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走開集約化復補訓新路子

分類施訓礪強補弱,避免“一鍋煮”

2024年12月24日08:55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該旅復補訓場地上,防化專業官兵正在展開洗消作業。談臣鑫 攝

寒冬時節,第73集團軍某旅訓練場上熱火朝天。一邊是補差人員忙著參加不同課目的基礎訓練,一邊是訓練尖子在專修室內切磋交流專業“絕活”,大家各得其所、各有收獲。

該旅某連干部鄒宗聖欣喜地發現,旅機關最新下發的訓練問題整改清單上,此前被“置頂”的“復補訓內容過於單一”問題,終於“銷賬”了。

前段時間,該旅機關組織人員到各營連開展訓練督查。當時,剛剛進入年度復補訓階段,他們發現很多連隊制訂訓練計劃時,都將基礎訓練作為重點,而專業訓練則普遍比重偏低。

這一慣常做法的利弊,鄒宗聖和很多基層帶兵人心中都很清楚:好處是下連時錯過了基礎訓練的義務兵可以充分補訓,基礎不好的戰士也可以結對補齊短板,但缺點是“一鍋煮”,大家同上“一年級”,訓練在低層次徘徊。

選擇這一做法,“鄒宗聖們”其實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們也想分層次精細化開展復補訓,可如果那樣做,一個連隊每天的訓練都要區分不同課目和進度,分成很多小組,無論訓練場地保障、帶教骨干配備,還是訓練安全管理,難度都很大。”

旅機關指出問題后,並沒有簡單通報了之,而是通過旅周交班會,進一步征求營連主官的意見建議。大家分析感到,傳統的復補訓做法,看似“以老帶新”、全員參與、共同進步,實則訓練效益不高,不僅專業訓練大面積“停擺”,還可能讓帶教骨干產生“歇歇腳、鬆口氣”的想法,必須作出改變。

既不能放任短板不管,又不能擱置專業不練,如何才能做到“礪強補弱”,讓所有人在復補訓階段都得到能力提升?經過集思廣益,該旅決定打破專業和建制壁壘,探索走開集約化復補訓新路子——

以營為單位設立集約訓練場,從各連挑選骨干輪流擔任各課目教練員,幫助弱訓人員補短板﹔將綜合成績良好以上人員分專業集中組訓,為其提供專業訓練場地,練強優勢課目……

記者在舟橋專業訓練場看到,剛剛完成戰術基礎動作訓練的下士李長江,根據個人補差計劃安排,又迅速轉到觀察與報知課目訓練場。據他介紹,如今雖然沒有“一對一”的結對幫帶,但每個場地的教練員都能給出現場指導,他的基礎訓練成績因此提升了不少。

該旅作訓科楊參謀說,為確保復補訓質效,旅裡建立了跟蹤問效機制,定期組織補差人員考核,基礎訓練課目成績達到良好以上,方可進入專業訓練。這意味著,今年的補差訓練,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場“過關升級”。

手榴彈使用訓練場上,記者見証了下士趙楊航的“升級”時刻。隻見他以嫻熟的戰術動作快速抵近牆體,完成“甩、滾、塞、拋”等動作后,奮力投出的2枚手榴彈精准命中地環靶心,教練員當場宣布成績為“優秀”。趙楊航難掩內心激動:“全面打牢基礎,才能實現能力躍升。”

正在開展操舟機訓練的舟橋專業骨干湯超也收獲不小。湯超是連隊公認的訓練尖子,今年上半年,他參加集團軍組織的比武,獲得第二名。這次復補訓,得益於集約化組訓的輪流帶教,身為教練員的他,也有充足時間打磨自己的優勢課目。“打破建制、區分專業集中訓,還能跟別的高手學到不少東西!”湯超立志要在明年的比武中取得更好成績。

既能“補短”又能“揚長”,這才是復補訓的題中應有之義。該旅領導告訴記者,他們還通過隨機抽樣、普查底數、研究變量等辦法,深入查找復補訓存在的傾向性問題,用數據分析研究牽引組訓動態調整。從最近幾次的訓練考核數據來看,該旅綜合訓練成績有了明顯提升。(倪鑫磊 危喬巧 廖曉彬)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