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对标实战打破传统训练思维——

夜训不再固定时间节点

本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李佳豪
2025年07月04日09:49 | 来源:中国军网222
小字号

已是凌晨3点,记者合上采访本,正准备铺床就寝,却被急促尖锐的哨声惊得一激灵。随即,一个个房间亮起灯光,西部战区陆军某旅营区瞬间醒来。

“紧急集合?”带着疑问,记者紧随该旅防空营官兵跑出宿舍,没想到人员装备集合完毕后驶出营区,直奔一处阵地。

“按作战编组,分组展开训练!”随着营指挥员一声令下,一张张“钢铁天弓”引弦而张,官兵们穿梭在不同战位,协力织起防空火力网。见此情景,记者暗道:原来是战备拉动。

从夜色如墨,到东方泛白,再到晨光熹微……抬腕看表,时间已过去近4个小时,训练场上仍是一片热火朝天。

“这场战备拉动怎么持续这么久,演练课目这么多?”见记者发问,该营龚营长笑着回答:“这并非拉动,而是夜训。”“夜训?从凌晨3点开始?”记者不禁追问。龚营长则反问道:“凌晨3点不也是夜间吗?”

“不仅是你有疑惑,起初许多官兵也不太适应。”龚营长快人快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和一些单位一样,习惯于在前半夜组织夜训,甚至有了‘夜训从晚上8点开始’的不成文规定。”

龚营长解释说,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基于大多数官兵生活习惯,晚8点到午夜这段时间,大家精神状态普遍较好,组织夜训既能满足时长要求,也能保证训练质量;二是在这段时间组织夜训,次日早上可以安排补休,正好能够保证官兵在结束训练后拥有相对连续的睡眠。

“可看似两全的安排,险些让我们栽了跟头。”龚营长回忆道,去年的一次演练在凌晨4点紧急展开。当时正是大家熟睡之际,雷达值班点位侦测到,数架“敌”无人机趁着夜色向我方阵地发起偷袭,必须立即组织拦击。

按说,这种“暗夜擒鹰”的战法,官兵在过去的夜训中早已练得十分娴熟,可是这一次不同以往:高原气温从傍晚到次日凌晨通常会下降10多摄氏度,一些装备器材受其影响响应速度变慢,导致防空火力准备时间相应变长。与此同时,还有个别官兵从深睡中醒来后迟迟无法进入状态,出现反应迟钝、动作变形等问题……种种因素交织,使得该营险些错失战机。

“同样是‘夜’,‘此夜’和‘彼夜’截然不同!”这一战,在全旅官兵心中敲响了警钟:既然战争随时可能打响,那么开展夜训就不该固定时间节点。为此,该旅机关对夜训安排重新进行调整,明确区分定时和随机两种方式,将夜训安排在不同时段组织实施。

可是正如龚营长所说,新的夜训时间表实行以来,不少官兵接连出现种种“症状”:有人因昼夜连贯训练时间跨度太长导致身体不适,有人因睡眠不足影响次日训练,还有人因倒不过来“时差”哈欠连连……

该旅随即出台“综合当日和次日训练量、官兵身体状况多项指标确定夜训时间、强度和内容”“合理安排夜间值班执勤,避免官兵‘连轴转’”“在夜训后安排加餐补休”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时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持续激发官兵“战胜黑夜、挑战自我”的精神动力。

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官兵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夜训节奏,一只只“夜老虎”活跃在夜色中。

前不久,该旅在野外驻训期间与友邻单位进行对抗训练。凭借在夜训中练就的过硬本领,该旅某分队官兵在月落时分便潜伏至对方的前沿阵地,在能见度最低、对手睡得最熟时猛然发起进攻,一举取得胜利。

“我们常说‘夜战要懂夜的黑’,只有亲历了傍晚、深夜、凌晨和黎明的黑,才算真正懂得了夜。”谈及这场胜利,该旅某营参谋王超庆深有感触地说,“要确保一声令下部队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就必须做到无论白天黑夜,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亲历者说

如果战争此刻打响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一级上士 田权威

以前,夜训时间大多比较固定,所以每到夜训那天,大家吃过晚饭,就会早早把衣服装备都准备好,以便集合时从容有序、不出纰漏。这样“规律”的训练,很容易让人对夜训产生认知偏差和误解。

实话实说,在那次凌晨4点突然展开的演练之前,我从没想过夜训应该什么时间组织才更合理,似乎潜意识里已经把晚上8点开展夜训当成一种程式化的理所应当。

从那次演练结果来看,与我有着相似想法的战友不在少数——有人着装不整、有人携带物资不全,有人抱怨上级“不按常理出牌”……全连最先齐装到位的,是两名刚下哨还没来得及休息的战友。

“如果战争就在此刻打响,大家该如何应对?”事后,值班员的讲评让我开始思考:夜训到底是为了什么、应该如何开展,我们日常训练中是否还有类似需要打破的“理所应当”。

自此之后,每晚熄灯前,各班都会检查内务秩序,确保所有物品摆放利于战备;白天训练结束收拢器材,库室管理员不再一放了之,而是各归其位;因为夜训大多在凌晨以后开始,少了可以“借亮”的路灯和城市霓虹,大家反而更加专注地在黑夜中摸索提高。

现在,夜训结束时往往已是破晓,初升的太阳照亮训练场边的标语:“从这里走向战场”。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看着这几个大字,我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力量。练兵备战,就要实打实锤炼硬功、硬碰硬挑战极限,因为如果战争此刻打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底气时刻等待那一声号令。

(责编:任佳晖、梁秋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