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武警森林部隊直升機支隊:雄鷹振翅護林海

武警森林部隊直升機支隊 駕“紅鷹”護林海(圖)

【查看原圖】
空中駕機飛行
空中駕機飛行

戰鷹凌空羽翼漸豐,猛虎插翅戰力躍升。武警森林部隊駐守在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履行保護全國1億6千多萬公頃森林草原執勤和森林防火滅火任務。組建66年來,武警森林部隊現代化裝備和信息技術投入運用不斷加大,隨著直8型森林消防直升機投入實戰應用,完成了滅火作戰由單一常規向地空立體的轉變,森林部隊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現代滅火作戰新格局初步形成。時至今日,綠色衛士早已插上“鋼鐵翅膀”,巡航在祖國的浩瀚林海和草原,履行新的職能使命,將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盛夏,鬆嫩平原。蔚藍的天空下,4架直升機組成的航空編隊聞令起飛。空中懸停火情偵察、外挂式吊桶取水、遠程精准洒水滅火、高空索降投送、火場搜索救護……時而懸停、時而起落、時而高速前行,一個個飛行動作在空中展現,一個個訓練課目順利完成。

飛行指揮員、直升機支隊支隊長孟凡中告訴記者,支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邊組建邊改裝邊訓練邊形成戰斗力,用兩年時間實現了直8型森林消防直升機從列裝到實戰應用,先后兩次跨區機動千裡,出色完成森林部隊“綠色衛士-11”滅火實兵演習、連續3年春季森林航空消防和駐訓任務,部隊形成初步遂行任務能力,被武警總部首長稱為“深圳速度”、“大慶模式”。

順勢而生艱苦創業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思想,對武警森林部隊履行職責使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為遏制全球變暖,應對森林火災多發、頻發、暴發的態勢,更好地保護國家的綠色資源,增加森林“碳匯”,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指示要求,國家林業局、武警總部著眼加強生態建設,加快森林部隊滅火作戰模式轉變,2008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組建武警森林指揮部直升機支隊。

創業難,難在從零開始。剛組建時,新營區是一片荒林地。沒有住房、沒有專業人才、沒有組建經驗、沒有保障設施……,面對諸多困難,直升機支隊第一代創業人發揚“忠誠、團結、敬業、求實、奉獻、高效”的精神,開始了邊組建邊改裝邊訓練邊形成戰斗力的艱難創業歷程。

一切從頭開始,沒有營房,就臨時租住幾個房間作為辦公場所﹔沒有資金,就一次次到武警黑龍江省森林總隊和大慶市委、市政府協調﹔沒有經驗,就到陸航、武警部隊和地方民航取經,沒有專業人才,就多方協調選調人員……就這樣,他們從赤手空拳開始建設武警森林部隊直升機支隊。

為了盡快選址定點,時任籌備組組長的任立新帶領4名同志,頭戴防蚊帽,一手拿著圖紙、一手拿著標尺,在處處是泥濘和荊棘的樹林裡進行丈量和測繪。大慶的夏季最難熬,衣服穿厚了,熱的讓人喘不上來氣,穿薄了,“大個頭的蚊子”就會成群結隊向官兵們發起攻擊。一不小心讓蚊子叮上一口,立即起個大紅包,且又痛又痒。2009年6月16日,支隊舉行奠基儀式,基建辦主任陳英帶領籌備組幾名同志進駐施工現場,在老鄉的庄稼地裡蓋起了三間鐵皮房,作為營建辦公場所。“基建辦的鐵皮房,夏天桑拿室,冬天寒冰床!”這是官兵們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到了冬天,水汽凝結成冰,把門都凍住了,很難打開。

