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密歇根號核潛艇艇長皮爾森向媒體透露稱東海、南海、菲律賓海這些區域就像美國的后花園,在國內媒體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個說法有很多新聞點需要關注,首先是美國為什麼在這時放出這麼一個消息?
美軍潛艇艇長接受媒體的採訪相對來說是比較少見的,潛艇主要是執行隱秘任務,所以向外披露的並不多,而現在美國把密歇根號潛艇艇長搬出來,向媒體發表這樣的言論,顯然不是隨意而為,那麼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現在美國一方面要應對烏克蘭危機,另一方面要打一場新的反恐戰爭,應對伊拉克局勢,還要維系所謂重返亞太的戰略方針,顯然在這個時候美國需要壓制住對中國,對亞太地區形成強力的威懾。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美國艇長在這個時候發布這個言論,主要是穩住亞太這樣一個目的,一方面向中國發布強力威懾信息,另一方面告訴周邊的一些國家這個地區依然是美國的勢力范圍,想在這個地區搭便車、傍大款還是要找美國,要抱美國人的粗腿。
從網友和軍事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大家還關心密歇根號核潛艇到這來干嘛,是來逛一圈就走還是一個常態化的活動?
這就涉及到密歇根核潛艇本身的性質,這艘潛艇是一艘改裝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俄亥俄級本來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執行戰略打擊任務,之前若干年美國改了四艘俄亥俄級,把裝彈道導彈的潛艇改成巡航導彈潛艇,改完之后,這一艘將近2萬噸的潛艇,最多可以裝154枚潛射的巡航導彈,而且還可以搭載特種部隊,執行秘密行動和特種作戰行動,這樣一個戰略級的武器平台放到亞太地區顯然是針對中國。
這樣一個隱蔽的水下平台進入亞太地區是一個臨時性的行動,還是一個常態化的舉動呢?
從美國艇長的表述來看,到這裡是執行監視訓練和一些秘密任務,顯然這應該是一個常態化的行為,從更大的范圍來講,在這個區域活動的美國的核艦艇恐怕也不僅僅是密歇根號一艘,今后的若干年,這一地區將是美國水下兵力密集活動的區域。
美國這個艇長發布這樣的一番言論,對中國的媒體、軍迷、甚至是軍事專家都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大家做出了種種不同的反應,如何看待這種反應?
有人說這句話可以說是美國霸權嘴臉的大暴露,把別人周邊的海域,把距離美國本土遠隔萬裡這樣的海域稱作美國的后花園,確實是霸氣十足。很多的專家和媒體都在講,從這個事看出美國的霸權主義嘴臉。
但是僅僅講到這夠不夠?話說的沒錯,而且確實要從這些事情中認識到美國這種霸權的心態、霸權的嘴臉、霸權的行為,但是僅僅揭露還遠遠不夠,按照網友的說法,僅僅靠嘴炮是不夠的,更多的要靠實力。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美國的核潛艇進入到我們的周邊海域,隨時會被我們發現、會被我們跟蹤,我們有能力對它進行驅離,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僅僅靠嘴炮是不夠的,實力顯然是更重要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能隻看到這些年來我們國防建設的成就,還應認識到我們的不足和差距,要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不靠嘴炮靠實力,中國軍隊任重而道遠。(陳虎)
新聞背景
美潛艇艇長:巡弋南海東海 如在自家后院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密歇根”號(SSGN 727)8月10日起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進行為期5天的人員修整和補給。該核潛艇目前正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進行為期4個月的部署。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9月11日報道,指揮官本杰明·皮爾森8月12日對一組前來參觀的記者說,自2013年12月以來,“密歇根”號就被部署到亞太地區,實施監控、訓練以及其他秘密使命。出於作戰安全考慮,他拒絕透露細節。
皮爾森說:“我們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以及菲律賓海執行了任務。這些區域就像我們的大后院。除了新加坡,我們還訪問了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菲律賓,這些都表明了我們的使命和行程極其廣泛。”
皮爾森強調,“密歇根”號核潛艇能在海上長時間部署,並指出“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有“金色”和“藍色”兩組官兵,這類似於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平台。在巡航導彈核潛艇平台,“金色”和“藍色”兩組官兵,每組在一個周期內執行任務約4個月,通常來講,潛艇執行最多為5個周期的任務,然后進行6個月的例行保養,再開始下一輪的周期循環。
