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營觀察丨追尋心中那道“完美航線”

2025年01月07日09:06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212fdebfbdcf781c19df145cf7cb2469.jpg

中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新兵學習優良傳統。邵晨陽 攝

一道“完美航線”的誕生

在中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的執勤記錄中,有一道被官兵們津津樂道的“完美航線”。

這道航線出自雷達操縱班班長、二級上士周璇之手。

周璇在執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保障任務時,上級下發了一道基本航線,作為任務當天追蹤目標的參照。總結閱兵前的幾次預演,周璇發現:“訓練飛行中的實際航線比計劃中下發的基本航線向上偏移。”2019年9月30日夜,周璇對基本航線進行了最后的修正。走出雷達方艙,走在營區的坡道上,山腳下的燈火映入眼帘,周璇心中的期待與緊張變得空前強烈。

“重任落到自己肩上感覺很光榮,但壓力也隨之而來。”2019年5月,周璇接到執行保障任務的命令。閱兵保障與日常值班不同,架次多,既要分得開,又要保証連續性﹔架次時間間隔短,自動跟蹤出錯的概率高,需要全程手動跟蹤﹔退場時,飛機迅速散開,對操縱員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模擬訓練、分練、合練、預演,閱兵前的那段日子,周璇一遍遍重溫專業知識,在一次次訓練中提高操作技巧。

周璇已記不清,有多少個凌晨,自己從被窩裡爬起來參加訓練。時間過得很快,他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越是臨近閱兵,訓練節奏越快,休息時間越少。

終於,在緊張而充實的訓練中,周璇迎來了國慶節這一天。

北京上空,空中分隊准備進場﹔雷達方艙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回波形成,立即跟進﹔飛機散開,手速加快﹔批次輪換,迅速找到“批頭”……周璇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屏幕,小心翼翼地操縱著雷達,不敢有一絲鬆懈。

每次任務結束,官兵們都會復盤總結,根據實際航線對雷達上錄制的航線進行比對修正。閱兵結束后的復盤會上,大家發現,周璇錄制的航線與實際航線幾乎完全重合。

“他當時的表現堪稱完美。”指導員李紀港回憶說。

閱兵保障任務的出色表現,讓周璇一戰成名。時至今日,周璇錄制的“完美航線”仍時不時被官兵們提起。

其實,這道“完美航線”的誕生,豈止數月之功。

2015年,雷達站奉命執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保障任務。一次偶然,周璇幸運地成為任務參與者。

時任雷達操縱班副班長由於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參與保障任務。“你來當我副手。”時任班長對周璇說。

“接到任務時我很驚訝,感覺自己能力素質不夠過硬,怕辜負班長對自己的信任。”周璇說。其實,自下連開始,周璇就抱著做事就要做到最好的心態,每天加班練習。2015年,作為上等兵的周璇,訓練成績在雷達操縱員中已經排在了前面。

雖然任務中自己只是打打下手,但班長的肯定給了周璇很大動力。隨后的幾年,周璇繼續打磨著自己的專業技能。不僅是雷達操縱員的知識,遇到其他專業崗位的難題,他也刨根問底,向各個專業的技師、老班長請教,不斷鑽研練習。

正是周璇在業務上的極致追求,催生出了這道“完美航線”。

每一位雷達兵心中,都有一道屬於自己的“完美航線”

同為雷達操縱員的一級上士黃建建,也在追尋“完美航線”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多年以來,黃建建查閱專業書籍,會同本專業的戰友們研究回波特征,總結出多種目標的回波特征圖為戰友們提供參考,使大家的業務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所謂‘完美航線’,其實是一種超越自我、達到極致的追求。”不僅是雷達操縱員,每一位雷達兵心中,都有一道屬於自己的“完美航線”。

“以前覺得報務員是最輕鬆的,就坐在那裡動動手指,直到自己真正坐到報務員的值班席上,才明白每個崗位都不容易。”中士茹偉迪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感慨道。

每個人習慣不同,茹偉迪習慣用食指發報。看茹偉迪的雙手,兩根食指略顯粗大,摸起來硬硬的,那是在多年的發報訓練中形成的。磨破、起繭、再磨破、再起繭……長年累月,茹偉迪食指的皮膚開始變厚、變硬,直到繭子也被磨平。

