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歐洲國家積極尋求防務自主

近日,德國正式決定採購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生產的多管火箭炮系統,以取代其現役的美制MARS2火箭炮系統。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折射出歐洲國家在防務領域積極尋求戰略自主的新動向。
MARS2火箭炮系統本質上是美國M270火箭炮系統的德國版,使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GMLRS火箭彈,射程可達約80公裡。長期以來,美國軍工企業通過“武器+彈藥”捆綁銷售的方式來確保利潤,並以此控制用戶,讓從美國大量採購武器的歐洲國家對美國軍火商形成嚴重依賴。
此次德國宣布採購計劃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帶著新產品GMARS火箭炮系統參與競爭。與之相比,以色列生產的火箭炮系統具有一個關鍵優勢:能發射不同制造商生產的多種口徑火箭彈。得益於此,德國可聯合歐洲本土軍工企業研制生產彈藥,減少對美制GMLRS火箭彈的依賴。某種程度上說,德國決定採購以色列產品的深層次考量就是倒逼美國開放技術標准,從而推動歐洲軍火彈藥供應鏈實現多元化。
為維護自身利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公開表示,“如果德國想使用庫存的GMLRS火箭彈,除了GMARS火箭炮系統別無選擇”。去年該公司還更新了技術標准,將GMLRS火箭彈與美制發射平台進一步綁定。這意味著德國從以色列採購的火箭炮系統根本無法發射GMLRS火箭彈。
美國的做法並未能阻止德國選擇以色列的產品。一方面,德國仍擁有數十套MARS2火箭炮系統,足以發射庫存的GMLRS火箭彈。另一方面,德國正積極與美國就放開技術標准展開談判,德國認為美國可能會出於推銷GMLRS火箭彈的考慮放寬技術限制。同時,德國也打算依靠本國和歐洲軍工企業生產火箭彈,進一步減小依賴美國單一彈藥供應鏈帶來的不確定性。
高技術戰爭中,火箭炮系統並非獨立作戰單元,而是需要與其他作戰力量深度聯通。德國選擇非美國產品,也有推動歐洲構建獨立作戰體系的考量。
德國此次的選擇不是孤立事件。進入新年度以來,歐洲內部要求加強戰略自主的呼聲不斷高漲。本月初,歐盟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非正式會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歐盟領導人首次舉行專門討論防務問題的會議,體現了建立更強大、更獨立的歐洲安全體系的緊迫性。
然而,歐洲的防務自主之路並非坦途。未來,美國可能通過限制關鍵技術轉讓、在北約框架內施壓等方式,進一步在防務安全領域裹挾歐洲。當前,歐洲在諸多領域對美國存在依賴,結合多方面因素來看,歐洲走向防務自主可謂難關重重。(王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