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中記述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細節:毛毛曾問父親,長征的時候你都干了些什麼?父親用他一貫簡潔明快的方式答道:“跟到走!”簡簡單單的“跟到走”三個字,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既是鄧小平作為長征親歷者對長征所作的最簡短總結,也是他對黨忠貞不渝堅強黨性的集中體現。
1934年10月,鄧小平隨總政治部機關參加長征,負責主編《紅星報》。他以極大熱情兢兢業業地工作,使得這個時期的《紅星報》既有理論性、知識性與文藝性的副刊,又開創了緊密配合戰爭需要、介紹戰略戰術的軍事欄目,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一段傳奇。艱苦的環境,考驗著鄧小平對黨的忠誠。“跟到走”,並不只是行動上的被動跟進,更是堅定跟黨走的政治信仰,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智慧和非凡的戰略眼光。從長征中的“跟到走”,到后來幾起幾落的政治坎坷,鄧小平對黨的忠誠始終堅如磐石。
忠誠於黨是我們黨對黨員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黨的事業順利發展的堅強政治保証。黨員是黨的細胞,是黨的行為主體。共產黨員熱愛黨、信賴黨、擁護黨,永遠與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高度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我們黨才能始終充滿活力,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凝聚力、戰斗力。因此,黨員必須學習黨的理論,了解黨的歷史,遵守黨的章程,踐行黨的宗旨,繼承黨的傳統,嚴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形象。隻有這樣,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前,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保持對黨的深厚感情,認清自己肩負的崇高使命。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依靠組織才能匯聚強大的集體力量。我們每個人成長進步的經歷都可以証明,沒有組織的培養,沒有集體的力量,沒有大家的幫助,個人就會一事無成。因此,要牢固樹立黨員意識、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黨性觀念,旗幟鮮明地反對個人主義,自覺相信組織、服從組織、依靠組織。個人與組織,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團隊,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隻有緊緊地與組織風雨同舟、榮辱與共,主動為黨增光添彩,自覺加強黨性修養,無條件服從組織決定,恪守黨性原則,個人才能有作為、有前途。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政黨和軍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作為軍隊共產黨員,首先要帶頭嚴守政治紀律,自覺做到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權威﹔帶頭嚴守保密紀律,始終繃緊保密這根弦,謹防“禍從口出”﹔帶頭嚴守組織紀律,堅決反對和抵制自由主義,不傳閑話,不信小道消息,不受各種負面信息影響,更不能存陰一套、陽一套的兩面派作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