根據《簡氏戰艦年鑒》,美國海軍現役有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該艇長170.7米、寬12.8米,其水下排水量約為1.9萬噸。
母港位於班戈的“密歇根”號2006年11月重返美國海軍潛艇編隊,此前對它進行了為期兩年的改裝,原為配備“三叉戟”洲際核導彈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經過改裝后能夠裝載常規的“戰斧”巡航導彈,支持特種作戰部隊。
取決於它們的結構,“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至少能夠容納66名特種部隊人員執行長期任務,或者可以選擇將特種部隊人數增至102名,但減少執行任務的時間。該核潛艇可裝備多達154枚“戰斧”巡航導彈。
“密歇根”號核潛艇最新一次的亞太部署,恰巧與“北卡羅來納”號核潛艇部署到亞太地區的時間一致。“北卡羅來納”號是美國海軍“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中最新的一艘,它也於2013年12月從其母港珍珠港航行到該地區。“北卡羅來納”號此前曾於4月26日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進行人員修整和補給,比“密歇根”號的停靠早4個月左右。
在這兩次停靠中,“密歇根”號和“北卡羅來納”號核潛艇的指揮官都很快指出,美國海軍的行動是為支持華盛頓的“重返亞太戰略”,根據該戰略,到2020年,美國海軍將把其資產的60%部署到亞太地區。這兩艘核潛艇的到訪是這一要求的體現。美國海軍將把兩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和3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專門部署到該地區。而目前美國海軍總共隻有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10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另外,美國海軍投入大量資金來改善關島海軍基地,以使它能容納更大的艦船。
由於可裝備多達154枚“戰斧”巡航導彈,一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裝載和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數量,就是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所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總量的一半。根據美國海軍公開的信息,“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能夠在6分鐘之內將其裝備的154枚“戰斧”巡航導彈全部發射完。
新聞背景
美國官員:偵察南海因中國軍事不透明
“我們有權在中國空域以外執行合法任務,這樣做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就在“P-8門”迷霧重重之際,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12日高調宣示,試圖為美國在南海的偵察飛行辯護。他聲稱,“坦率地講,中國軍事現代化缺少透明度,引起一些鄰國的擔憂”。丹尼爾攻擊中國說,中國人擾亂局勢,令聲索國更難而非更易和平解決他們的爭端。美國《波士頓先驅報》更加蠻橫,該報14日刊登社論要求“對中國說‘不’”,呼吁奧巴馬應清楚表明,美國軍方將繼續在國際空域飛行,在國際水域揚帆。報道還稱,如果受到挑戰就以武力保護巡邏,“下次偵察時戰斗機護航將強化這一信號”。
“美國官員為南海監視辯護。”伊朗Presstv網站上,網民“clouds”稱,按同樣的邏輯,中國可以派間諜機去整個美洲維持和平、穩定、開放社會、民主、透明以及美國鄰居的主權。不過,這名網民被告知“美國的邏輯總是單向的”。
不管馬來西亞招徠美國間諜飛機的傳聞是真是假,500名美國士兵12日已經抵達馬來西亞,與馬方士兵舉行聯合演習,一直持續到26日,該演習由美方資助。9月29日-30日,2700名美菲士兵將在菲律賓巴拉旺和三描禮士省舉行軍演,菲律賓海軍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多明戈稱,“演習旨在推動菲美軍方之間的關系,發展聯合作戰、兩棲行動、特種作戰、后勤供給方面的能力”。(環球時報)
資料
俄亥俄級(OHIO)彈道導彈核潛艇研制國家:美國 名稱型號:“俄亥俄”級(Ohio Class) 研制單位: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電船分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造價:平均每艘造價20多億美元 現狀:美國海軍的這18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分屬美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指揮。8艘屬於駐扎在班戈海軍基地的太平洋艦隊的戰斗序列,其中4艘正在改裝為攜帶“戰斧”式巡航導彈、可進行特種作戰的攻擊型核潛艇﹔而大西洋艦隊第10潛艇大隊第16和20潛艇中隊各統領5艘其中四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