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通信兵:構建四通八達的“通信神經網”

2024年06月21日08:53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銀線連接雄師百萬,電波飛向大地長空……”正如《通信兵之歌》唱的那樣,作為一支部隊的“千裡眼”和“順風耳”,通信兵,建起了四通八達的“通信神經網”。

練兵場上,通信斷聯意味著失去主動權。

曾經的一場對抗訓練,讓第83集團軍某旅指揮通信連一級上士王意生記憶猶新。某營在山地行進中突遭大范圍通信干擾,失去通聯手段的裝甲車陣型被打亂,進攻勢頭剎那消失。“敵方”抓住時機組織反擊,最終該營被判定為失敗。

因而,作為“首長的耳目、軍隊的神經”,通信兵必須隨時、隨地構建起通信網絡,時刻關注著通聯情況,保障信息在各個點位間快速有效傳遞。

每次執行任務前,通信兵都會仔細檢查設備各個部件,逐一排除隱藏在其中的故障隱患,並將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故障及解決方案演練多遍,直至爛熟於心。

“任何需要通聯的時刻裡,電波決不能在通信兵的手中消失。”

電波,永不消逝﹔奮斗,永不停止。通信兵的青春和奉獻,早已鐫刻在無聲的電波中。

第83集團軍某旅指揮通信連組織訓練,這是裝備架設。陳琛 攝

“一名合格的通信兵不僅要提升本領,更要磨煉心性”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通信兵,總覺得他們駕馭電波、破解密碼的樣子很酷。但真的走上這個戰位,才知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通信兵有多難。”王意生感慨,通信兵的戰位,專業要求高,設備操作難度大,一朝一夕難以成才。

14年前,剛剛來到通信連時,班長告訴他,連摩斯密碼表都背不下來的人,是沒有資格觸碰裝備的。為了迅速成長,王意生開始沒日沒夜背記摩斯密碼、敲擊報話機:“那時,每天面對著電台,與數字同行,與電波為舞。”

2年后,掌握了基本功的王意生終於走進了心心念念的綜合接入節點站,接觸到了通信裝備——接力機。將接力機架設到一定高度,需要一根長度可調節的伸縮杆,名為接力機升降器。

此后,扛著重達數十斤的接力機升降器,在一座座山頭間穿行,便成了王意生日常必不可少的訓練。

等爬上山坡,背上沉重得像是馱著一座大山。負重奔跑的第一天,王意生的肩膀便磨出了深深的血印:“洗澡時,傷口被沁得生疼,但訓練不能停止,必須咬牙堅持。”

日子久了,王意生的肩膀在反復被磨破和愈合中,形成了一道黑色的粗糙印記:“許多通信兵都有這道印記,這是專屬於我們的‘勛章’。”

“一名合格的通信兵不僅要提升本領,更要磨煉心性。”如今,從軍10余年的王意生成為了戰位上的中流砥柱。背記密碼表,掌握通信原理,熟知最新裝備的部件構成和操作使用……回望來時的路,每一次技能進階的背后,都是無數個枯燥的夜。

微波接力機、衛星箱式終端、通信電台……每一類傳輸和交換設備想要實現通聯,都需要通信兵精准輸入多個參數,錯漏一個數字便會導致某個通信網絡搭建失敗。王意生說:“每一次成功輸入所有參數,我都會感謝曾經有過一段長時間的歷練和成長。”

二級上士張宇是一名交換機操作員,在他的抽屜裡,放著一張幾近磨穿的廢舊硅膠按鍵。

通常情況下,為了防止交換機操作台的硅膠按鍵上的數字被磨掉,通信兵們習慣在紙上畫下對應按鍵進行模擬點按。“但有時遇到裝備換季維護保養,上級會配發新的硅膠按鍵,這些被換下來的廢舊按鍵就成了我們想要的‘香餑餑’。”

交換機操作起來並不難,但想要不出錯誤完成所有數據指令的點按,其中的學問很深。“原本,我以為自己操作設備還算駕輕就熟”,但直到一次參加交換機參數設置比武,張宇才發現方寸間幾個小小按鍵,有些人能做到參數輸入分毫不差,耗時卻僅為自己的一半。

