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之星”诞生记


前段时间,我在外学习,其间接到战士李文豪打来的电话:“我评上‘内务之星’了!”听着听筒里兴奋激动的声音,我十分欣慰,因为我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感受到了排里骨干的进步。
几个月前,连队调整干部骨干,加之经验丰富的老班长因集训或休假在位率较低,排里大部分工作需要新任班长骨干或者代理骨干负责。他们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但带兵经验较少,不擅长处理具体问题。
在一次交流时,刚担任二班班长不久的李硕硕向我反映,李文豪的内务接连几次出现问题,“值班员讲评时专门说了这件事,我私下找他谈心,但他就是不改。他可能思想上有什么疙瘩,需要重点关注”。
李硕硕的话让我十分诧异:李文豪在新兵连时,我就曾带过他。他虽然有时粗心大意,但向来态度端正,工作训练都很积极,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天晚饭后,我找到正在操场上的李文豪,开门见山询问他最近是否有什么烦心事。很快,我便从李文豪的口中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唉,我之前内务不合格,班长骨干总抓着不放,经常批评我。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老‘冒泡’。您说,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从李文豪的疑惑不解中,我发现了症结所在:李硕硕等年轻骨干的带兵方式存在问题。当周排务会,我召集骨干围坐一圈,问道:“批评李文豪之后,有谁后续跟进过他的整改情况?”大家面面相觑,不一会儿,李硕硕有些窘迫地站起来说:“我们多次指明他内务不合格,他自己注意改正就行了,还要怎么跟进……”
“只批评不帮教,好比医生只告诉病人病了,却不说病因、不开药方、不指导治疗,这怎么能治好病?”我告诉这几名年轻骨干,讲评问题、指出不足只是帮带战士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改正错误。见大家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又趁热打铁当场为李文豪制订帮带方案。
变化随之发生。李硕硕不再批评李文豪“内务标准低”“态度不端正”,而是现场教学、手把手示范。其他骨干也在主动帮助李文豪抠细节、改毛病之余,给予他肯定,让他坚定信心。没过多久,李文豪的内务明显改观,多次受到表扬。
从差点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到成为“内务之星”,李文豪的蜕变之路,始于一次次严肃批评,终于骨干的帮带与鼓励。相信这次经历,一定给这些新任骨干上了深刻一课,他们一定会牢牢记住,提出问题只是帮带的起点,远非终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