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位軍校教員的“課題地圖”

2025年01月20日09:2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海軍勤務學院某系教員正在授課。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芮攝

海軍勤務學院某系教員正在授課。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芮攝

走進海軍勤務學院某系蔣教授的辦公室,一張地圖映入眼帘。蔣教授拿起筆,在不同地點之間畫上一條條弧線后,欣慰地點點頭。

看著這些弧線,蔣教授告訴記者:“部隊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就是我們科研的課題。這張圖上每一條弧線背后,都關聯著一個課題。”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又一次調研結束,蔣教授馬不停蹄趕回辦公室,開始撰寫調研報告。從教30年,她多方奔走調研,為海軍軍事物流學科建設夯實基礎。

“以部隊需求為牽引,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就能對科研多一點啟發。”蔣教授談及到某潛艇部隊調研的一次經歷。

寒風凜冽,漫天飄雪,某軍港碼頭運輸車來來往往,兩艘潛艇靜待出征。蔣教授拿著筆記本,一邊觀察一邊記錄副食品裝載情況。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一個紙殼箱的紙板被風掀起,突如其來的響聲,吸引了蔣教授的目光,她開始仔細打量這個箱子。

紙箱裡,整齊擺放著幾桶食用油。箱體看似不大,但要通過潛艇的艙蓋,看似並不容易。

“即將上艇的物資,為什麼要用紙箱整體包裝?紙箱用完如何處置?”一連串的疑問浮現在蔣教授的腦海。

一隻箱子事小,可它反映的問題不小:不考慮物流末端需求,會導致保障效能降低,低效的保障系統必然影響戰時保障能力。

蔣教授問:“物流究竟是什麼?”官兵答:“物流就是快遞……”

這個答案讓蔣教授意識到,官兵們對軍事物流的認識並不清晰。於是,她進一步組織部分艦艇部隊官兵參加問卷調查和討論交流。

“倉儲,就是把物資儲存在特定倉庫”“運輸,就是把物資運送到指定地點”……調查和討論顯示,不少官兵對物流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他們有的認為,物流是后勤的小事情,沒必要過分關注﹔有的認為,物流是上級負責的事,基層不必操心﹔還有少數人認為,物流就是“供給側”和“需求側”有效銜接。

“戰略轉型需要理論先行,沒有先進的理論作支撐,發展無從談起。”蔣教授說,物流是一個動態過程,不能把物資的包裝、儲存、運輸、搬運等環節割裂開。廣大官兵隻有理解和接受軍事物流的科學理念和底層邏輯,才能達成共識。

“理論是行為的先導。海軍軍事物流理論對海戰場物流體系建設至關重要。”隨后,蔣教授把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研究,並剖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為部隊建設發展提供支撐。

下部隊越多,走得越遠,思考越深入。一天,教研室領受上級調研任務:了解當前冷鏈物流現實情況,並對相關保障進行優化。

幾天后,蔣教授帶領團隊踏上一艘運輸冷鏈物資的貨輪。

為了使給養物資保持新鮮,運輸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冷鏈情況。航行過程中,蔣教授最關心的是冷鏈集裝箱溫度監測任務。

夜幕降臨,又到了新一輪監測時間,她跟隨船員來到甲板。海浪聲聲傳入耳畔,她小心翼翼地扶著甲板上的鐵鏈,仔細抄錄當時集裝箱上的溫度。

雖然只是記錄一串數據,這一操作卻不輕鬆。一層,兩層……抬頭望去,夜色中一摞摞集裝箱層層疊疊。

這次夜間溫度監測,讓蔣教授冒出一身冷汗。呼嘯的海風和洶涌的海浪,讓人腳步不穩,但她的思維分外清晰:“當前,冷鏈物流中部分環節對人工依賴程度過高。如果遇到雷雨等極端天氣,或有其他突發狀況,開展溫度監測作業將更加困難。”

“加裝智能溫度監測系統、更換智能新型冷箱、利用遠程智能讀表工具……”回到船艙,一場碰頭會立即召開。蔣教授提出的建議成為調研報告的重要素材。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翌日清晨,海面風平浪靜,幾隻海豚在船邊追逐戲水。蔣教授拿起相機,記錄下這動人一刻。

