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科技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
——全身心投入新年度練兵備戰
某合成訓練試訓場,察打一體無人機翱翔天際,破障突防無人車馳騁戰場﹔某部訓練中心,官兵們頭戴VR眼鏡,手持高仿真訓練槍進行戰術作業……新年伊始,全軍各部隊堅持向科技要訓練質效,創新發展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加速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
習主席強調,要“加強模擬化、網絡化、對抗性手段建設,探索‘科技+’‘網絡+’等訓練方法,大幅提高訓練科技含量”。科學技術是核心戰斗力,也是軍事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當前,以人工智能、生物交叉、先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迅猛發展,不僅改變著戰爭形態和戰爭博弈的制勝機理,也從根本上革新了軍事訓練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當代科技成果,大力發展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特別是與新時代軍事訓練相適應的“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新型訓練方法和手段,是不斷強化科技練兵、科技強訓,提高軍事訓練效率的重要前提。
“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現代戰爭中,作戰行動向多域擴展,戰場環境更加復雜,傳統訓練條件和手段已難以滿足訓練對戰場環境的需求。“科技+”“網絡+”等訓練方法,瞄准戰斗力的增長點,以科技賦能為切入點,不斷改進練兵手段,提升訓練質效,不但能實現訓練空間多維化、訓練評估數據化、對抗演練智能化、訓法戰法模型化,還能加大訓練的強度、難度和復雜度,讓訓練更接近實戰。通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訓練組織者能更精准擬制訓練計劃,更科學進行決策,從而提高軍事訓練的針對性、有效性。
全軍10位挂像英模之一的蘇寧,當年曾這樣發問:“當你看到外軍指揮系統一秒鐘處理幾萬個數據,指揮戰爭效率成倍增長,而我軍指揮員們還用鉛筆在地圖上點點時,作為一個中國軍人,你不著急嗎?當你看到外軍炮兵採用一個不同方法,就能用100發炮彈打出200發的效果時,作為炮兵指揮員能不奮發進取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新型裝備大量列裝,新型作戰力量持續增加,軍事訓練的手段、內容、范圍有了全新改觀,科技練兵的條件更加具備、基礎也愈發厚實。
提高訓練科技含量。各單位應借助模擬化、網絡化、對抗性手段,盡快改變模擬仿真訓練范圍小、層次低的現狀,用“科技+”為練兵備戰賦能。高度關注那些顛覆性技術對未來戰爭規則帶來的根本性改變,及時創新並構建新的訓練內容體系。聚焦現代戰爭發展演變新趨勢新特點,發揮作戰試驗、兵棋推演等手段作用,積極開展自主對抗,推動科技支撐的戰法訓法創新,全面提升和錘煉打贏能力。
構設逼真訓練環境。沒有練武之地,哪來用武之力。和平時期練兵,必須構設與未來作戰相匹配的訓練環境,構建近似實戰的環境條件,讓部隊像戰時一樣激烈對抗,切身體驗真實殘酷的戰爭氛圍,反復磨練勝敵一籌的策略招法。各單位應著眼信息化智能化戰場的顯著特征,設好演訓背景環境、建好戰場基礎環境、設置復雜電磁環境、建強模擬交戰環境,探索專兼結合、虛實搭配的模擬藍軍建設,切實做到仗怎麼打、兵怎麼練,環境就怎麼建。
強化科技練兵自覺。科技練兵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提高部隊戰斗力的有效形式。我軍歷史上曾開展過多次全軍性科技練兵活動,極大激發了官兵的創新創造熱情。打贏現代戰爭,仍然需要用好科技練兵這個有力抓手。各單位應積極開展科技練兵活動,創新發展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加強新裝備、新技能、新戰法訓練,把鞏固拓展傳統戰斗力與創新發展新質戰斗力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
提升官兵科技素養。各級要把提高官兵科技素養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在全軍大力傳播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引導官兵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增強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瞄准未來戰場學,立足本職崗位研,緊盯強敵對手練,努力在科技強軍、科技強訓的大潮中勇當先鋒、敢挑重擔。大力營造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濃厚氛圍,樹立鼓勵創新、崇尚創新的鮮明導向,激勵廣大官兵在軍營沃土上深扎創新之根、結出創新之果,努力把部隊的科技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制勝優勢。
(楊歡,作者單位:63936部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