10月,直8型森林消防直升機裝備森林部隊。時間不等人、裝備不等人。為了盡快熟悉裝備性能,支隊長孟凡中帶領業務骨干進駐江西景德鎮飛機制造廠進行改裝試飛任務。直升機滅火對於支隊很多人來說是第一次,怎麼改、怎麼練,是按過去老單位的模式,還是摸索新路是擺在這些同志面前亟待回答的課題。為此,支隊召開“諸葛亮會”,結合當前國內外直升機滅火發展趨勢,廣泛征求官兵的建議意見。最后,官兵一致決定:要承擔起森林部隊現代化建設“領跑者”的重任,作武警部隊空中力量建設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在工廠期間,飛行員和機務人員必須要全部完成改裝飛行,必須要熟悉掌握直升機性能,必須從難從嚴進行改裝。他們按照先理論,后實踐,而后上機飛行的原則,採取“試飛大隊輔助帶飛,試飛站工人伴隨保障”相結合的模式,科學穩妥抓改裝訓練。他們注重充分發揮工廠優勢,針對參訓官兵首次接觸直-8WJS型直升機的實際,安排官兵深入工廠車間,了解裝備設計研制過程以及裝配、調試的生產過程,邊看邊學邊探討,使官兵更直觀、更深入、更全面地學習掌握直升機結構組成和保養維護特點,期間,支隊組織飛行訓練200余小時、1400余架次,共發現1700多條(項)問題和缺陷,及時向工廠反饋,提高了直升機性能。2010年9月23日至2011年4月29日,8架直升機分三個批次,先后從江西景德鎮安全轉場至大慶基地。

2010年11月7日,由我國自主研發、改裝成功的8架森林滅火直升機正式列裝武警森林指揮部直升機支隊,巡護祖國萬頃林海。見証和參與直升機支隊全部發展歷程的任立新感慨地說:“雖然那時很苦,但這種成就感、幸福感隻有親身經歷者才能體會。”

迎難而上全面建設

支隊各項工作剛剛起步,面臨諸多困難,訓練設施不配套,飛行骨干缺乏,保障力量薄弱,人才培養難度大,法規制度不完善,全面建設基礎還不牢固。直升機支隊官兵迎難而上,奮發圖強、主動作為、勇於拼搏,以任務為牽引,以實戰為平台,探索出一條直升機遂行滅火任務的新路子。

——配齊訓練設施。在武警森林指揮部指導下,支隊為每架直升機加裝數字監控系統,實時監控直升機飛行中的位置、數據及狀態,提高訓練質量和安全系數﹔在營區內建立吊桶飛行訓練場地,解決飛行無場地難題﹔協調解決了支隊航管系統納入軍航航管體系管理事宜,申請了支隊飛行訓練空域及航行航線﹔先后完成器械訓練場、機坪擴展、外場車庫、南北導航台、二次雷達站、測雨雷達站等建設,使飛行訓練組織更嚴密、更科學。

——提高保障能力。支隊堅持把保障能力建設與飛行訓練中心工作科學統籌起來,確保各項保障工作圍繞飛行訓練統籌,力量投入圍繞飛行訓練配置,工作成效圍繞飛行訓練檢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保障工作對於飛行安全的效能。把握裝備維護特點,注重在長期預測、短期安排、日出動計劃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機務保障質量和效益。提升后勤服務水平和實效,先后投入千余萬元,建立了室外足球、籃球場,集娛樂、休閑、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俱樂部和體訓館,引進全套純淨水處理設備。場站按照三服務、三面向的原則,組織進行全科目崗位練兵、實兵實裝快速出動演練,開展模擬保障和補差訓練,讓通信、場務、油料、氣象等相關專業技術骨干在任務保障一線摔打鍛煉,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創新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問題是航空兵部隊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航空兵部隊所需人才種類多,人才培養周期長、難度大,培養一名全天候飛行員需要10年,培養一名空勤機械師需要5—6年。針對支隊人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部分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積極想辦法,主動向陸航部隊學習人才培養成功經驗,組織人員研究制定了近期、中期、長期培訓規劃,整體規劃人才的培養。在上級機關支持下,從陸航、海軍、空軍、武警部隊選調了近200名專業技術干部骨干,從地方大學生中直招專業技術士官,為部隊長遠發展儲備了一定的后備人才資源。積極探索走出了依靠“兩條腿”走路的培養模式:一方面充分發揮現有人才“酵母”的作用,自我培養,滾動發展,採取“尖子帶骨干,骨干帶群眾”、“一幫一,一對紅”的方法,由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教理論、傳經驗、帶作風﹔另一方面請進來,走出去,努力拓寬了人才培養渠道。

