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无线电波武器研发迎来新进展

苏绍璟 刘芳芳
2025年07月04日09:55 | 来源:中国军网222
小字号

今年4月,英国相关机构与公司联手进行了一次试验,用所制造的无线电波武器首次击落两个无人机群。此次试验所取得的成果,也被一些外媒称作无线电波武器研发的又一新进展。

无线电波应用历史较早,最常见的就是借助它进行通信。发展到今天,无线电波已成为人们对无人机进行控制的无形“风筝线”。但是,无人机通信链路不能称作无线电波武器。按照各国共识,只有那些用无线电波来反制并精准击中对手武器装备“七寸”的,才能称作无线电波武器。

何为对手武器装备的“七寸”?简单来说,就是其电子设备。

无线电波武器对对手“七寸”的攻击,主要通过电磁脉冲效应和高功率微波技术来实现,其基本原理是在目标设备的电路内诱发过高的电压和电流,导致电子元器件过载、击穿或功能紊乱。

从本质上讲,无线电波武器是一种射频定向能武器,只有定向精准输出能量如高功率微波,才能将巨大的能量耦合到目标电子设备的电路中,达到直接烧毁、击穿半导体器件,或者扰乱目标电子设备数字逻辑导致系统功能崩溃的目的。

比如,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研制的“克拉苏哈”系列电子战武器,其功能上虽各有侧重,但实际上都是高功率微波作用系统。前几年,美国相关公司研发的Phaser高功率微波武器,以及美陆军推进的无人机载高功率微波系统,也是这类武器装备。

这种定向输能的特性,能使无线电波武器直接对人体造成物理伤害。比如一些高功率微波武器,能使人体组织迅速升温,造成皮肤灼伤、内部器官损伤,甚至导致死亡。一些低功率微波武器可以干扰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被照射人员出现头晕、恶心、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从而降低其作战能力。

不过,当前无线电波武器主要还是通过使对手电子设备过载,或干扰对手武器装备的通信系统,或击穿对手电子设备的半导体元器件,最终使其电子设备功能紊乱。

尽管各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取得一定成果,但无线电波武器仍处于使用的初级阶段。这是因为,相关技术方面还存在瓶颈,导致其发展还存在短板,比如其作用距离和方向性上都存在局限性。英国相关机构与公司这次的联手试验,其所制造的无线电波武器作用距离只有1千米。

这些技术瓶颈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点:设备体积较大,限制了部署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能量转换效率不高,影响了持续作战能力和作用距离。这也决定了无线电波武器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解决上述问题。

在设备轻型化、小型化方面,研发新型材料和器件是关键,加上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有望减小其体积和重量。

在提升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必须进一步改进波束跟瞄技术,一方面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位置、速度和姿态等信息,运用先进算法对其快速锁定和精确跟踪;另一方面进一步应用自适应波束调整技术,使武器能够根据目标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变化,实时调整波束方向和形状,确保能量聚焦在目标上。

(责编:任佳晖、梁秋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