離保障一線越近,離解題答案也就越近

蔣教授辦公室裡這張特殊的“課題地圖”,不僅標定著她和團隊奔走調研的足跡,更記錄著一個教研團隊的“向戰行程”。

對研究生學員而言,順利完成學業,畢業論文是關鍵。可就是這樣一篇論文,讓研究生學員師新強一度感到迷茫。

那年,陸軍某部助理員師新強考入海軍勤務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然而,從陸地到大海的“跨界”研究並非易事。由於對海軍了解不多,師新強在論文選題環節頗費腦筋。

“想要快速成長,就要善於在實踐中尋找答案。通過直接觀察、實踐獲得一手資料和數據,是撰寫論文的基礎。”導師蔣教授告訴師新強,做科研不能無中生有、閉門造車,隻有親歷親聞親為,才能做出扎實的科研成果。

於是,師新強一有機會就跟隨導師到部隊調研。那天,兩人風塵仆仆趕到某物流園區,看到即將裝上貨輪的一個個集裝箱,像座座大山橫亙眼前。不遠處的分揀貨場裡,工人們正在進行裝箱作業。

載運集裝箱的車輛緩緩駛入場內。月台上,一輛輛叉車熟練地來回穿梭,將打包好的物資不斷裝上集裝箱。

師新強放下背包,按動計時器,開始相關數據的採集活動。不一會兒,他的目光被一群人吸引。原來,是幾名工作人員因為物品的預冷溫度爭辯起來。

走近一看,師新強發現:不同物品需要在不同的特定溫度下保存,並且不同物品之間可能存在催化作用。由於集裝箱容量有限,有時很難完全實現所有物品的理想裝載。

幾天后,師新強了解清楚了相關的作業情況。此時此刻,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逐漸清晰。

在蔣教授的指導下,師新強頭腦中慢慢建立起課題研究思路:“實地調研讓我受益匪淺,看到了尋找對策的路徑。”

一年之后,這篇以真實案例和海量數據為基礎撰寫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全軍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探究問題的本質,才能快速得出最優解。”蔣教授坦言,想要加快學科建設,需要不斷尋找並解決新問題。

李教員剛加入蔣教授的科研團隊,就被派到機關代職鍛煉。一開始,李教員有些不理解:“最能掌握實際問題的地方,不應該是基層部隊嗎?為什麼要派我到上級部門代職?”

一個月后,李教員明白了蔣教授的良苦用心:“作為統籌部門,機關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基層部隊的總體問題。”

在機關工作一段時間后,李教員全面接觸到各級亟待解決的困難,尋找問題的效率明顯提高。

尋找問題的途徑多種多樣。兩年前,海軍勤務學院與海軍機關對接,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和現代資產管理體系業務培訓班順利開班。

與以往的培訓班不同,這一次,參加培訓的學員大都帶著問題而來。

“物流是一張巨大的網,想要理清軍事物流各環節關系,需要具備全局視角。”蔣教授認為,培養物流思維需要學員俯瞰整個流程,塑造新的學科理念。

培訓中,蔣教授與學員積極交流,匯總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過解讀政策法規、探討前沿知識、進行實踐教學等方式,拉直他們心中的問號。

培訓班結業時,來自海軍某部的一名學員在交流發言時說:“物流是動態流動的過程。要想把體系建設好,需要改變原來‘一令一動’的工作模式。”

“為基層部隊答疑解惑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更多具體問題。”蔣教授說,“離保障一線越近,離解題答案也就越近。”

任務就像火車頭,既提供動力又引領方向

“課題地圖”上顏色各異的地點背后,是海軍軍事物流學科建設裡諸多熱點與重點。心中裝的事業藍圖越來越宏大,步履“描繪”出的地圖也越來越寬廣。

“如何高效快速處理艦艇餐廚垃圾?”一天,蔣教授備課時,接到了海軍某部一個咨詢電話。

廢棄物處理,是綠色物流的重要內容。她思考片刻,給出了一個初步建議。

一段看似輕鬆的“快問快答”,離不開蔣教授對學科建設發展的敏銳目光和不懈努力。

綠色物流是當前軍事物流領域頗為熱門的話題。這個概念最初闖入蔣教授視線,源於多年前艦艇官兵的一次提問:“執行遠海任務,如何降低對資源的消耗?”

