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走近边关一线,跟随记者一起探访他们的故事

2024年06月13日08:24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某边防连官兵巡逻途中。程允聪 摄

一夜风雪后,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某边防连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这里海拔5418米,连队官兵长期驻守边关哨卡,与冰雪相拥、与云朵齐眉。

5月29日,记者到该连采访,与一场风雪不期而遇。大雪过后,窗外天蓝风疾、河山壮美。记者走进官兵中间,聆听戍边守防故事……

指导员魏旭鹏从小怕冷,在东北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冬季就喜欢待在宿舍里。“我上课、吃饭都是一路小跑,否则就会被冻得浑身打颤。”让魏旭鹏没想到的是,参军入伍后,他却来到了四季飘雪、终年冰封的喀喇昆仑。

转眼几年过去,魏旭鹏已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连队主官。身份的转变,让他对“寒冷”一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去年冬天,魏旭鹏带队巡逻。还没出发,天空便下起了大雪。雪大路滑、能见度低,为确保车辆行驶安全,他决定下车徒步引导车辆行进。

“寒风卷着雪花,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忆起当时的场景,魏旭鹏至今记忆犹新。然而,风雪没有让他停下脚步!近3公里的路程,魏旭鹏一路坚持在前面引导,车辆安全抵达徒步巡逻点时,他已成了“雪人”,连眉毛上都结满了冰碴子。官兵陆续下车,并整理好装具。稍事休息后,他又组织大家翻雪山、过冰河,行至距离最后一个巡逻点位不远的地方——一段雪深1米多的路段出现在大家面前。

“同志们,我们是祖国流动的界碑,我们的每一次到达,都是一次庄重的宣誓。让我们鼓足劲头、全力以赴,征服这最后的‘拦路虎’!”简短的动员后,魏旭鹏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官兵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完成了当天的巡逻任务。

太阳越升越高,室外的积雪开始融化。跟记者聊起战风雪、斗严寒的经历,官兵们有说不完的话——

一次巡逻中,中士李栋与战友走岔了,路上遭遇雪崩。数小时后,返回救援的官兵把他从雪窝里刨了出来,并背回连队。

那年春节,连队通信光缆中断,二级上士李丹带领战友张晓锋前出检修。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地里,他俩轮流把维修工具放在怀里焐着,防止工具表面结冰影响光缆熔接精度。

一次,上级要求连队前出某点位执行侦察取证任务,途中需越过十几道河谷。时值初夏,雪山积雪已开始融化,河谷内水深齐腰、水流湍急。战士孟兆鹏过河时脚一滑,不慎落入水中。带队干部立即冲过去救助,两人在水里扑腾翻滚被冲出好几米远,才被战友们合力救上岸。

……

不到边防,不知官兵的艰辛。他们驻守的地方荒无人烟,是名副其实的“雪海孤岛”和“生命禁区”。这里没有镁光灯闪烁,达坂与雪峰是他们全部的舞台;这里没有花海绿柳,醒目的中国红是他们最爱的颜色。单单一次采访,记者就领教了这里的残酷。令记者心生感慨的不是艰苦,而是边防官兵的坚守与奉献。听了这么多故事,记者不禁发问:“条件这么苦,是什么支撑着大家在这里坚守?”

“边关虽苦,却能催人成长。人生有这份经历打底,无论以后遇到多大困难,都能从容面对、苦中品出甜来。”一级上士潘永辉回忆起初上高原的情景,他跟记者聊起一名老兵说过的话:边防军人就要纯粹些,纯粹地为祖国守防暂时放下一切,才对得起喀喇昆仑上空的日月星辰,对得起默默付出的青春芳华。

坐在记者面前,潘永辉时而低头回忆,时而若有所思。忽而,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玻璃照射进来,打在盆栽绿植的叶子上。看到此情此景,潘永辉变得欣喜起来。他说:“边关风雪寒,使命记心间。守边防,是军人的责任,是对祖国的热爱,苦着苦着就甜了,守着守着就爱了。”

这几年,潘永辉和战友深刻地体会到了“守边这份甜”:阳光板房、5G网络、24小时热水、微压氧舱接连落户营区,吃水难、用电难、吸氧难、通联难等得到有效解决。一条条平整的边防巡逻路直通边关隘口,一套套信息化装备列装边防哨所,官兵战风斗雪开展实战化训练,攻克多项高原高寒环境下新装备操作运用难题……

这份爱,走在边防一线随处可见:漫步营区,一条条战斗标语让人热血沸腾;走进班排,一句句励志格言贴在战士床头。每逢大项任务,主官立榜样,军士抢着上,官兵人人写请战书、决心书;每到退伍季,老兵争着再巡一次逻、再站一班岗,把荣誉室里的奖杯、奖牌擦了一遍又一遍……

“每年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与温暖,让战友们心里感到格外甜。”谈起戍边守防的“爱与甜”,潘永辉有些言犹未尽。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伴着窗外传来的口号声,记者看到,官兵整齐列队、唱响连歌。

正午,阳光灿烂。整齐的队伍里,官兵的身影看上去并不伟岸,他们的事迹也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他们忠于职守、接续奋斗,在这如铁边关续写着新时代的青春诗篇!(陈利 吴安宁 郭帅)

(责编:陈羽、刘圆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