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紀委通報了數起違規典型事件,對此有人感慨:舊的不良習慣改起來真難。這話不假,過去幾十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一些業務工作老是處於被動,面對傾向性問題見怪不怪……為什麼會這樣?回答往往一句話:習慣了。
如果對不良風氣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甚至還把它們奉為“經驗”﹔如果對不良現象抱著怕難解決、怕出問題、怕擔責任等畏難心態,又怎能從“守”的觀念、“舊”的規矩中解脫出來呢?面對多元多樣的社會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戰和考驗,是“習慣過去”還是“習慣現在”,是“主動習慣”還是“習慣主動”,是擺在每一個黨員干部面前的必答題。要使作風有一個長效改進,就必須徹底擺脫過去種種不良習慣,努力去做習慣的主人,在掌控駕馭習慣中保持清醒頭腦,站穩腳跟立場,在倡導好習慣中樹立好風氣。
習慣問題相對隱蔽,沒有清醒的頭腦、縝密的觀察、透徹的眼光,不易察覺,難辨好壞,更難防范,甚至還可能長期被左右,逐步被同化。對一些所謂的“潛規則”,要避免由習慣而麻木不仁甚至按著去做,就必須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把好第一關,警惕第一次,堅決不拿“下不為例”當借口。
習慣有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力量。如今一些人嘴上說著“新話”,手裡照樣干著“舊活”,腳下仍然走著“老路”,擺脫不了不良習慣的“慣性”。這說明壞習慣是一種頑固的存在,要徹底改掉尤需鍥而不舍的精神、一抓到底的狠勁、打“持久戰”的毅力。
不在思變中創新,就在“習慣”中庸俗,宣戰壞習慣,須下硬功夫!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