與其他報務員慣用單側手不同,茹偉迪雙手都可以發報。讓人驚奇的是,茹偉迪左手的發報速度已經超過了右手。

說起茹偉迪的經歷,既勵志又有趣。

2020年7月,剛下連的茹偉迪,發報成績很不理想,隻能勉強及格,與同期報務員有著不小的差距。

那段日子,茹偉迪不是在值班室,就是在訓練室。僅半年時間,茹偉迪的水平就達到了優秀標准。

2021年,茹偉迪報名參加旅裡組織的報務員比武,以第7名的成績與三等獎失之交臂。有一絲欣喜,又有一絲不甘,比武結束后,茹偉迪再次投入到刻苦訓練中。

接下來的一年,茹偉迪闖過了3道關。

第一關是發力關。彼時的茹偉迪,還在用手指發力。從手指發力到手腕發力,是報務員的必經過程。力量都集中在手指,肌肉很容易酸,改為手腕發力后,耐力會有很大提升。但是從手指轉換到手腕,改變的不僅僅是發力方式,還有發報的節奏、速度,這些都要重新適應。

第二關是速度關。鍵程越短,速度越快,但隨著速度的提升,每快一點,難度都會陡增,需要更多的練習去突破。適應了手腕發力后,茹偉迪開始逐步降低發報時電鍵的高度。

第三關是專注關。除了耐力和速度,准確度也是報務員重要的評價標准。“當時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茹偉迪回憶道。為了練習專注度,他專挑訓練室人多的時候訓練。一名班長也時常在他旁邊做別的事兒,刻意為茹偉迪制造干擾。

一年的刻苦訓練,在2022年的比武中得到了回報,茹偉迪奪得了冠軍。

拿到冠軍的茹偉迪沒有就此停下腳步,他還想挑戰更高的速度。

這一關,茹偉迪過得並不順利——每次嘗試加速,准確度上總是會出問題。一次訓練間隙,右手有些酸痛的茹偉迪抱著嘗試的心態,開始用左手敲電鍵,他發現用左手居然比右手更輕鬆。

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保証右手訓練的同時,茹偉迪逐漸加入了左手訓練。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左手速度很快超過了右手。2023年的報務員比武中,茹偉迪用左手奪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2023年7月,茹偉迪的“特殊本領”發揮了作用。雷達站接到任務,配合兄弟部隊展開協同訓練。茹偉迪作為報務員,連續發報2個小時。每隔20分鐘,他便換一次手緩解疲憊,整個訓練過程,茹偉迪的速度、准確度都未受到絲毫影響。

很多人說雷達站裡通信技師的工作還算輕鬆,對一級上士劉濟豪來說,卻不是這樣。

雷達站內每一台通信設備,每一條線路,他都爛熟於胸。每一次巡線,他都做好總結,對潛藏的風險進行預判﹔每一次特情,他都做好記錄,形成經驗進行預防。

那年夏天,駐地暴雨。市電斷了,手機沒信號,僅存的通信手段就是短波電台,雷達站幾乎成了山中“孤島”。

為了及時把情報送出去,旅裡派人送來了衛星設備。由於受災嚴重,車輛無法進入,劉濟豪帶領戰友徒步下山,將衛星設備背回了山頂。

無人指導,劉濟豪憑著自己平時鑽研的專業知識,邊摸索邊架設裝備。很快,衛星設備架設完畢,雷達站恢復了通信。

平滑、准確、無波動,是雷達操縱員心中的“完美航線”﹔速度、准確、耐力,是報務員心中的“完美航線”﹔安全、穩定、暢通,是通信技師心中的“完美航線”……雷達站的每一名官兵,都在為了心中那道“完美航線”不懈奮斗著。

一道道“完美航線”背后,是一茬茬官兵的堅守

與別的連隊不同,走進該雷達站的營房大門,映入眼帘的不是標語,也不是軍容鏡,而是一張巨幅照片,名叫“駐地之夜”。從雷達站拍攝的眾多駐地夜景中,這是官兵們選出的最喜歡的一幅。

