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探索提升法律服務質效

統管統用,讓法律骨干人盡其才

2025年02月18日09:10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基層法律骨干身處一線,在幫助官兵維護合法權益、提升法治意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基層法律骨干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部隊法律工作質效。去年以來,西部戰區空軍某部著眼各部隊法律骨干分布不均、能力參差不齊等實際情況,探索實行“統管統用”機制,將上百名部隊專職律師、自學考取職業資格的兼職律師等法律骨干建檔歸類,按照人員崗位專業特長等進行分組,成立法理研究、普法宣傳、法律援助3個小組,分別開展法理課題研究、普法授課、法律援助等活動,逐步實現人才資源合理調配、集中優勢攻克難題課題,切實提升了為基層提供法律服務的效能。

法理研究小組成員圍繞重難點問題展開研討。史方舸 攝

統籌管理提質效

初春蓉城,冷風中夾雜著雨絲。在西部戰區空軍某部,卻有著溫暖的一幕——專職律師、法律援助小組組長劉燕茹耐心聆聽一名軍人講述自家遇到的涉法難題,為其解答疑問並提出建議方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講解交流,這名軍人的急切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除了官兵個人遭遇涉法問題,基層部隊遇到的難題也不少,但一些基層法律骨干缺乏處理相應問題的經驗,維權能力不強。”該部一名專職律師回憶說,前期,某部在執行任務過程中,依托地方一家快遞公司運送通用物資,快遞公司因操作失誤導致物資損壞。由於沒有辦理類似案件的經驗,該部律師多次與這家公司交涉維權無果,隻得向上級求助。

近幾年,該部接到的類似求助不少。他們調研發現,基層部隊存在法律骨干能力參差不齊和分布不均的問題。比如,有的單位缺少專職律師,有的單位官兵考取了法律職業資格証卻沒能被安排至相應崗位發揮骨干作用,有的單位專職律師較少接到官兵的咨詢求助,但有的卻有多個待辦案件導致分身乏術、難以應對。

針對這些問題,該部從各單位遴選能力素質過硬、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法律骨干組建法律援助小組,將全區法律骨干納入“一盤棋”統籌管理。“小組成員首先必須持有法律職業資格証,其次要實際辦理過案件並成功解決問題。”劉燕茹介紹,他們對備選人員進行面試考察,確保小組成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表達能力,同時掌握每名組員的特長優勢,便於后期分配任務。

隨后,該部梳理各基層部隊和官兵個人涉法問題,以及上級交辦的涉法案件,結合各小組成員駐地位置及擅長領域等實際情況,組成多個臨時專班,對口服務有需求的單位和官兵。

去年11月,在法律援助小組成員和單位法律骨干的共同努力下,空軍某試訓基地一名干部的煩心事終於得到解決。多年前,這名干部的父親在外出務工時被拖欠工資近10萬元,一直未得到清償。這幾年,他們多次催要無果。向本單位律師求助后,由於駐地偏遠,律師調查走訪不便,案件推進緩慢,一家人十分焦急卻束手無策。

該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安排該基地駐地就近的法律援助小組成員對其進行跟進處理。小組成員共同分析案情,通過多種方式搜集固定証據,撰寫法律意見書,幫這名干部的父親進行起訴。之后,地方法院判決對方全額支付拖欠的工資。

從各自為戰到精准調配,讓骨干力量厚實的單位及時支援力量較弱的單位,真正實現了骨干人才的集約化運用。如今,法律援助小組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受理解決軍人軍屬法律援助案件,進一步提高了維權質效。

集智攻關解難題

學習室內,一場聚焦某法理問題的討論正在展開。參與討論的有法理研究小組成員,還有任務一線官兵、基層部隊保衛干事等,大家結合各自的經歷和感悟,碰撞出思想火花。

隨著軍事任務逐漸多樣化,部隊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面臨的法理領域新問題不斷出現,有些問題僅靠各個單一力量開展研究難免單薄乏力,有的基層部隊訓練任務繁重,缺乏時間精力專題攻關。因此,該部研究決定組建法理研究小組,集中全區法律人才對重難點問題展開攻關。

