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營觀察丨追蹤一堂情景教育課

2025年02月20日09:17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英雄連隊的傳人,更需要走近英雄的先輩

返程路上,新疆軍區某師某團宣傳保衛股賀股長陷入沉思。這次尋根之旅,賀股長在深受觸動的同時,也找到了紅色傳統教育突破的方向。

去年6月,這個團圍繞紅色傳統教育展開了調研。在賀股長看來,對於紅色傳統教育,他們團本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從調查結果來看,事實並非如此。調研中,隻有一部分官兵對教育內容比較認可。

“這樣的結果在意料之中。”一名指導員坦言。這些年,為了抓好紅色傳統教育,他們做了很多努力,強軍故事會、歷史紀錄片等多種形式輪番上陣。教育課結束后,談及“這堂課怎麼樣”,不少官兵的反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形式看似豐富多彩,效果很難深入人心。”不少官兵反映:每次教育課上,總是繞不開那幾個典型的例子。新兵聽后還有觸動,但一個故事翻來覆去講給同一群人聽,教育自然就沒了吸引力。

去年初的一次經歷,讓“進藏先遣英雄連”連史解說員田雷恆記憶猶新。

那次,“進藏先遣英雄連”原副連長、特級戰斗英雄彭青雲的后人彭巍來到連隊參觀,田雷恆按照慣例為其解說。

“能講一下‘棒撬雙眼射梅花’的故事嗎?”說到先遣連官兵在藏北高原堅持刻苦訓練的歷史時,彭巍老人的一句提問讓田雷恆有些尷尬。

一直以來,很多歷史故事講解都是一帶而過,雖然解說聲情並茂,但面對這從未留意的歷史細節,田雷恆有些語塞。

原來,在藏北高原的那個冬天,先遣連錫伯族戰士西阿林因病全身浮腫,甚至雙眼都難以睜開。他申請繼續參加射擊訓練的請示被彭青雲駁回后,西阿林說:“如果不讓我參加訓練,我就絕食,省得連累大家。”

第二天,戰友們把西阿林架到了射擊場。他雙眼腫成一條縫,難以睜開。他堅持用火柴棒將眼睛強行撐開練習射擊,最終五發五中,靶子中央被打出了“一朵梅花”。就在留下“棒撬雙眼射梅花”壯舉的那天夜裡,西阿林永遠地離開了大家。

老人講得動情,官兵們也聽得認真。

“英雄后人的講述道出了許多我們未曾了解的細節。”賀股長說,作為英雄連隊的傳人,他們總以為自己是最了解歷史的人,可那次交流后,他們對先遣連歷史開始有了新的認知。

“深入探尋歷史,才能傳承好歷史。官兵被歷史的細節觸動,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光榮傳統的力量。”結束尋根之旅,賀股長和其余12名理論骨干篤定了決心——把原汁原味的歷史搬上講台,讓更多官兵知道那些塵封在歲月裡的閃光細節。

新疆軍區某師官兵結合歷史討論劇本。縱恆 攝

一個故事就是一份精神食糧,一次創排就是一次紅色洗禮

“打開所有燈光,人員集合,准備再來一遍!”時間已是凌晨2點,某團禮堂裡,排長尹躍的聲音略帶疲憊。

這是“進藏先遣英雄連”情景教育課的創排地。為了這堂課,包括尹躍在內的13名政治教員幾乎每天都加班加點。

“這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現在每一天都很焦慮。”二級上士李斌坦言,沒有經驗可借鑒,他並不確定自己能將這段耳熟能詳的歷史搞出什麼“花樣”來。

但他始終忘不了來到藏北高原先遣連舊址的第一天——

5米見方、黑暗無光的地窩子,連續300多米的戰壕,還有一處重金屬超標的水源……

結束尋根之旅,李斌又看了一遍連史展陳。他心中有些慚愧。近些年,高原保障條件越來越好,但李斌感覺自己變嬌氣了。連隊駐地海拔高、氣溫低,受領訓練任務時,包括李斌在內的不少官兵產生了畏難情緒。

“歷史與現實的碰撞,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情景教育課腳本撰寫之初,李斌從主題設置到內容創設,在原汁原味呈現歷史故事的同時,也融合了不少身邊戰友的事例。

“某種意義上說,歷史照映現實。我希望每名戰友都能從故事中找到讓自己有所感觸的細節,在看清自己與先輩的差距后,能更多地汲取精神能量。”情景教育課初具雛形那天,李斌感慨萬千。

“李斌的思路是對的。以前要我說什麼是忠誠,我可能隻講出一些大道理來,而現在我們就是要用故事、用鮮活的英雄形象將‘忠誠’二字具象化。”一次創排交流會上,尹躍激動地說。

“第一個帶著偵察分隊開路的副連長彭青雲是黨員,犧牲在雪域高原的蒙古族戰士巴利祥子是黨員……”深入了解先遣連歷史,尹躍用自己的思考理出了一條脈絡。一遍遍細數先遣連黨員的事跡,尹躍對“忠誠於黨”有了更加形象的認知。

