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新型“中華神盾”昆明艦隱身智能有全新改進(圖)

【查看原圖】
資料圖:昆明艦
資料圖:昆明艦
來源:中國軍網  2014年07月17日16:58

驅逐艦是一支海軍走向深藍的開路先鋒和中堅骨干,最能集中體現國防科技最新成果,同時牽引艦艇裝備體系更新換代。相比護衛艦等中小型軍艦,驅逐艦的噸位龐大、外形炫酷,擁有更加現代先進的設備和更強悍的綜合作戰能力,往往充當一支遠海艦隊指揮艦。

精良威武的驅逐艦是打贏未來海戰的物質基礎,中國海軍曾一度躋身世界一流力有不逮,源於其缺失“大艦”的無奈。建國初中國海軍艦船修造部整合全行業技術力量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代50噸級巡邏艇試航成功之時,正是美國建造的第一艘“鸚鵡螺”號核潛艇籌劃下水之際,也在此時,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率領大型驅逐艦游弋橫亙在台灣海峽,阻隔了兩岸統一進程。從那時起,中國海軍就從未停止擁有大艦的夢想。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的國產第二代導彈驅逐艦匯集當時中國最尖端國防科技,歷時近十年堪稱“十年磨一艦”。2003年,安裝有我國第一代艦載相控陣雷達系統的蘭州艦交付南海艦隊,除了相比以往型號驅逐艦在總體結構、導彈武器、反潛作戰各方面的升級換代,艦載雷達系統助力中國軍艦擠進世界前列,並為該型艦贏得“中華神盾”美譽。2013年,同一型號的長春艦、鄭州艦以超過外界預料的速度建造交付東海艦隊,也意味著驅逐艦建造和艦載雷達技術正在不斷改進。

昆明艦作為最新型“中華神盾”2.0升級版,相較上一艘驅逐艦在集成優化、電磁兼容、隱身智能方面又有全新改進。昆明艦裝載的相控陣雷達可以與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緊密配合,能抗擊空、海多目標、多方向、多批次的飽和攻擊,對復雜多變的海上環境適應力很強。艦載相控陣雷達與艦用指揮控制系統緊密構成的新型指控系統,突破傳統的作戰系統與各分系統相對獨立鬆散耦合方式,而形成整體性強的緊密耦合優化組合方式,大幅提升艦艇編隊作戰能力。

大中型水面艦艇是海軍走向深藍的開路先鋒,是海軍戰斗力建設的基本平台。從小艇到大艦,中國海軍主戰艦艇裝備已實現從眼瞄手操到單系統自動化,再到全系統自動化的跨越,逐步實現艦艇編隊內及編隊間信息共享、協同作戰,如今信息化戰艦已經成為水面艦艇部隊的中堅力量,新型戰艦的艦載武器實現全面升級換代。

與此同時,堪當大任的驅逐艦數量依然屈指可數,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造的國產第一代驅逐艦已經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需要更多先進的驅逐艦對抗國外新型艦艇帶來的威脅,特別是遼寧艦列裝催生的航母編隊成軍需求日益臨近,需要新型驅逐艦擔當骨干。

中國海軍初建的航母艦隊正在不斷試驗訓練過程中,每次出航都會有驅護戰艦分列左右,尤其是保護航母免遭空中威脅和導彈攻擊的防空型驅逐艦。昆明艦更加勝任這一角色,它在艦載航空兵支援下為編隊提供一定程度的遠程防空和反潛力量,同時可以為遠洋艦隊探測能力和防空能力的躍升進行技術儲備。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