很快,一批理論基礎扎實的基層法律骨干入選法理研究小組。他們著眼當前練兵備戰形勢任務,收集各單位面臨的法理難題,集體分析並梳理出多個亟需解決的重點課題展開研究。

有一次,圍繞“遠程投送法律保障問題研析”這一課題,法理研究小組成員前往某運輸機部隊蹲點了解情況。該部隊經常執行遠程投送任務,曾在任務過程中遇到現實難題。小組成員向執行相關任務的飛行員了解情況,聯系其他同類型部隊收集資料,然后與軍事檢察院、軍隊院校專家一起進行深入探討分析,最終形成課題論文,提出多條對策建議,為運輸機部隊執行遠程投送任務提供了有益借鑒。

法理研究小組組長劉政德告訴筆者,以前單靠個人難以完成這樣的研究,如今小組成員分頭收集資料、集中共享資源,研究攻關效率大大提高。

既要破解任務難題,也要應對日常工作訓練的問題。法治宣傳教育是基層部隊幫助官兵樹立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的重要抓手,但現實中,個別單位缺乏專業力量,授課質量不高,官兵學習質效難以保証。為此,一支由軍官、軍士、文職人員等組成的普法宣傳小組發揮集體智慧力量,幫基層部隊籌劃了一批精品課程。每次授課結束,小組成員還會與官兵深入交流,普及法律常識和維權方法。

截至目前,該小組已深入基層部隊為數千名新兵送課上門,使新兵在“兵之初”就筑牢法治意識,走好軍旅人生第一步。“每堂精品課的主題都很有針對性,既讓我們足不出營聽到了優質課,也為基層開展法治教育進行了傳幫帶。”某新兵訓練基地一名保衛干事說。

形成合力育人才

過去,基層部隊培養法律骨干缺乏系統規劃,人員基本靠自學成才,缺少有力指導幫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必須從提高基層法律骨干能力素質入手,以點帶面讓已經成熟的骨干再帶新骨干,形成整體能力素質提升的良好局面。”該部一名律師介紹,他們依托這3個專業小組,由小組骨干分別帶教數名基層法律骨干,採取以案代訓、集中輪訓、個別指導的方法,提升基層法律骨干能力素質。

曾自學考取法律職業資格証的一級軍士長王常偉經常為戰友解答法律疑惑。一次,單位想請他為戰友們上一堂普法課,這讓他犯了難。“日常解答還可以,正式授課就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為幫助王常偉提升授課能力,普法宣傳小組組長馬騰龍給他傳授授課方式方法,從授課主題選定、時間合理分配,甚至講課時的表情管理,都一一進行指導。

如今,王常偉經常上台為戰友授課。他講課娓娓道來,授課內容很接“地氣”,多次受到大家好評。

部分基層部隊法律骨干並非專職律師,平時接觸不到案件。近期一場案件庭審過程中,劉燕茹帶領王常偉和另幾名基層法律骨干現場觀摩。“專職律師的細致講解,讓我對庭審程序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以后代理案件就有經驗了。”某場站法律骨干戴進說。

帶教在一時,成長靠平時。法律骨干要想快速成長,必須加強學習,促進能力水平提升。為解決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該部牽頭建立網絡資源共享平台“法理信息庫”,基層部隊法律骨干在本單位通過網絡就可查閱法規文件、典型案例、應對場景等內容。去年底,法理研究小組還精選匯編學習手冊下發各單位。某旅專職律師王鵬程說,上級集中力量建立的信息庫,現已成為他們解決問題的“錦囊庫”。基層法律骨干既能借此開展自主學習,還能在遇到棘手案件時對照查找相關法規和相似案例。

通過反復論証,該部將多家經考察具備資質的地方律師事務所確立為合作伙伴,並推動全區團以上單位與駐地司法行政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地方專業資源協助基層法律骨干解決具體問題,同步起到實操教學作用。

“‘統管統用’機制的運行,使人員與案件的匹配度更加精准,基本實現了法律骨干的高效合理分工,提高了案件辦理效率,很多課題難題得到解決,部隊遂行任務有了更多法治保障。”該部領導介紹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基層法律骨干實現了能力提升,為后期開展法律服務提供了人才儲備。(李飛龍)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