体推出寻亲平台,配合相关省市认定老兵身份,落实相关抚恤优待政策,以实际行动告慰忠魂!”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

  (单友康 丁正 特约通讯员 李弘非)

(责编:温璐、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