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传真丨“战场多面手”这样炼成

折叠伞包、安装弹射架、组装飞行器……
几天前,在第81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某连二级上士宋帅康与战友密切配合,打破了该旅“固定翼飞行器起飞”课目最短用时纪录。
“宋帅康是我们连的装甲侦察车射手兼侦察员,能力素质很全面。”该连干部宋先峻介绍,从去年起,旅里加大一专多能军士培养力度,助力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历练成长,实绩斐然:卫生员兼防化员刘玉清在上级组织的骨干集训中,与防化专业的战友同台竞技,成绩名列前茅;卫生员兼驾驶员王承勇既是卫生专业教练员,又当驾驶专业教练员,培养出多名优秀骨干……
“新兵定岗时,由于素质突出,宋帅康被分配到如今的岗位上。” 宋先峻给笔者讲起这名老兵的故事:入伍以来,宋帅康多次在装甲侦察车射手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然而他的侦察专业成绩却并不出众,部分课目甚至存在明显短板。
起初,宋帅康不以为意:“我平时主要担任射手职责,侦察技能派上用场的机会屈指可数。更何况,有那么多战友专门执行侦察任务,我再花精力训练岂不是多此一举?”
原来,在实际训练中,尽管这些军士个人能力素质过硬,但面对专业人才储备多、训练压力大等实际,他们对多专业训练常常顾此失彼。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侧重主专业能力提升,这意味着另一专业常常训不到位,很多人只是“入了门”。
然而,按照2022年出台的《军士暂行条例》规定,军士晋升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宋帅康不禁担心起来:自己的侦察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能否顺利取得?是否会影响未来晋升?多专业训练如何防止顾此失彼?
旅作训科同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次训练中,导调组判定某车驾驶员“阵亡”,而班组中的兼职驾驶员却没能顶上去,导致任务失败。
“通向未来战场的路上,每个岗位都是为打赢而设,不能出现偏训漏训现象!”旅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专门组织“兼职”军士开展专业强化训练,帮助他们制订能力提升计划,实现固强补弱、一专多能。
经过强化训练,宋帅康的侦察专业水平明显提高。不久后,他顺利考取侦察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完成双专业技能鉴定后,该旅将宋帅康纳入全旅一专多能人才库,为他建立成长档案,根据专业特长、培训经历、训练成绩等进行细分和标注,为其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提供院校送学、厂家跟研的机会。
刚刚晋升一级上士的胡哲魁,也是受益者。担任狙击手兼驾驶员的他,射击专业技能过硬,但由于训练时间交叉重合,他的驾驶技能仅停留在基础水平,难以应对复杂路况。
旅作训科发现这一不足后,专门为他制订训练计划,安排驾驶专业教练员侯钦峰挂钩帮带,帮他缩短成长周期。
几个月下来,经过各方努力,胡哲魁驾驶技术进步显著,还学会了修车。去年演习期间,胡哲魁驾车转移时突遇车辆故障,他沉着冷静地“望闻问切”,自行修好车辆,并在规定时间内抵达任务地域。将车辆隐蔽后,他随即进入射击点位,顺利完成狙击任务。
“并非所有军士都能像宋帅康、胡哲魁一样完成能力拓展升级。” 宋先峻说,“旅里建立了较为灵活的岗位人员出入机制,既让综合能力素质突出的战士,以最快速度适应岗位,也会及时为暂时不适配兼职岗位的战士,调整培养计划。”
中士陈立清原本是所在连队数一数二的装甲车驾驶员,后来他主动请缨兼职担任炮手。可事与愿违,他几次参加全营考核和上级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均未通过。
连主官主动靠上去找他谈心,帮他分析情况。认识到自身不足后,陈立清主动申请暂时把炮手专业放一放,但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兼职所需的能力素质比我预想中更加全面,待我储备充分后,再重新挑战!”
“锻造‘战场多面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科学施策、久久为功。”该旅领导介绍,现在旅里已建成一批集驾驶、防化、火力等10余个专业于一体的“士兵训练室”。相信战士们在这里加钢淬火,一定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多面手”。(刘佳奇 王利纲 李润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