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推進海軍項目前景不明
據外媒報道,歐盟近期大力推進多個海軍項目建設,但受多重因素影響,相關工作進展緩慢,未來可能給歐洲一體化軍事力量建設帶來負面沖擊。
多個項目齊頭並進
歐盟委員會近期宣布,將投入8.32億歐元(約合8.77億美元)推進歐盟41個聯合防務研發項目。其中,涉及海軍的研發項目投入約為1.93億歐元,重點強化以下能力建設。
一是情報監視偵察能力。重點項目為“歐洲海軍協同監視作戰標准”。歐洲國家將在該項目下開發新協議、統一接口和體系架構,提高歐洲海軍的監視能力,確保水面艦艇有效地對空中導彈威脅進行識別、分類和跟蹤。該項目由法國海軍及相關軍工企業牽頭,比利時、愛沙尼亞、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荷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和西班牙等國參與。
二是無人作戰能力。重點項目包括“歐洲衛士”和“有人/無人潛航器”。其中,“歐洲衛士”項目主要研發能夠攜帶多任務作戰模塊的中型無人水面艦艇,旨在通過提升作戰平台和武器系統的先進化水平,滿足快速反應作戰需求。該項目由愛沙尼亞牽頭,研發周期約為4年,未來將在特定作戰海域和典型作戰場景中驗証作戰效能。愛沙尼亞國防部稱,該作戰平台將具備自主導航、識別障礙物和威脅的能力。
“有人/無人潛航器”項目借鑒海上“蜂群”作戰理念,通過集成有人和無人作戰平台,在水下任務中高效率對抗威脅。據悉,“有人/無人潛航器”系統將結合各類作戰場景,使用不同類型的載具編隊工作,並根據各平台的特點合理分配任務。
三是前沿作戰能力。重點項目包括“艦載電磁炮”和“先進材料水下聲學組件”。其中,“艦載電磁炮”項目旨在應對導彈威脅,加強水面艦艇的海上作戰能力。艦載電磁炮將成為反導彈防御體系的重要補充,適用於各類海軍平台和陸基防空系統。該項目由法國負責牽頭研發。艦載電磁炮的最大功率將超過10億千瓦,發射時電流強度達到100萬安培,初速度超過2千米/秒,最大射程600千米。
“先進材料水下聲學組件”項目將研發和生產先進的無鉛壓電材料和組件,以提高水下聲學應用性能。據悉,歐盟未來計劃建立至少一條適合水下聲學軍事應用的無鉛壓電材料供應鏈。
現實面臨諸多困境
歐洲媒體指出,歐盟在大力推進海軍系統建設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困境。
一是艦船庫存不充足。近日,歐盟安全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8年,歐盟海軍減少了30%以上的護衛艦和驅逐艦,以及20%以上的潛艇。與作戰艦艇數量急劇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地區海上安全形勢持續惡化。歐洲媒體指出,歐洲需要建設強大的海洋作戰力量,以確保通信電纜、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和戰略設施的安全。
二是溝通協調不暢通。歐洲各國防務政策、防衛需求各不相同,成員國間就海軍項目進行合作的意願不高。歐盟官方文件報告稱,在歐盟各國用於海洋能力建設的經費中,僅有不到20%用於聯合研發項目。
報道指出,在歐盟共同合作項目中,由於利益攸關方較多,共同方案難以滿足各成員國的不同訴求,海軍建設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面臨較為繁重的協調任務,因此更容易導致產品交付時間延后、最初設想的相關技戰術指標難以滿足新的作戰需求等問題。
三是工業發展不平衡。報道稱,在全球海軍市場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歐洲船廠已很難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在國際競爭中生存的唯一解決辦法是對各國船廠進行整合。然而,各成員國軍工水平差異較大,進行整合不符合一些國家和企業的利益,所以各國隻能維持現狀,合並不在議程上。
持續加大投入力度
未來,歐盟將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強化成員國間合作,加速推進海軍項目建設。“歐洲安全與防務”網站預測,2025年前,歐盟各成員國在海洋能力建設上的投入將達到550億歐元。
綜合有關情況看,歐盟或將著眼未來復雜海洋作戰環境,按照集成化、模塊化、高度自主性和協同性的原則,大力發展無人作戰平台,以遂行分布式作戰、低烈度海上沖突、海上蜂群和反潛/反水雷作戰等任務。
從作戰平台看,考慮到大型作戰平台較低的效費比、歐洲國家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及海軍建設項目協調的復雜性,有人與無人協同的“蜂群”作戰平台或將獲得長足發展。海上“蜂群”往往由少數大型無人艦艇和大量中小型無人艦艇組成,按照作戰任務分為火力打擊單元、態勢感知單元、電子對抗單元和后勤保障單元等,開展行動時可發揮各平台優勢。
從作戰樣式看,海底作戰的地位或將更加凸顯。歐洲國家認為,無論是石油、天然氣管道、海底電纜等資源和戰略設施的保護,還是制海權的爭奪,海底作戰能力都將是重要保証與屏障。目前,挪威正大力發展“福金”深海機器人,法國發展“蝠鲼”潛航器,相關平台未來或將在歐盟的水下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受制於各國體制機制差異和對現實威脅認知不同的影響,歐洲國家未來在推進海軍項目建設時,面臨較大阻礙。同時,海上任務通常涉及的區域范圍大、艦艇出動時間長,鑒於歐洲國家當前海洋作戰力量的兼容性及實戰水平相對較低,歐洲一體化海洋作戰能力建設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目標。(胡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