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第80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纠治“平时不争评时争”的思想倾向——

表彰奖励“冒热气” 练兵场上“有虎气”

2025年04月16日09:40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没想到还没到年底,我就荣立了三等功!”春和景明,笔者走进第80集团军某旅,正赶上一场荣誉榜更新仪式。只见此次仪式的“主角”、二级上士范如磊,身披绶带,胸戴红花,在战友们的掌声中将自己的训练照贴在榜上。

笔者询问得知,今年以来,该旅已有多人获得这样的表彰奖励。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明确,平时奖励通常结合半年或者年终工作总结实施,也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实施。”该旅领导介绍,他们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共同条令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抓建理念、完善指导方式、创新工作机制。

在调研中,有官兵反映以往评功评奖集中在年底展开,容易导致组织施奖“搞平衡”、激励作用“慢半拍”。一些在年中取得成绩的官兵往往要等到年底才有机会“露脸”,缺少了那股激励热乎劲,个别官兵甚至产生“平时歇一歇、年底冲一冲”的心理。

“如果荣誉近在眼前,谁不想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为纠治“平时不争评时争”的思想倾向,该旅党委研究后决定,把一部分年度奖励指标用在平时,及时表彰在各级比武考核中取得名次的官兵,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价值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评功评奖的透明度、公信力,持续激励官兵奋勇争先。

作为该旅今年第一个登上荣誉榜的获奖者,某连连长陈原晋在激动之余,心绪难平。上一年度评功评奖结束后,他一时产生了求稳守成的心态,但今年初,旅里设立了荣誉榜,对在平时工作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官兵及时予以表彰奖励。

得知此事,陈原晋有些“稳”不住了。他抖擞精神,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进击姿态”,全身心投入训练和备课示教工作,最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在接下来的教练员比武中一举夺魁。旅党委严格按照表彰奖励程序,为陈原晋记三等功。

登上荣誉榜那天,陈原晋看着自己的照片,心中更多的是反思自省:“备战打仗须臾不可懈怠、片刻不能放松,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精武强能、履职尽责。”

奖当其时,成效倍增。前段时间,范如磊代表旅队参加上级侦察专业比武,临行前心里有些没底。指导员朱星宸带他来到荣誉榜前,鼓励他卸下思想包袱从容上阵,争创荣誉。

后来,范如磊不负众望,在比武中取得了总评第一的好成绩。没等范如磊回到营区,旅党委就为他记三等功。“那天站在荣誉榜前我想明白了,荣誉不是‘跳板’,而是青春的选择、成长的历练。”范如磊回忆道。

鲜红的荣誉榜矗立在营区主干道旁,一个个空位虚位以待。下士陶最路过时,常忍不住驻足观看。“已经有好几位战友上榜了,剩下的空位看得人心里直痒痒。”陶最坦言,以前他觉得自己年纪轻、军龄短,就算个人训练成绩优秀,评功评奖时应该也不会被优先考虑,索性工作训练不再拼尽全力,“先熬熬资历再说”。但陈原晋、范如磊等人的奋斗故事,转变了他的想法。

“年龄、资历不是放松自我要求的理由,只有努力到无能为力,把本领练到极致,才能无愧于使命职责。”陶最向连长许下承诺,自己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成为下一个上榜的人。不久后,旅里举办“全能战士”比武预选赛,陶最夺得营队综合第一名,如愿拿到参加上级比武的入场券。

表彰奖励“冒热气”,练兵场上“有虎气”。笔者翻看该旅作训科今年第一季度工作统计表,一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机关突击抽考专业课目,优良率同比提升15%;全旅官兵刷新8项训练纪录,多项创新成果受到上级肯定……荣誉激励感召作用发挥明显,由此可见一斑。(聂旺沙 周红杰)

(责编:任佳晖、王潇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