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深化空地協同對抗訓練——
這一年,體系練兵縱深推進
隆冬時節,北部戰區空軍某旅訓練場導彈昂首、雷達聳立,一場空地協同對抗訓練激戰正酣。
指揮方艙內,雷達屏幕上,空情數據不停跳動,航跡線條縱橫延伸。雲端之上,某航空兵部隊戰機與這個火力單元保持密切協同,實時共享戰場信息。
“發現‘敵’機!”操縱員捕捉到目標機蹤跡后,連貫完成屬性判定、目標校對、火力分配等戰斗動作。
“發射!”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該火力單元與己方戰機密切配合,展開對“敵”抗擊……
眼前的一切,讓記者不禁想起年初在該旅採訪時的情景。那是2024年度軍事訓練展開后,該旅將多種特情嵌入訓練,實案實訓檢驗戰法訓法。歲末,記者再次走進這個旅,重訪演兵場,眼前呈現的訓練圖景讓人倍感振奮。
深化開展體系練兵,填補能力空白﹔打通數據鏈、暢通指揮鏈,開展跨域協同訓練﹔從難從嚴組織體系對抗訓練,攻克多項戰斗力建設難題……談起一年來的探索實踐,該旅訓練科張科長結合年度軍事訓練工作總結介紹,“一年來,旅隊聚力打通戰斗力生成鏈路,深化推進體系練兵,緊貼使命任務和作戰環境設計訓練內容、創新練兵模式,練單兵戰術的同時強化體系融合,並將戰時政治工作、后勤與裝備保障等,與作戰行動進行一體設計、集成訓練,有效提升了部隊體系作戰能力。”
言談間,張科長提及年初的一次訓練經歷。那次,該旅某營機動至陌生地域,與兄弟單位協同抗擊某新型目標。佔領預備陣地、完成組網建鏈、做好戰斗准備……按照作戰指令,該營官兵有序展開行動。很快,一張無形“天網”鋪展開來。戰斗打響后,“敵”目標逼近火力打擊范圍,兄弟單位傳來相關空情信息。一切准備就緒,隻待目標“入網”。
孰料,雷達鎖定目標后,因目標飛行速度和高度遠超以往,號手接到指令后未能及時展開相關操作,錯過了射擊窗口。“兄弟單位共享空情信息為我們贏得時間優勢,為何還會貽誤戰機?”訓練結束后,該旅領導帶領官兵復盤發現,現有作戰流程與兄弟單位匹配度不高,以至於信息通聯不及時、數據共享時效較慢﹔官兵協同配合意識不強、存在“單打獨斗”思維,對兄弟單位的編組構成、武器參數等了解不多,一時還不適應快節奏的戰場體系。
“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隻有分秒必爭才可能搶佔制勝先機。”該旅領導說,這次協同訓練讓他們認識到,如果作戰流程存在斷層、信息通聯出現障礙,就會導致作戰要素、席位、人員等難以實現有效對接融合,遲滯信息高效流轉,影響實際戰斗效能,“這要求每名官兵,無論是參加日常訓練,還是遂行重大任務,都要牢固樹立體系思維、強化融合意識,切實把自己的戰位嵌入作戰體系”。
此后,該旅引導官兵摒棄頭腦裡的慣性思維,探索從單一專業訓練向體系協同訓練轉型,結合訓練任務研究體系內其他單位武器平台作戰模式﹔依托一體化訓練平台,融合多課目、多專業、多要素、多手段,組織官兵開展情景模擬訓練,進一步熟悉平台情報處理和指揮方式﹔與兄弟單位建立協作機制,研討改進作戰流程,在協同訓練中不斷磨礪提升作戰本領。
一年來,該旅官兵進密林、上高原、闖戈壁,利用野外駐訓、重大演訓任務等時機,找准體系作戰中單兵、單裝新定位,不斷錘煉提升體系融合能力,深化對“仗要聯合打、兵要體系練”的理解。
“隻有運用體系思維抓實訓練,才能依托體系打贏未來戰爭。”該旅某營方營長告訴記者,過去,他們與兄弟部隊開展協同訓練時主要側重研究對手。如今,為了更好地融入體系、聚合優勢,他們不僅突出研究對手,而且注重單兵單裝等基本作戰單元的研練,突出不同兵種融合練,不斷夯實體系根基,逐步嘗試從單平台練兵到跨兵種聯訓,著眼訓練模式、戰法運用和協同配合等求突破,在體系練兵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踩實走穩。