——完善法規建設。部隊把建章立制作為全面建設的關鍵環節,結合森林部隊遂行任務特點,外聘航空專家,集中力量研究編寫各項規章制度。先后制定頒發了森林部隊《飛行訓練工作規定》、《直升機支隊飛行日組織指揮工作規范》等6部規章,堅持在法規落實上,嚴字當頭,細處著力,為正規組訓提供基本依據﹔制定《各課目安全措施》、《飛行課目規范》、《航空裝備工作規定》、《航空維修一線管理規范》等78個工作手冊,統一規范組織指揮研究會、教學法研究會等組織程序及實施方法,建立起一套門類齊全、內容豐富、層次分明、互相銜接的規章制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法規體系。

——筑牢思想根基。森林航空兵部隊建設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支隊官兵來自空軍、海軍、陸航、武警等60個團級單位,官兵構成復雜、專業崗位特殊、想法目的多元。支隊從組建之初,就著眼建設一支具有武警森林部隊特色的航空兵部隊和具有航空兵部隊特點的森林部隊,注重開展五湖四海教育,打牢第一代創業人思想,把官兵擰成一股繩,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文化“軟實力”提升軍事“硬實力”,培養“飛行好、有文化”森林航空兵,建設“過硬、領先”森林航空兵部隊的目標。第一代創業人駐守大慶學鐵人,充分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培育凝練成“忠誠、團結、敬業、求實、奉獻、高效”的第一創業人精神。

經過直升機支隊第一代創業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支隊各方面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不辱使命雄鷹展翅

面對東北林區獨特的地勢和氣候導致森林火災火勢蔓延快、控制難,急需專業空中作戰力量的實際。直升機支隊堅持以實戰為牽引,夏季克服三四十攝氏度的高溫酷暑,冬季克服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賽,不降低標准、不放鬆要求,科學高效開展機降滅火、索(滑)降滅火、吊桶滅火、搜索營救、夜航等專項訓練。

2012年冬季,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支隊面對直升機剛剛列裝,在本場組訓經驗少、骨干力量弱、保障難度大、天氣把關難的情況下,開展大風雪地條件下懸停起落航線飛行,錘煉復雜天氣下飛行技術,磨礪飛行員的心理和身體承受能力。

此后,兩年時間裡,支隊開展飛行訓練2000多個小時,近萬架次。參謀長王興坤深有感觸地說,隻有貼近實戰練兵,才能快速生成戰斗力。訓練中採取技術骨干優先上機、急用課目優先訓練、任務機組優先飛行的方法,加快了部隊戰斗力生成。

2011年,武警森林部隊舉行“綠色衛士-11”滅火實兵演習,作為武警部隊一支新生的現代化空中力量,在直升機列裝部隊不到一年,正式投入訓練僅600多小時就參加任務。隨著綠色信號彈劃破長空,6架直升機先后在不同火場、不同地點進行了空中火場偵察、滑降開辟機降場地、快速投送扑火兵力和吊桶洒水滅火課目演練。在4號火場,密林深處,一股黑柱騰起。“警報!前方發現疑似火情!”01號直升機機長、副支隊長林紅日一邊駕機向濃煙靠近,一邊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回后方。在他嫻熟的操控下,直升機不斷降低速度和高度,飛行至距離濃煙大約800米上空。“根據現地判斷,應該是森林自燃火,火勢尚未蔓延,請求直接實施空中滅火。”“批准實施,果斷處置。”接到處置命令后,四個機組迅速調整飛行角度,在地面指揮下,機務人員目視火線,精確校准目標,果斷按下控制機側懸挂的外挂自吸式消防吊桶底座的放水閥開關。頃刻間,一道道銀瀑從天而降,准確地覆蓋到火線上,林火瞬間熄滅。演習現場,響起一陣勝利的吹呼聲。國家林業局和武警部隊首長為這支年輕的藍天驕子鼓掌叫好。