彼時,海軍軍事物流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海軍作為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綠色發展是其建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蔣教授認為,綠色物流具有十分廣闊的研究空間和前景。

調研結束后,蔣教授向上級匯報相關情況。在機關的支持下,她開始了對綠色物流課題的探討。登島礁、上艦艇,她把問題和對策形成助力海軍部隊實現綠色發展的一份份報告和一本本專著。

實踐出真知——這是蔣教授培養學員的基本理念。一年前,在讀非全日制研究生朱少佳,從某基地完成任務返回海軍勤務學院參加畢業答辯。

回想起漂洋過海執行任務這段經歷,朱少佳坦言:“是蔣教授讓我勇敢邁出這一步。”

那年,朱少佳成為蔣教授的研究生。剛開學不久,他就接到部隊通知:有一個選調執行某任務的機會。

朱少佳猶豫了:這次任務機會難得,如果錯過很難再遇上﹔如果前去執行任務,意味著無法按時參與學院的課程活動,勢必影響學業進度。

“一定要去!”正當朱少佳猶豫之際,蔣教授向他建議,“不但要去,還要帶著任務去,帶著責任去。解決問題,要去實踐中找到答案。”

一通通電話將朱少佳和導師連接在一起。“蔣教授常常不辭辛苦為我遠程答疑解惑。”執行任務這段時間,朱少佳的課程沒有落下,他還在蔣教授指導下高質量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

一次,學員王帥面對某創新課題一籌莫展。蔣教授建議他換個思路:不要急於求解,先用一個月時間到基層部隊搞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

“用任務牽引課題研究,可以讓學員緊跟時代步伐,為海軍軍事物流體系發展和學科建設寫出自己的‘參考答案’。”蔣教授說。

於是,王帥一路輾轉來到南部戰區某部隊。正巧,這裡即將進行物資保障實戰化訓練。

來不及休整,王帥便迅速加入訓練隊伍。起初,他的任務並不難:一邊觀察一邊採集物流信息並進行評估。

幾天后,王帥把觀察記錄的情況梳理好,向蔣教授匯報。採集信息的任務完成后,蔣教授引導他科學分析情況,並在此基礎上布置下一輪任務。

幾個回合后,課題研究的本質和對策,在王帥頭腦中漸漸清晰。

理清頭緒,王帥找到了課題研究的抓手。他一邊持續追蹤訓練情況,一邊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獲取相關控制策略。

“任務就像火車頭,既提供動力又引領方向。”結束一系列任務,蔣教授帶領王帥進行復盤,“在明確的方向下不斷探索,答案才會越來越明朗。”

這幾天,學員謝坤宇帶著蔣教授布置的課題任務,來到北部戰區空軍某部調研。戰機轟鳴聲中,謝坤宇沉著地觀察一次次起落,一筆筆寫下自己的“參考答案”……(朱祥 李芮)

銳視點

瞄准打贏夯實學科建設之基

■石齊全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習主席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新時代新征程,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堅持向戰為戰、教戰研戰導向,將軍隊院校科研成果運用於部隊,讓基層一線鮮活案例反哺教學,軍隊院校肩負時代使命,扮演重要角色。

學科建設是強校之基、興院之本,在軍隊院校全面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關鍵性和引領性作用。進入新時代,軍隊院校必須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瞄准打贏加快建設新型學科專業,助推為戰育人高質量發展。

堅持把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為學科建設的根本指向。這需要我們瞄准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建設,深化現代戰爭后勤保障規律研究,統籌推進軍事后勤理論創新、勤務保障能力升級、新型勤務人才培育。

堅持把培養通曉實戰的師資隊伍作為學科建設的基礎支撐。深刻把握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辯証統一,用教學科研磨礪人才成長,通過鍛造名師大家、跨域組建教學科研團隊等方式,探索“院校+部隊”模式,實現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同頻共振。

堅持把內涵建設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方法。如何把學科理論與實踐行動融入學科體系建設,將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是一個重大課題。我們應努力以教學改革、課程建設、育人轉型等關鍵要素為切入點、突破點,優化頂層設計,重塑辦學理念,重組學科布局,在學科建設的內涵式發展中,推動高質量辦學,讓新興學科持續煥發新活力、彰顯新生機。

(責編:唐宋、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