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一本“服务基层手册”的诞生

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成为基层官兵的烦忧
在大多数人心里,补办身份证本该是一件小事。然而,为了这件小事,陆军某旅一级上士王庆军却颇费周折。
那年,王庆军与妻子商量好,趁着过段时间探亲休假,在老家购买一套商品房。由于身份证遗失无法办理相关业务,王庆军委托连队文书帮忙补办身份证,却正巧赶上这段时间文书不在位。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去旅机关跑一趟。
因为不熟悉机关各部门业务范围和楼层分布,王庆军不敢贸然进门询问。他在机关楼里绕了几圈,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人力资源科,却被告知负责办理相关事项的干事赴基层检查调研,他只好先行离开。第二天前往机关,王庆军终于如愿见到这名干事,但因为材料准备不全,他还是白跑了一趟。
原来,此前该连官兵需要补办身份证、保障卡时,都由文书一手操办,官兵们并不清楚要走哪些程序。为了尽快办理,王庆军立马返回连队准备材料。可是再次来到机关提交申请时,他又被通知提交的照片不合标准,只得回去重新拍照。
此后,王庆军几次赶上机关人员外出或开会,来来回回好几趟,才把申请材料交了上去。然而随着时间流逝,眼看马上就到休假回家的日子,他依然没有等来补办的身份证,只好推迟了买房事宜。
王庆军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那年底,某连何指导员想依据政策申请家属随军,于是前往机关对口科室办理申请事宜。没想到,也是因为不清楚办事流程,何指导员反复跑了好几次,才把所需材料补齐。
一次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作为基层官兵代表的王庆军忍不住将这段“办事难”的经历讲了出来,引发许多战友共鸣。现场不少基层官兵反映,由于对福利待遇政策掌握不够、不熟悉机关办公模式和申请流程,每次到机关办理业务前,他们只能依靠四处打听来了解相关信息,常常找不对业务负责科室;即便找对了地方,也难免会因为材料不全、条件不够等原因来回跑。
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成为基层官兵的烦忧。“如果能提前知道要问谁、该找谁、需要什么手续,让大家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材料,不仅让官兵省时省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兵心士气!”这一问题,迅速引起该旅党委的高度关注。
基层的呼声,就是改进工作思路的方向
面对基层官兵的“吐槽”,该旅不少机关干部也有些委屈:“我们很愿意为基层服务,可许多时候,我们也感到无能为力。”
旅作训科王参谋对此感触颇深:“比如我负责的训练器材请领,‘申领程序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这些事项,我和各单位强调了不少遍。可来办业务的官兵经常‘两手空空’,办理程序也一问三不知,最后不得不多跑一趟。”
对王参谋的无奈,装备维修科林助理员深有同感,他在负责维修器材请领时也曾多次遇到类似情况。后来他灵光一现,将办理业务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印在卡片上,分发给各单位。
“有了这张卡片,官兵对如何办理业务一目了然,即使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联系我,不仅方便了基层办事,还提高了我自己的工作效率。”林助理员跟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做法。
得知林助理员的妙招,大家立即开始效仿,一时间不少机关科室纷纷制作卡片,分发给基层单位。
效果立竿见影。收到卡片后,基层官兵对各种要办理的业务流程、所需材料一清二楚,再不用像以前一样自己摸索。机关各科室也普遍反映,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越来越多科室制作分发业务卡片,基层单位收到的卡片越来越多。这些卡片大小、格式、材质各不相同,不便于保管。卡片涉及的业务类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分类,有时办理某项业务,光找卡片也得花不少时间……
“还有些比较‘冷门’的业务,我们也不确定相关科室是否下发过卡片。”该旅炮兵营文书郭文海记得,一次为了给部分官兵申办炮兵专业保健津贴,他把机关下发的卡片翻了个遍,也没找到相关办理流程。最后,他打电话到机关询问才得知,由于此项业务办理较少,科室并未制作过相关卡片。
在机关指导下,郭文海顺利完成这次业务办理,但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有了这么多卡片,好事也还没完全办好。
“如果能将这些卡片整合在一起,形成更清晰更全面的手册就好了。”一次首长机关下基层的现场办公会上,郭文海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现场官兵纷纷点头赞同。
“基层的呼声,就是改进工作思路的方向。”了解情况后,该旅领导现场指定机关各部门梳理相关业务,将办理所需手续资料、办理程序、负责人联系方式明确落实于纸面。很快,机关便将所有汇总内容装订成册,分发到基层营连,第一版《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就此出炉。