支隊創新的“四機跟進吊桶洒水”戰法得到實戰檢驗。直升機支隊支隊長孟凡中介紹說,在大興安嶺地區,直升機如從距離火點最近水源處取水到實施洒水作業,用時不超過25分鐘。

直升機投入實戰應用,給部隊滅火作戰帶來新變化:滅火指揮由傳統型向科技型轉變,滅火方式由人力型向機械化轉變,從單一地面運輸向機降投入和特種運輸並舉轉變,滅火戰法由地面向地空協同轉變,滅火作戰逐漸告別‘人海戰術’,戰斗力水平不斷躍升。

時隔一年,這支部隊再一次駐防東北這片茫茫林海。

這次,他們擔負著執行森林航空消防和駐訓任務,在布滿濃煙的火場上鍛造空中勁旅,在浩瀚林海中錘煉過硬的飛行技術。

燈光璀璨,戰鷹翱翔。支隊首次在陌生地域、復雜氣象條件下開展夜航訓練,摸索總結出林區不同氣象直升機空中性能、飛行特點和夜間自主保障方法,全天候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大幅提升。

聯訓聯戰探索空地一體化作戰模式。支隊積極與兄弟單位協調研究聯訓、聯戰方式方法,共同制定聯訓方案,明確保障機制和訓練課目、時間、教學分工等,利用戰時、平時開展緊急出動、索(滑)降訓練,加強與航空護林站、大興安嶺地區支隊的溝通,建立信息聯通機制,不斷提高兄弟單位聯合作戰能力。5月5日,加格達奇林業局白樺林場發生森林火災,接到緊急出動命令后,支隊在事先准備2架直升機的同時及時通知官兵向機場集結,雙方密切配合、動作嫻熟,迅速裝載機具、組織登機,20分鐘升空飛赴火場,參戰官兵快速到達作戰區域,判明火情、活用戰法、英勇頑強、密切協同,僅用時20分鐘就成功扑滅明火,實現合圍,此戰創造了森林部隊友鄰協同作戰“快速集結、快速投送、快速制勝”的成功戰例。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6月中旬,武警森林部隊最大規模戰場勘察工作在東北林區展開。內蒙古森林總隊、黑龍江森林總隊、直升機支隊三個單位協作,以加格達奇為中心,北至塔河、漠河、滿歸、根河,東至嫩江、幸福、伊春、嫩江,西至紅花爾基,對所轄林區內航站保障能力、地形地貌、林區植被、道路、水源、居民區等情況進行搜集整理,建立作戰數據庫。

2名晝間大隊級簡單氣象條件指揮員、3名夜間簡單氣象條件指揮員、3個能擔負森林航空消防任務的機組,20名索(滑)降骨干,年輕的武警森林航空兵在實戰中不斷得到磨礪和提升。

不負重托護衛綠色

2012年,東北林區去冬今春氣候條件與1987年同期十分相似,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防火形勢異常嚴峻。國家林業局和武警森林部隊為加強東北林區防火、滅火力量,做出重要決定,調遣進駐大興安嶺林區,擔負森林巡護、兵力輸送、空投給養、傷員救護、機降滅火、索(滑)降滅火、清查火線等任務。

5月25日,大興安嶺地區新林林業局塔源林場突發森林火災。聯指命令直升機支隊駐訓分隊出動一架直升機向火場機降運兵,然而此時,氣象條件復雜,風力很大,積雨雲正在形成。飛還是不飛?

支隊官兵聞令而動,支隊長孟凡中、政委陳剛緊急召開會議。針對林區地形地貌、氣象條件復雜等情況,果斷加強機組力量,決定選配雙機長,確保萬無一失。准備完畢后,直升機搭載17名攜帶滅火工具的滅火隊員直飛火場機降滅火隊員,為部隊快速滅火贏得了戰機。