一年來,該旅突破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著眼戰場需要,引導官兵在練強練精本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開展跨專業交叉融合訓練,採取換崗鍛煉、交叉任職等方法打牢體系練兵能力根基,推動各要素從“積木式組合”向“體系性融合”蛻變。
“通過轉崗換崗,我在體系中重新認識自己的戰位,通過不同崗位歷練實現能力換擋和素質升級。”該旅一級上士安寶璽在發射班組戰斗近10年,在今年的換崗鍛煉中走上通信崗位。其間,他在學習掌握通信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強化與戰友的協同配合意識,在互學互促中實現互融互通,綜合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年來,該旅持續向戰發力,以“背靠背”實兵對抗的方式深入推進實戰化訓練,常態組織多兵種體系練兵,在兵種協同和要素融合中打破壁壘、完善機制,帶動提升訓練水平。
“體系制勝不是一天練就的,體系練兵絕對不能止於聯得上。”該旅一名領導說,從昔日的單打獨斗、各自為戰,到形成並強化融入體系的自覺,再到體系效能的逐步釋放,他們在實踐中一步步破除體系練兵短板、練強協同本領。下一步,他們將對接協調多個軍兵種單位,針對指控編組、空地通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專攻精練、大膽探索,把體系練兵向縱深推進。
夜幕降臨,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不同力量編組協同籌劃、一體展開,有序進行情報分析處理、火力打擊籌劃、后裝綜合保障等作業。
“按2號預案協同作業!”接到上級導調的特情,指揮員認真研判形勢后下達作戰指令。各戰位聞令而動、密切配合,迅速展開作業。突然,雷達受到電磁干擾,屏幕上頓時一片“雪花”。面對特情,雷達操作員沉著冷靜,靈活變換搜索模式,很快再次捕到目標信號……(記者 李建文 特約記者 魯泰來)
指揮員感言
深度融合強固體系“底盤”
■朱 濤
“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未來戰爭是體系與體系間的對抗。體系作戰能力越強,制勝把握就越大﹔體系作戰鏈條越強固,制勝優勢就越明顯。然而,體系作戰重在融合,也難在融合。隻有作戰要素融在一塊、成為有機整體,才能攥指成拳形成強大合力。反之,如果融不起來,那就會一盤散沙,甚至相互掣肘。
聯得上是基礎,融進去才是目標。隻有變“壘積木”為血脈融通,做到各要素力量融為一體,才能實現戰斗力倍增。我們前期訓練中發現,有的官兵“單打獨斗”的思想還未完全根除,體系練兵意識有待加強﹔有的指揮“各唱各調”、火力“各打各的”,未能實現密切協同、融合出擊。我們深知,隻有各力量要素、各作戰單元緊密銜接、密切配合,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實現技戰術和裝備有機融合,才能為打贏增添勝算。為此,旅隊在日常訓練中,注重引導官兵樹牢體系訓練思維,主動融入作戰鏈條,按照體系作戰要求狠抓全系統、全要素、全流程訓練,破解體系作戰重難點問題,不斷錘煉打贏本領。
打勝仗必須筑牢基礎,建體系必須強固“底盤”。任何作戰體系都是由基本作戰要素構成的,這些作戰要素是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的基礎。下一步訓練中,我們將不斷下沉體系練兵重心,將協同流程向末端一線延伸,從單兵單裝等基本作戰單元訓練抓起,從班排連營等基層分隊融合練起,以逐級“聯”帶動實現整體“聯”。同時,鼓勵基層積極改進組訓模式,將各作戰單元訓精、功能要素練強,促進各作戰力量從簡單配合走向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體系作戰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