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

講好故事,事半功倍。習主席強調,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檢視初心、滋養初心,不斷錘煉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生動的故事總是散發著迷人而無窮的魅力,令人神往著迷,具有獨特的作用。會講故事、講好故事,許多道理就會“如汩汩泉水,澆灌滋潤人們的心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同樣需要學會講故事,多用官兵聽得懂的故事講聽得進的道理,才能更好啟迪官兵心智、激發強軍斗志。
道理是抽象的,故事是鮮活的。講故事有講故事的“道”,好故事有好的講述方式,才能感染人、影響人、引領人。用通俗故事詮釋道理,能讓道理變得具體生動,比單純講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理論來自實踐,但實踐經驗一旦升華為理論,就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讓道理進入普通官兵的頭腦,要善於運用“聽得懂”的故事,化抽象為具體。沒有哪一種抽象概念,比真實故事更有說服力﹔沒有哪一種敘事技巧,比真情實感更能打動人心。大量實踐証明,把好故事講好,寓理於事讓道理自然而然生發,才能起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一代代革命軍人,在故事的熏陶下成長,自身又創造著層出不窮的精彩故事。火熱的軍營,是孕育故事的沃土、產生故事的搖籃。從南昌城頭的槍聲到井岡山上的扁擔,從雪山中長眠的“軍需處長”到草地上閃亮的“金色魚鉤”,從3位女紅軍的“半條棉被”到上甘嶺坑道裡的“一個蘋果”……可以說,人民軍隊的歷史,就是由一個個驚天動地、感人至深的故事構成的。這也為我們講好強軍故事、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話語的背后是思想,故事的精髓是道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搞成枯燥的課堂灌輸,也不能為輕鬆而輕鬆、為講故事而講故事。正如習主席所強調:“要防止膚淺化和碎片化,學黨史講黨史不能停留在講故事、聽故事層面,而要通過講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加深對黨的歷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理解和認識。”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善於用語言魅力和思想張力,把“道”貫通於故事之中,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啟人入“道”,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使人明“道”,在寓理於事、析事明理中,讓官兵產生情感共振、思想共鳴,聽有所思、學有所得。
“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針對官兵經歷閱歷、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的新情況新特點,施教者應做到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跟進實踐創新載體和方式,突出年輕態、生動化表達,把故事講得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既有高度又有溫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好故事的講述方式也在不斷出新。各級應積極順應媒體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發展趨勢,借助和發揮好新技術新手段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通過對故事情景的再現、行動情節的編排、行為細節的描述,努力把故事講出味道、講出新意、講出力量,把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得生動活潑、扎實有效。
(作者單位:武警廣西總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