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军营观察丨画好荣誉激励“同心圆”

2025年02月25日08:57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百余位官兵亲属中,不少人是第一次走进陆军某旅营区。当鲜红的绶带穿戴在官兵身上,荣誉之光照耀着军人亲属的心房,他们更加理解了何为军人的奋斗。

“看英雄儿女,看美丽北京”(以下简称“双看”)活动是该旅荣誉激励体系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激励着一茬茬官兵精武强能。军人崇尚荣誉,取得荣誉是对军人最大的褒奖。如何激发官兵练兵备战动能,是该旅党委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该旅打造荣誉激励“矩阵”,营造学典型、当典型的氛围,激发官兵投身强军梦的热情和斗志;通过军地双方交流互动,让军人与亲属共享荣誉。

陆军某旅某连官兵进行武装越野跑。王豪 摄

“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让父母一起见证荣光”

“谁可以登上领奖台?”前不久,该旅机关遴选参加“双看”活动的优秀官兵,这个问题在党委会上引发热烈讨论。

在确定遴选标准时,该旅党委一班人纷纷提出建议:“每年部队任务不同,既要参照往年标准,也要符合当年情况”“标准不能太苛刻,要让更多人享受荣誉、获得资格;也不能降低标准,要选出真正优秀的官兵”……

该旅利用基层机关双向讲评会等时机,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绩,他们确定了奖励人员的遴选标准:“近两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两年内连续两次荣立三等功;参加集团军以上各类比武竞赛获得前3名;对单位发展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立起荣誉激励的标准,也立起了练兵备战、岗位建功的鲜明导向。

一级上士苏献良入伍第二年时,恰逢旅队第一次组织“双看”荣誉颁奖活动,苏献良坐在台下,望着战友身披绶带站在聚光灯下,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让父母一起见证荣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献良在训练中奋勇拼搏。练习据枪,就算肘部磨破、结痂,他也没在训练中叫过苦喊过累。

2017年,苏献良取得集团军狙击手比武第二名,被选拔进入国际比武集训队,当年底荣立三等功。转眼来到2024年,他摘得集团军狙击比武桂冠。

“谁精武谁荣耀,要牢牢树立这种导向。”苏献良的不懈拼搏,战友们看在眼里。成绩就是“入场券”!苏献良取得了颁奖资格,他的父母也受邀来队参加活动。

某营炊事班班长岳海,坚守炊事班岗位多年,2024年荣立三等功。岳海有意参加遴选,但心中也有顾虑:自己是名炊事员,从没参加过大项比武,凭啥和战斗岗位的战友竞争?

岳海在炊事班战位上兢兢业业,炊事班的每一道菜,他都精心把关。“让战友吃好、吃出战斗力,就是炊事员的打赢标准。”

岳海的贡献,战友们同样看在眼里,他们一致为炊事班的细心保障点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发挥专长,扎根岗位,保障尖兵同样需要关注!”最终,岳海也取得了受奖资格。

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就是为打赢作贡献。在该旅,像岳海这样的典型还有不少,该旅党委始终坚持荣誉激励效用最大化,让踏实肯干、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官兵感受荣誉激励,收获更多奋斗获得感。

对荣誉的向往,让官兵成长成才有了动力源泉。某连列兵马锦润入伍不到半年,在旅军事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双杠臂屈伸”第5名的成绩。

“希望你取得更大成绩。”班长王晨曦不断在训练中给他鼓励。前不久,连队组织官兵写下新年目标,马锦润在“心愿清单”上郑重写下一行字:“努力训练破纪录,让父母来队参加颁奖。”

“他们为荣誉而拼搏,也是连队荣誉的见证者、记录者”

第二次受邀来队参加颁奖活动,军嫂陈小攀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陈小攀就职于地方医院,丈夫周狮健是该旅某连排长,两人聚少离多,却始终相互鼓励。两人原本计划2023年夏天回老家办婚礼,但部队接到通知外出驻训,他们只得将婚期推迟。

驻训归来,部队为官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陈小攀和50多位参加集体婚礼的姐妹一样,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嫂的自豪。

哪里有军人的奋斗,哪里就有亲属的付出。

军人和亲属同享荣光,凝聚成强军合力。该旅连续多年组织“缘聚军营”集体婚礼,举办“致敬榜样”感动军营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坚持每年送喜报到家,组织官兵亲属到驻地参观。旅党委注重倾听基层声音,“拉单列表”解决基层难题,创新荣誉激励模式,提升官兵奋斗强军的荣誉感、归属感。

坚持岗位建功、岗位育人,画好荣誉激励“同心圆”的圆心。如今在该旅人人争当尖子,人人争上龙虎榜,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旅有军史长廊、营有荣誉室、连有荣誉墙、班有荣誉柜。”在各级共同努力下,该旅荣誉激励体系构建完成。走进该旅营区,荣誉战旗迎风招展,荣誉灯箱熠熠生辉,彰显着官兵砥砺拼搏的风采。

