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海軍某大隊基層干部從密切內部關系工作實踐中體悟到——

“換位思考”才能讀懂兵心

2025年04月24日10:02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前不久,海軍某大隊戰士唐梓航在“強能備戰集中抓”活動中,因訓練成績進步明顯,被評為“進步之星”。拿著成績單,他第一時間向中隊指導員孫遜報告喜訊並道謝:“指導員,謝謝您!”

初入軍營的唐梓航,立志要有所作為。但下連一段時間后,唐梓航訓練成績一直排名靠后,參加集體活動積極性也不高。

注意到唐梓航的變化后,孫遜主動找他談心。那天,孫遜來到唐梓航的宿舍,兩人面對面坐著,孫遜一邊認真傾聽,一邊不時點頭回應。指導員的耐心,讓唐梓航將自己的心事說了出來。

原來,唐梓航的外公和父母都曾在海軍服役,聽著軍營故事長大的他,從小就想當兵。但入伍以來,繁重的戰備訓練和嚴格的日常管理,讓唐梓航產生心理落差和畏難情緒。訓練成績越上不去,他心裡就越著急,越對自己感到失望。

聽著唐梓航的傾訴,孫遜並未急於表態。“年輕戰士剛入伍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與他們談心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把真實的情緒表達出來,多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背后的原因。”孫遜回憶,唐梓航當時的“心結”是感到自己對不起家人。

交談中,唐梓航無意間說起的一件事,孫遜記在心上:唐梓航入伍那天,父親因工作原因未能來給他送行,“缺席”了離別前的合影,這成了唐梓航心中的遺憾。

孫遜決定以這件事為突破口。一次中隊准備組織“晒晒我的全家福”活動,孫遜與幾名骨干商議后決定,為唐梓航制作一張全家福,把他的父親“加”到合影中去,彌補他心中的遺憾。

剛開始,孫遜帶著幾名骨干用電腦設計了一張全家福,但幾經嘗試,總感覺少了幾分溫馨。后來,中隊安排幾名有美術基礎的官兵,以素描的形式畫了一張全家福,並精心裝裱起來,送給了唐梓航。看到這張特殊的全家福,唐梓航既驚喜又感動:“當時,我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指導員竟記在心中。我要把這張全家福珍藏起來,帶著家人的期望努力訓練、認真工作。”

“談心交心時,隻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才能找到打開戰士‘心門’的鑰匙。”談及談心交心的心得,孫遜坦言,這些經驗從實踐中來。

一年前,孫遜從機關參謀轉任該中隊指導員。“來到中隊后,我總想著盡快熟悉情況、干出成績。”為摸清戰士思想底數,孫遜決定從談話開始。

“你有什麼個人愛好”“家裡有沒有困難”“關於中隊建設有啥好建議”……幾次談話后,孫遜明顯感到,戰士回答時沒有說出心裡話。

“光談話卻沒有談心,這種‘打卡式’談話,說到底還是缺了一個‘真’字。”向其他支委請教經驗后,孫遜決定從融入官兵生活開始著手。他觀察發現,中隊很多官兵業余時間喜歡打籃球,於是牽頭組建一支籃球隊。平時休息時,他主動約大家一起打籃球。

共同愛好帶來共同語言,孫遜逐步融入官兵,大家也願意向他敞開心扉了。一次,孫遜與剛晉升中士不久的大學生士兵趙鑒波一起打籃球,休息間隙他發現趙鑒波有些悶悶不樂,於是與他交流起來。原來,趙鑒波正准備參加上級組織的“四會”教練員比武,由於是第一次參加,他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辜負戰友們的信任和期待。

了解情況后,孫遜與連隊幾名干部商量,為趙鑒波量身制訂幫帶計劃。他們指定一名中隊干部為趙鑒波做思想工作,幫助他緩解焦慮情緒﹔由孫遜牽頭,精心輔導趙鑒波擬制教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安排有豐富授課比武經驗的骨干,在理論闡釋、講解示范等方面手把手幫帶。在大家齊心協力下,趙鑒波在比武中取得了好成績。

一天,炊事員楊昊敲開了孫遜的房門,還沒說話眼圈就紅了。見狀,孫遜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詢問原因。原來,楊昊此前意外崴傷了腳踝,醫生建議他休養兩周。然而,兩周后的復查結果顯示,腳踝恢復得不理想,醫生建議他繼續休養。時間一長,有個別戰友對楊昊有意見,認為他是故意“泡病號”。面對戰友的誤解,平時工作訓練表現不錯的楊昊覺得很委屈。

楊昊離開后,孫遜向主治醫生詢問了楊昊的情況和相關注意事項。隨后,他找到楊昊,囑咐他積極配合醫生,做好康復治療。不久后的一天,孫遜把楊昊所在班戰士召集起來,向大家解釋了楊昊的情況:“經診斷,楊昊的腳踝傷還沒恢復,他自己也很著急,怕給大家添麻煩。作為身邊戰友,我們要幫助他安心養傷,恢復健康。”與此同時,孫遜還尊重楊昊的意願,安排他在休養期間負責力所能及的食譜擬制等工作。

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不僅減輕了楊昊的心理負擔,也化解了個別戰友對楊昊的誤解。不久后,恢復健康的楊昊投入正常工作,這個班的內部關系也更加融洽,大家工作訓練勁頭更足了。

“既要與官兵走得近,更要和大家心貼心。”孫遜說,作為基層干部,談心交心要多從戰士的角度思考問題,要為大家真解難、辦實事,這樣才能真正融在一起。(趙林浩 陳 昊)

(責編:任佳暉、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