6月2日上午,南瓮河發生火災,支隊接到出動命令,另官兵迅速向停機坪、塔台集合。20分鐘內全部准備直升機、通電檢查、簽派放飛命令單、組織滅火隊員登機、開車啟動、升空飛赴火場。40分鐘后2架直升機同時飛抵火場上空,從機窗向火場看去,火場上空濃煙翻滾,一條條火魔正在吞噬著大片森林。機長孟凡中、林紅日駕駛直升機圍繞火場外圍上空,進行觀察。果斷選擇兩處距火線不到10米的機降場地,成功將滅火隊員機降到地面。22名滅火隊員攜帶滅火裝備沖向火線,迅速投入滅火作戰,1個小時后,對講機裡傳來好消息:滅火隊員成功將一處較大火頭扑滅。下午,火場風力增大,濃煙四起,情況突變,緊急增援的千余名警、地滅火人員被阻在南瓮河對岸,無法接近火線,2架直升機再次出動,飛赴機降點與M26、M171、M8等直升機共同向火場輸送兵力。

據滅火專家說,去年同一時期、同一地點發生森林火災,滅火隊員從接到命令到乘坐機動車輛到達火場用時3個小時,官兵從公路徒步行軍2個多小時到達火場一線時已是精疲力盡,火場面積已擴大了數倍,失去了最佳滅火時間。現今,森林部隊裝備直升機,為“火場紅孩兒”配上風火輪,發揮空中快速機動優勢,早出動、早扑打,最終不到11小時就扑滅了森林大火。現代化裝備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大幅提高了森林草原滅火作戰效能。目前,武警森林部隊滅火作戰24小時扑滅率達到90%以上。

第十六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支隊參謀長王興坤記得,就在他駕駛直升機將滅火隊員機降於距火線500米的側翼草塘內,准備返航時,火場風向突變,幾米高的火頭向滅火隊員迅猛襲來,情況危急、刻不容緩。他駕駛直升機果斷下降,在原機降點著陸,快速組織滅火隊員登機。當最后一名滅火隊員登上飛機,直升機升離地面不足百米之際,火頭從機降點呼嘯而過,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發生。“多虧了你們,關鍵時候還得靠森警啊!太感謝了!”返航后,航站領導激動的對王興坤說。

滅火是雄鷹,防火當先鋒。進入春季防火期以來,正值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上山捕魚、狩獵,野外作業人員增多,給防火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為加強林區防火力量,發揮直升機快速機動、高效滅火的優勢,保証發現及時、處置及時,按照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通知,支隊在清明、“五一”、高火險天候等關鍵時期,出動直升機搭載大興安嶺地區森警官兵和地方滅火隊員,攜帶滅火機、水槍、油鋸等裝備,以加格達奇為起點,覆蓋周邊418公裡,沿江河、流動人口出動頻繁、重點火災發生地段開展清山、清林、清河道和載人巡護,杜絕林內火險隱患,織就一張“空地結合、群防群治”的立體防火網絡。

直升機空中巡護,一般高度為1500米至1800米之間,視野開闊,巡護隊員從窗口向外能觀察到周圍10公裡內的林情,一旦發現火情后,直升機迅速選擇合適場地實施機降或索降,同時呼叫地方聯指進行增援扑救,利於早發現、早扑打。

六月中旬的一天,正在執行巡護任務的機組,在返航途中緊急受命赴火場執行機降任務,擔任機長的參謀長張英海帶領機組人員不辭辛苦,連續奮戰,全天累計飛行6個多小時,圓滿完成機降滅火任務,受到航空護林站領導的高度評價。據統計,在這場滅火戰斗中,支隊先后出動直升機23架次,搭載百余人次,累計巡護航線長9600多公裡,有效保護了國家綠色資源。

“飛機+警察”是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森林官兵的夢想。森林部隊“直升機加森警”與林區防火隊一起執行空中巡護任務,有利於形成空中、地面立體偵察管控模式。飛行員李海東告訴記者:“以往400多公裡的巡護任務要花兩三天才能完成,現今隻用了兩個多小時,極大提高了巡護效率,現在的直升機巡護可以覆蓋整個大小興安嶺林區,初步實現了對林區火情的實時監控。”

“在祖國林海上空盤旋,我們是守護森林的雄鷹,萬裡林海心中裝,志在藍天寫忠誠……”森林航空兵部隊第一代創業人高唱著支隊隊歌《森林航空兵》,駕馭著矯健的雄鷹守護著祖國的綠色資源,在維護生態安全的征途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