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二一大早,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社工部的志願者徐巧林就來到了門診大廳。穿上黃色的志願者馬甲,這位老人就仿佛變了一個人,洋溢著熱情與愛心。幾年來,她每周都會定期來這裡,為患者提供醫務志願服務。
成立5年來,長征醫院社工部帶領這個聞名上海灘乃至全國的軍人醫務社工群體,架起醫患溝通的橋梁,使病人滿意度明顯提升,打造了醫務社工的“長征模式”!
3月17日,國家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司長呂曉莉在調研該院醫務社工模式后,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長征醫院的社會工作無論是在常態服務,還是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分級響應服務上都令人印象深刻,走在全國前列。”
- 在醫患矛盾日益增多的今天,醫務社工可以充當其間的潤滑劑和溝通橋梁,化解矛盾、增進理解。2011年3月16日,長征醫院挂牌成立了社工部,門診部主任柴雙被任命為首任負責人。此舉使該院成為我國首家引入社會工作服務部的軍隊醫院。 長征醫院院長鄭興東告訴記者:“隻有將社工視為醫院正式工作人員,以醫院的一個工作部門而存在,才能真正隨著醫院的建設與發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基於這樣一種思考,我院社工部經上級批准正式納入編制。同時,我們也成為全國醫院唯一一家讓醫務社工走社工師專業職稱的單位。” 社工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整合和調動社會資源和醫院資源,為患者提供治療的資助和出院康復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醫院連接外部資源,為醫院醫療條件和服務的完善提供幫助。
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前身是1900年德國寶隆博士創辦的“寶隆醫院”,1930年更名為“國立同濟大學附屬醫院”,1948年更名為“中美醫院”﹔1955年10月,由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簽署命令,成立了“上海急症外科醫院”﹔1958年9月,列編為“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966年9月,經上海市批准對外稱“上海長征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