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記者走進東部戰區海軍某中隊重裝潛水員戰位
深潛,戰斗在水下
記者洪治穿戴潛水裝備下水。張濱攝
近日,記者來到東部戰區海軍某機動救撈中隊,恰逢多功能潛訓館開展重裝潛水課目訓練,記者便以“見習潛水員”身份參加了這次訓練。
走進多功能潛訓館,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個按深度劃分區域的潛水池。池水清澈見底,粼粼波光下,潛水員作業動作清晰可見。這種環境有利於教練員進行岸上指導、精准施訓。
池邊,一名潛水員正在換裝,記者按教練員要求認真觀摩學習動作要領。很快,換好作訓服的潛水員在幾名戰友幫助下,穿上連體潛水服、背上氧氣瓶、戴好潛水頭盔。隨后他走到池邊,抱著管線的戰友緊隨其后,麻利地檢查管線余量。
一切准備就緒,“噗通”,潛水員跳進池中。
“這個課目看起來並不難。”不斷在心中重復著剛才看到的步驟,記者躍躍欲試。換裝時,記者按規定穿上連體潛水服,並用力把拉鏈拉牢,又仔細檢查了手腕、脖子處的密封情況。
著裝完畢並確認通信正常后,記者雙腿發力准備起身,結果屁股剛離開座位,就被笨重的裝備生生“拽”了回去。
“真是看時容易做時難!”記者暗自思忖,重新調整呼吸,雙手和大腿同時發力,配合腰部力量,再一次進行嘗試。
“這身裝備可不輕!”站起身后,記者不由得感嘆。在訓練前的理論知識學習中,記者了解到,相較之前的老式裝備,如今身上穿的這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裝備已是輕便了許多。
受制於潛水裝備,記者隻能緩慢前行。走到池邊,自知無法像戰友們那樣“瀟洒”一跳,記者便小心翼翼地順著扶梯下水。隨著身體一步步往下探,水壓迫著潛水服,記者體會到了明顯的束縛感。
入水后,預想中迅速下沉現象沒有出現。等到水沒過脖子處,記者的身體竟然漂起來了。
“按下排氣閥。”記者按照教練員指令迅速按下閥門,明顯感到有氣泡沖撞手指,緊接著身體慢慢沉了下去。
待腳觸到池底,記者又聽到“下蹲放氣”的指令,便手按排氣閥慢慢下蹲、緩緩邁步。孰料,腿邁開的一瞬間,身體卻不受控制地倒向了一側。
正不知所措時,記者突然回想起下水前教練員的叮囑:“水下阻力大,行動慢很正常。水下前進不能靠走,而是要俯下身用雙手雙腳爬。”
記者立即穩住身體、定下心神,默念動作要領並嘗試前進,但無論如何發力,行動依然很緩慢。
很快,重裝潛水課目訓練接近尾聲,記者拖著疲憊的身體上岸,按流程卸下裝備。跟不上其他戰友的訓練速度,記者有些沮喪。
“若是在海裡,最怕遇到的是海流。流速不快時,能靠雙手插進海底泥床穩步前進﹔流速稍快,就要現場靈活處置。”仿佛看出了記者的心思,副中隊長丁鐵柱解釋說,“所以我們訓練的每個課目都要求加快速度,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在接下來的水下搬運、螺栓安裝等課目訓練中,記者見証了一名合格潛水員的速度——相同時間內,新潛水員費力隻能擰好兩個螺栓,而素質過硬的潛水員可以把兩節管道連接好。
“對潛水員來說,水下作業就是戰斗,沖鋒從下潛那一刻開始。”丁鐵柱介紹說,58年前這個中隊受命支援南京長江大橋橋墩建設。老一輩潛水員涉深水、戰艱險,高標准完成了任務。多年來,一代代潛水員傳承前輩精神,刻苦訓練、屢建奇功,中隊先后被表彰為“全國新長征突擊隊”“水下防救模范中隊”等。
看著戰友們嫻熟的動作、認真的勁頭,記者感受到了戰斗精神的傳承。
前往加壓艙進行深潛模擬訓練,是記者此次參訓的險難課目。
從外觀看,加壓艙像一個巨大的膠囊。為了能直觀感受艙壓變化,記者隨身攜帶了幾個空瓶子走進艙門。隨著艙壓升高,記者的鼓膜有些脹痛。
起初,記者企圖通過咽唾沫等方式緩解不適,但效果不佳。眼見窘狀,經驗豐富的中隊長陳紅義傳授了幾個小技巧,幫助記者適應環境。
其間,記者專門留意了空瓶子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增壓到5米水深時,瓶子變形了﹔15米時,揮動手掌能感到空氣的黏稠感﹔20米時,瓶子被壓扁了。
“官兵訓練一般潛到50米。”得知自己第一次參訓僅下潛至20米后,記者有些失望。但教練員說第一次進艙能取得20米成績已是不錯后,記者又有了信心。在評估自身狀態后,記者提出增加水深,挑戰自己。
增壓繼續。20米,25米,30米……盡管此時已經大汗淋漓,但記者因不斷增長的數值越來越興奮。
“停!”突然而來的叫停,讓記者有些失落。陳紅義鄭重地解釋道,記者的興奮感是因體內氮氣含量過高導致的“氮麻醉”,出現這種情況意味著身體到達極限了。等氣壓恢復正常后,記者方才感到身體特別疲憊。
在訓練間隙記者得知,潛水員們除了模擬訓練,大多時候要置身陌生海域。援潛救生、沉物打撈、水下安保……他們從未停止向極限深潛發起挑戰,在一次次沖鋒中將誓言鐫刻在戰位上。
復盤自己在重裝潛水員戰位訓練的全過程,記者不禁對戰友們肅然起敬!(洪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