2024年初,该旅评选“十大标兵班长”,“英雄岳太全班”班长谢国平赫然在列。此后他在集团军“优秀班长”比武中名列前茅,再一次打响了“英雄传人”名号。

旅队派人为谢国平拍摄荣誉灯箱照片,他选择与“英雄岳太全班”的荣誉战旗同框。战友的点赞,让谢国平备受鼓舞。

颁奖活动期间,该旅“基层全面建设模范连”班长张吉威带父母来看连史展陈。张吉威怀着自豪之情讲解,父母认真聆听,脸上写满欣慰的笑容。

该连申指导员告诉张吉威的父母,只有立功受奖的官兵,才能成为“连史讲解员”。去年,张吉威在比武中打破纪录,荣立二等功。“他们为荣誉而拼搏,也是连队荣誉的见证者、记录者。”申指导员说。

“将荣誉激励日常化,经常和官兵亲属通报,形成催人奋进的激励合力。”这是某连陈指导员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连队每周评选“周评一星”,他都会将评选结果发给官兵亲属。他认真梳理去年全连每名官兵成绩,写成一封“致亲属的信”。一封封书信飞往官兵家乡,让官兵亲属更加放心和安心。

“高勋殊荣,催人奋进;惠军利兵,枝叶关情。”前不久,一年一度的“致敬榜样”感动军营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营区举行。结合年度荣誉表彰情况,该旅遴选5类具有较强正面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官兵和军嫂,走进荣誉殿堂。

该旅还邀请优秀官兵家乡领导,到现场同部队领导一同为官兵颁奖,把荣誉激励的“同心圆”画得更大。

“部队是个大熔炉,我们一定支持他建功军营”

崇尚荣誉,争当英雄,一花盛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个坚持10多年的“双看”活动背后,有着怎样的荣誉激励“引力场”,又为这支部队转型发展带来怎样的效应?

对于该旅无人机技师蓝诗东来说,取得荣誉的路,并非一马平川。

入伍之初,蓝诗东的父亲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他一度想“退伍返乡陪伴母亲”。蓝诗东在日记中写道:“人生就像一架无人操控的无人机,只能空中悬停,却找不到飞行航向。”

2018年,蓝诗东在训练中成绩突出,入选“双看”颁奖活动。与母亲共享奋斗荣光,让他笃定了建功军营的追求。这些年在专业技术领域,蓝诗东不断超越自己:“攀登更高的山峰,取得更大的荣誉,将更多的军功章献给母亲。”

“你精武我荣耀,你建功我自豪。”一路陪伴蓝诗东走来,母亲和妻子理解他的热爱和坚守,这次到部队参加颁奖活动,母亲自豪地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我们一定支持他建功军营。”

卫生科助理张娜是第七届“双看”活动优秀官兵代表。入伍之初,身形瘦小的她,训练成绩并不理想。

为了迎头赶上,张娜每天默默加练,每周比别人多跑几趟五公里,为了练习力量,她在背包里放砖头……最终在上级比武中,她和队友一起勇夺两个第一名,荣立二等功。

张娜的父母受邀来队参加颁奖典礼,站在聚光灯下,她红着眼眶说:“没有荣誉的召唤和激励,就没有今天的我。”

刚刚进行的这次颁奖活动,获奖女兵马聪慧,是张娜当排长时带出来的兵。起初马聪慧只想当两年义务兵就退伍返乡,张娜却在马聪慧身上看到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马聪慧一次考核败北后,张娜主动靠上去鼓励她:“不放弃、肯吃苦就一定能成功,要用成绩证明自己。”

咬紧牙关、继续拼搏,近年来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马聪慧夺得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2024年她被推选为优秀官兵,参加颁奖活动。

为何而奋斗,为何而精武?在该旅官兵眼中,“为荣誉而战”是一个公认的答案。

某营战士葛磊连续3年在旅运动会中破纪录。从超越他人到超越自己,是什么让葛磊不断拼搏?面对这一问题,葛磊讲起一段往事——

新兵下连时,葛磊被连队走廊里的荣誉牌吸引:“金牌射手王哲”“狙击枪王刘祖博”“侦察高手魏显奎”……聆听指导员的介绍,葛磊脑海萦绕荣誉之光:“要像前辈一样,成为荣誉的‘书写者’。”

心中播下一颗渴望荣誉的种子,就会迎来绽放的那一刻。在荣誉激励感召下,葛磊训练刻苦,他说:“用脚步丈量训练场,只为了追寻那束荣誉之光。”(郝铁兵 李国臣 刘含)

(责编:陈羽、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