自那以后,張宇不敢再輕視任何一個小小的操作技巧。他苦心鑽研,一得空就取出那張廢舊硅膠按鍵,一遍遍點按,一遍遍背記。如今,張宇總能在比武中拿到優異名次,戰友們有時開玩笑說,他在操作台上點按的速度快得像在彈鋼琴。

三級軍士長王旭旭說:“長久錘煉塑造了我們的專注和沉穩。作為一名通信兵,我們需要練就極致穩定的心態,從容不迫闖過每一道關隘,保証通聯不出差錯。”

多年前的一次通信值班,王旭旭的耳機裡突然傳來信號時斷時續的聲音:“當時我一下子慌亂了,原本熟記在頭腦中的設備線路圖突然想不起來了。”不知該從何處下手的王旭旭,臉上滑落下豆大的汗珠。好在一同值班的戰士經驗豐富,及時穩住了王旭旭的情緒,兩人逐個檢查設備后成功找到了故障點。

自那以后,王旭旭意識到,遇事容易緊張焦慮是通信兵的大忌,想要早日獨當一面,必須有一個清醒的頭腦。為了磨煉性子,他喜歡閑暇時坐在報話機旁,戴上耳機,聆聽“沙沙”的白噪聲:“這種獨特的聲音,總能撫平我內心的焦躁。”

隨著科技的進步,通信專業也在蓬勃發展。從耳聽、腦辨、手寫,到指尖上的對抗,通信手段與時俱進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王旭旭說:“這更需要我們通信兵戒驕戒躁,始終以沉著冷靜的心態,在戰場中隨時應對各種類型的危險和特情。”

通信作業。陳琛 攝

“從出動開始,我們的每一秒鐘都是緊繃的”

月影斑駁,一個個迷彩身影背負通信設備在灌木叢中快速穿梭。

通信網絡的搭建,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建立通信過早容易被對手的偵察要素發現,稍慢一步又可能出現戰場中的“指揮真空期”,導致錯失戰機。所以,留給通信兵組建通信網絡的“窗口時間”很短。

“從出動開始,我們的每一秒鐘都是緊繃的。”第一次以某綜合接入節點站站長身份執行任務,二級上士孫慶的壓力很大。從實地選定接力機架設位置,到啟動系統、輸入調試參數,他多次查看手表核對時間。

時限步步緊逼,壓力不言而喻。此時他的腦海裡隻有不斷重復的聲音:“快!再快一點!准!再准一點!”

“通信網絡成功建立!”看著屏幕上各個點位成功通聯,亮起一片綠燈,孫慶終於長舒一口氣。

“通信要素,重若千鈞。戰場上,沒有通信談何指揮?一名通信兵,必須在規定時限完成通聯任務。”孫慶說道。

實際上,想要迅速完成任務,橫亙在通信兵面前的困難有很多——

來到地圖標注的某處制高點架設接力機,卻發現此處不便隱蔽,通信兵要全速轉移尋找更合適的地點﹔行進過程中,突然一聲驚雷,大雨傾盆而來,通信裝備的工作效率便會“腰斬”,通信兵要根據雨勢大小和持續時間迅速作出決斷,有時甚至要想方設法跑出大雨范圍﹔通信設備開啟,但無法建立有效通聯,通信兵要迅速排查零部件、檢查參數設置。

從0到1建立通信網絡后,通信兵仍如緊繃的弓弦,時時刻刻關注著通聯運行狀態。網絡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多個設備在某一刻同時接入某一網絡系統,就容易出現“堵車”現象。每次的通信網絡高負載狀態,對通信兵而言,都是一場考試。

一次通聯任務,二級上士王琦負責保障所有點位的視頻通信工作。過多的通信終端,給他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正當他緊盯屏幕觀察通聯情況時,緊急情況發生了,多個點位同時接入網絡系統導致通聯出現了卡頓。王琦迅速反應,轉改部分線路至其他網絡系統,並逐個協調各個設備的接入時機,最終化險為夷。