好的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断优化
“相比让人眼花缭乱的业务卡片,《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更加直观明了、容易操作使用。”该旅某营文书刘强强告诉笔者,手册分发到基层后,受到官兵欢迎。“尤其是各营连文书,几乎人手一本、随身携带,遇到不懂的业务,翻一翻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某连文书汪世明(右)查阅《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办理相关业务。谢文剑 摄
看见手册获得良好反响,该旅党委一班人欣慰的同时,也在持续反躬自省:好的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不断优化,才能渐趋完善。他们提示机关各科室,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收集《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存在的问题不足,以便下一步更新补充。
果然,随着手册深入推广应用,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有些业务看似是某科室负责,却涉及其他科室,这时就很容易陷入来回跑的循环。”该旅某营焦排长告诉笔者。
原来,手册投入使用后不久,焦排长受命前往机关办理弹药调拨业务。按照手册提示,他带着弹药调拨申请单来到弹药科,却得知需要前往作训科办理某项手续。等焦排长来到作训科,又被告知此项业务由弹药科负责,作训科仅负责审批……就这样,他在两个科室间跑了几个来回。最终,任务是完成了,焦排长却感觉办理过程“真不容易”。
经过新一轮意见建议收集汇总,第二版包含9类93项业务的《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很快出炉。与第一版相比,这版手册不仅对业务类型作出分类细化,方便官兵查找,还增添了业务承办部门、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内容,对各科室权责明确划分,避免再次出现科室间来回跑、业务办理拖沓等情况。
服务基层就是服务战斗力,花费再大精力也值得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持续修订《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该旅党委态度鲜明——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服务基层就是服务战斗力,花费再大精力也值得。”
前不久,该旅某营二级上士彭志富休假期间突发疼痛,诊断为肾结石,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不巧的是,彭志富的家乡并没有体系医院,在体系外医院就医能否报销、如何报销,让他犯了难。
情急之下,彭志富想起该旅开设的暖心服务热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了过去。了解情况后,值班员程家琦立即将彭志富的电话转接到负责对口业务的卫生科。在卫生科张助理员的远程指导下,彭志富顺利就医并保留相关票据。回到单位后,他在张助理员的跟进辅助下成功完成报销。
陆军某旅为《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拍摄宣传片。谢文剑 摄
据了解,为提高服务质效,该旅及时收集基层矛盾问题与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党委机关服务基层手册》进行补充。同时,为解决“手册未包含相关业务”“手边没有手册”等问题,他们开设暖心服务热线,由专人值班转接官兵诉求,为基层官兵开辟一条业务办理的“绿色通道”。
“不仅如此,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了业务办理方式。”一名干事告诉笔者,对“自学考试报名”“职业技能鉴定”等官兵需求量较大的业务实行“上门办理”;官兵请领物资、器材与书报时,从“基层自己领”变成“机关送上门”……
如今,该旅机关楼内,各科室分布图清晰明了,走进科室后的“一张凳子、一杯热茶、一张笑脸”,瞬间拉近机关与基层的距离;打开旅强军网,“机关服务基层”信箱赫然在目,官兵们可以在其中自行提问,由对口科室负责解答。
“从一本‘服务基层手册’的诞生,到机关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折射出党委心系基层的真情。”对于机关所做的各种努力,基层官兵由衷点赞。
“我们坚持提高服务基层质效,尽力将基层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就是为了让官兵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强军实践。”该旅领导介绍,近年来,该旅多家单位与多名官兵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部队战斗力水平不断跃升。(毛英椿 李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