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醫院為兵為戰體系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多支機動衛勤力量融入系列聯合實兵演習,戰救戰保新理念、新方法陸續推出,戰傷救治新藥品、新器材、新技術陸續問世,群眾性戰傷救治“教練員”“示范員”活躍在不同戰位……記者今天從軍隊醫院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獲悉,軍隊各級醫院著力打通強固戰救鏈路,不斷推動衛勤新質戰斗力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為兵為戰體系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軍隊醫院擔負著保障打贏、服務軍民的職責使命。多年來,軍隊各級醫院堅持以備戰打仗為重心,緊盯批量傷員救送、戰場自救互救等重難點問題,拓展保障邊界、暢通救治鏈路,構建響應迅速的立體救治網絡﹔探索無人系統在戰場搜救、傷員后送、遠程救治中的場景應用,全維拓展戰場保障領域﹔強化戰救技能專攻精練和機動衛勤分隊認証式、檢驗式考核,主動融入演習演訓,體系推進新質力量戰時衛勤保障能力鍛造,全面促進戰救能力體系生成,不斷提升服務部隊戰斗力水平。
軍隊醫院始終把官兵身心健康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官兵滿意作為第一要求,體系推進為兵服務:互聯網醫院讓官兵“足不出營”接受專家診療,遠程機器人手術、遠程超聲診斷、“智慧病房”等優質醫療資源前移下沉﹔訓練傷防治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訓練傷發生率連續多年呈下降趨勢﹔構建“解放軍總醫院—戰區總醫院—團級中心醫院”分層分級建設保障網,切實保障官兵健康﹔圍繞核心職能、醫療質量、工作效能、持續發展4個維度,突出救治能力等重點,組織軍隊醫院綜合績效考核,強化戰傷救治和平時臨床診療能力。
針對少數部隊遠離體系醫院的實際,軍隊各級醫院探索創新軍地聯合救治模式,將救治鏈向部隊一線延伸。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主動聯系距體系部隊訓練場較近的地方醫療機構,雙方簽訂“前置醫療點”救治協議,同時軍隊專家定期到地方醫療機構坐診幫帶,為駐訓官兵就近診療提供服務。
“體系保障需要多種手段、多種能力支撐,軍隊醫院建設必須置於建設現代后勤的體系布局之內。”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體系鍛造軍隊醫院核心戰斗力,分層分級建設救治保障力、持續發展力和創新驅動力,打造純潔清朗行業生態,努力把軍隊醫院建成政治過硬、技術領先、人才輩出、管理一流的高水平醫院,為全軍部隊練兵備戰提供堅強有力衛勤保障。(周娜、記者孫興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