經此“險情”之后,王琦下決心優化網絡系統機制。“我們通信兵如同信號交匯點的交通警察,要對通聯流程做整體規劃,保証網絡系統隨時維持穩定狀態。”他不斷測試各個點位的設備,完善操作步驟,最終規劃了一套體系化的流程。

武器裝備同樣影響通聯效率。為了讓通信設備這個密不可分的“戰友”在戰場中展示最佳性能,通信兵們在任務中持續摸索。

野外駐訓,為了探索裝備邊界性能,數公裡的距離,他們走走停停,先后架設接力機10余次。每移動100米,他們都要重新架設接力機,對通信效果進行測試並詳細記錄,直到找到精准的通信臨界點。

那年,連隊列裝新裝備。為了盡快掌握新裝備的操作使用,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加班加點交流溝通。時值盛夏,車內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但從未有人言苦:“通信設備也是有‘靈氣’的,越是認真研究、不斷摸索,越是能在我們手裡發揮絕佳效果。”

在大多數人普遍認為某裝備完成通聯操作需要以“分鐘”計算時,某車組跑在了全連前面,以“秒級”的成績刷新了大家的認知。不久后的一次訓練任務,全連首次使用新配發設備,順利完成通信保障任務。

王琦總對身旁的戰友說:“守時守效完成通聯任務,對通信兵而言,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裝備展開。陳琛 攝

“隻有各個站點通力合作,才能形成穩固的通信網絡”

“通信兵,絕不能一個人單打獨斗。”那時,中士王學謙在工作中調換編組,抱著資歷深、經驗足的想法,本以為能取得優異成績的他卻險些釀成事故。

伸長后的接力機升降器,需由3根繩索固定。迅速找到精准的穩固錨點,對於通信兵來說至關重要,隻有團結、默契的戰斗小組,才能在接力機架設中取得優勢,快速實現有效通聯。

某點位接力機架設訓練當中,由於同其他組員配合不夠默契,王學謙固定的地釘產生了偏差。接力機升降器因受力不均,無法牢固豎立,直直砸向他的頭頂。情急之下,站長一把推開了王學謙。

“那一刻,我明白了協同配合對於通信作業的重要性。三角形是穩固的形狀,這個原理對我們的戰位職責同樣適用。”此事之后,王學謙與組員在訓練中一遍遍培養默契。

“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隻有各個站點通力合作,才能形成穩固的通信網絡。”單獨站點的內部工作需要協作和配合,站點間的相互合作同樣需要團結和默契,這意味著更大群體的協同配合。

一次訓練,該連收到緊急命令,因戰場態勢變動,他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3個方向的通信設備架設。

不多時,耳機中傳來了3名站長氣喘吁吁的聲音:“01、02、03通聯測試完成。”當通信網絡在規定時間內聯通后,各站點組員都很興奮,他們又一次完成了攻堅。

“3個地理位置,3個信號發射角度,必須同時且快速完成架設。”提起此事,王琦充滿了自豪,“這樣的任務不僅考驗我們的專業技能,更檢驗我們整個團隊的默契程度。任務並沒有給我們預留提前溝通的時間,但我對成功完成任務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沒有人會落下一步。”

團結就是力量,攥指成拳才能聚力攻關。

在這裡,每一個通信車組在單獨遂行任務前都必須經受一次特殊的“成人禮”——信任背摔。一名通信兵站在通信車上,背朝戰友然后順勢倒下,由其他組員在下方穩穩接住。團結是完成任務的先決條件,這樣的儀式感明顯提升了各個團隊的凝聚力。

信號網絡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的迭代升級,戰場空間的多維拓展……戰場態勢總在發生著各式各樣的變化。但制勝的關鍵是人,通信兵隻有相互信任、團結協作,才能應對各種情況變動。

近些年,連隊培養出大批通信專業人才,經由“一專多能”訓練,不少人掌握多種通信設備。“訓練場上,即使某個戰位有空缺,也有人能及時補位,依靠緊密協同的配合,我們共同保証好電波的傳遞。”該連連長說。(趙富豪 趙倩)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