“這些故事看似停留在歷史的坐標之中,但我們身邊其實並不缺乏類似的例子。”尹躍回顧這幾年部隊執行高原任務經歷時發現,每次重大任務都是黨員帶頭沖鋒。

一次高原演訓,全連行進至一條冰河前。指揮員命令快速渡河,黨員骨干率先跳入冰河中。水面逐漸升高,冰水不斷翻涌,為幫助其他戰友渡河,黨員骨干手拉手挺立在河中央。

“在那種情況下,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往前沖。”回想那次經歷,尹躍說心中依然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70多年前,先遣連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界山達坂。在人病馬亡的危急關頭,連隊20余名黨員一人負責一個病號,硬是把全連拖過了達坂。每次讀到這段歷史,尹躍都能感受到使命感的不斷叩擊,“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既然接過了英雄先輩的接力棒,那麼跟隨他們一同前進就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故事挖掘越豐富,課堂設計越深入。我們在挖掘英雄故事中不斷收獲,不斷進步。”為了讓這堂情景教育課更能打動人心,結束尋根之旅后,汪宣召幾乎讀遍了關於這段歷史的資料。

在藏北高原,人員不斷犧牲、后勤補給中斷的時候,先遣連黨支部書記李狄三帶領干部挨個地窩子做動員,為官兵們樹立信心,戰勝困難。

“一個故事就是一份精神食糧,一次創排就是一次紅色洗禮。”賀股長介紹說,隨著情景教育課創排不斷深入,13名政治教員紛紛站上台講述不同的故事,在感動自己的同時,也一步步實現著感動他人的初衷。

台上演英雄,台下勇爭先,讓情感共鳴激發奮進力量

“過程很辛苦,但看見今天的教育效果,我感覺一切都值得。”情景教育課首次登台那天,尹躍在禮堂外坐了很久。

情景教育課彩排現場。縱恆 攝

“這一次,官兵究竟會不會買賬?”演出前,和尹躍的想法一樣,其余12名政治教員的心中也打了個問號。

台下座無虛席,官兵的一陣陣掌聲抵消了台上的緊張情緒。情景表演輪番上場,掌聲此起彼伏,台上台下都熱情高漲。

“看著先遣連先輩倒下的場景,聽著耳邊響徹的高原風聲,我的心頭像壓著一塊石頭。”回憶起第一次觀看情景教育課的感受,某連二級上士陳廣林說。

台上的演員倒下了,后排不少觀眾起身朝著台上張望,佇立在那裡,長久地沉默著。

“想想我那犧牲的戰友,還有什麼榮耀說得出口……”隨著歌曲的音樂聲響起,許多官兵的眼圈逐漸泛紅。

“以前知道我們單位有這段光榮歷史,今天我更加明白了這段歷史的意義!”隨著情景教育課走向尾聲,台下官兵們神情越來越凝重。

“打動心靈,才能真正教育官兵。在與官兵的眼神交流中,我知道這堂課產生了效果。”情景教育課落下帷幕,尹躍懸著的心也落了地。

情景教育課劇照。 縱恆 攝

某連王指導員感慨地說:“傳承英雄精神,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干到極致,把本領練到最好,時刻准備戰斗……”

“這只是我們深入開展紅色傳統教育的一個突破口。”該師政治工作部一名領導在會上交流時說,抓好紅色歷史教育,關鍵在於潛移默化,在於持久發力。這些紅色資源如果像過去那樣放在封閉的展館裡、存於厚重的檔案中,就很難讓年輕官兵掌握學習。深度挖掘紅色資源,讓遙遠的歷史與年輕官兵形成情感共鳴,才能讓年輕官兵體悟歷史帶來的力量。

如今,紅色歷史的熏陶、優良傳統的滋養遍布該師各個駐訓營區。從文化長廊到英烈牆,從一張張展板、一個個展櫃到一塊塊電子熒屏,這些教育物料都以完全開放的形式呈現。

“人人自學一個故事,就能迸發更多創作靈感。”在某團,他們採取“讀書會+故事會”的形式,引導官兵尋找故事線索、激發創作靈感,並由文藝骨干進行加工,最終以舞台劇的表演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強烈的“代入感”讓官兵在觸摸歷史中心明眼亮。

“講好英雄故事,我們還要激勵官兵傳承好英雄精神。”不久前,結合連隊開展的冬季練兵活動,某連指導員柳棟受情景教育課的影響,准備了一個教育計劃。

前段時間的實兵訓練中,三班班長白慶帶領攻堅班組拔除“敵”前沿火力點,為連隊開辟進攻通路。面對進攻通路上突然出現的“暗堡”,白慶仔細觀察后,冒著彈雨低姿匍匐前往爆破。隨著一聲巨響,通路開辟完成。

以此為例,柳棟結合先遣連歷史,以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主題創作的《我是黨員不怕難》情景短劇出爐了。

台上演英雄,台下勇爭先。官兵們實現了從學習英雄到扮演英雄再到爭當英雄的跨越。

包括賀股長在內的13名基層政治教員又開始了新的研究方向——他們對加強動散條件下歷史情景課堂的運用以及如何跟進重大任務開展教育進行了專題研究,提出了具體落實方案。新的教育“爐火”正在點燃。(梁五一 馮毅 縱恆)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