偶有閑暇,又恰逢天氣晴好,雷達站官兵會在山頂眺望自己守護的這座城市。

“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聳立的高樓,流光溢彩的街道。”望著繁華的夜景,雷達站官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們很少有機會進城,很多老兵退伍時才有機會去市區看看。

伴著官兵們的不僅是寂寞,還有一些“危險”。

“2024年夏天,一道閃電劈中旗杆,地滾雷自旗杆底部一直延伸到營房牆根處。這種情況,整面牆壁都是帶電的。”李紀港告訴記者。每年夏天,雷雨季節,防雷裝置並不能完全起作用。

除了雷雨,讓官兵們煩惱的還有每年夏季的濕氣。即使是晴天,山間也總是霧氣繚繞,濕度很大,大家的衣服總也晾不干。

濃重的濕氣侵蝕著營房的牆皮,導致其經常起皮、脫落。

一級上士劉永軍入伍前做過泥瓦匠,每年到了這時候,劉永軍會用報紙把起皮的地方糊上。等雨季過了,他和戰友們就採購涂料,把牆皮補好。

劉永軍來自雲南,從小生在山裡、長在山裡,與大多數戰友不同,來到這座高山雷達站,他很適應。

“雷達站就是家。看見有啥不合適的,自己能做的盡量做。”不僅是補牆皮,劉永軍的眼裡永遠裝著“活兒”,營區裡很多地方,都有他投入的心血。

2022年,他在營房旁邊平整了一小塊荒地,和戰友一起搭建了戰術訓練場地。

2023年夏天,營區新建了陽光晾衣房,到晾衣房要經過一段土路,雨天不好走,劉永軍就用小磚頭、石塊,鋪了一條小路。

2024年,劉永軍發現水窖旁的小房子牆體傾斜,十分危險,便把地基挖開補好,又重新砌了一面牆……

在山頂,難熬的不僅僅是夏天。每年冬天,山頂的風都很大,幾乎貫穿著整個冬季。

冬夜裡,查完崗哨從大門口返回營房的路,是一道40米有余的緩坡。大風時,看似一段普通的路,李紀港卻要將身體壓在山體上,手指死死地扒著夯土牆上凸起的棱線,手腳並用往上爬。

回到值班室,李紀港瞥了一眼氣象數據,風速已經達到了狂風級別。

狂風威脅著裝備安全,雷達防風更是重中之重。說起雷達防風,李紀港也有一項“特殊本領”。

“這是從大門口上來的坡道旁的那個攝像頭。”在指揮室裡,李紀港指著屏幕上的一塊監控介紹道,“我現在不需要查氣象數據,隻看這個畫面的晃動程度,就知道雷達需不需要防風。”

之所以選這個畫面,是因為這個攝像頭位於營區邊緣,再往外就是斜向下的山坡,沒有建筑物或者夯土牆作為依托,是營區內唯一一個裝在鐵杆上的攝像頭。起風時,攝像頭會隨風搖擺,監控畫面擺動的幅度、頻率就是“參數”。隨著值班次數的增多,李紀港摸清了其中的規律,這個攝像頭也就成了他眼中的“風速儀”。

在營房左前方,草地中央的一個水泥“地基”上,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小鍋”,是雷達站的衛星天線,它被一圈拇指粗細的螺釘鉚在“地基”上。“廠家提供的裝置固定不住衛星天線,和他們溝通,他們不相信我們這裡的風有那麼大。”劉濟豪回憶起冬季架設衛星天線時的情景。

每年冬季,即便全力防風,但由於保障任務重、戰備值班頻繁,諸如裝備焊點開裂等“插曲”還是時有發生。

肆虐的狂風,吹不滅官兵們心中燃燒的信念﹔濃重的濕氣,侵蝕不了戰士們保家衛國的赤誠之心。

正如劉永軍那樣,雷達站的官兵們在艱苦的環境下“縫縫補補”,繼續堅守,就像他們鐘愛的那棵山楂樹,歷經風霜、依然挺立,扎根高山、扎實工作,守護著祖國的天空。(戚辰飛)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