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國開發“軌道航母”危害太空安全

王田田
2025年05月15日09:34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不久前,美國一家商業航天公司宣布其獲得美太空軍價值6000萬美元的合同,負責開發軌道運輸機。根據相關介紹,這款軌道運輸機可預先搭載多顆具備機動能力的衛星,必要時迅速釋放執行各種任務,由此也被稱為“軌道航母”。有分析人士指出,該項目一旦成功,在提高美軍太空作戰能力的同時,勢必也將加劇太空軍事博弈,給太空安全帶來嚴重挑戰。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都非常重視對制天權的爭奪。為在攻防對抗中佔據主動權,美太空軍將太空機動性視為核心能力之一,把實現持續的衛星機動列為軍種建設的優先事項。2023年,美太空軍就提出“動態太空行動”概念,主張通過航天器大范圍在軌機動,動態遂行天基信息支援與攻防對抗作戰。今年4月,美太空軍發布《太空軍條令文件1-太空軍》,將“太空控制”確立為太空軍核心職能,把在軌機動能力作為建設重點。“軌道航母”項目將進一步推進相關概念及部署落地。

從傳統上來看,由地面發射衛星往往耗時較久,且這些衛星大多只能保持在其軌道上運行,直至燃料耗盡。此外,衛星網絡易遭受太空環境干擾或敵方破壞,生存能力薄弱、運行韌性不足。“軌道航母”在面對突發太空威脅時,則可充當太空中的預置發射平台,在數小時內部署新衛星。這種快速彌補被摧毀關鍵設施的能力,可確保美軍持續的態勢感知和通信能力。

“軌道航母”還可加強美軍的戰術響應能力。美太空軍計劃於2026年實現“戰術響應太空”目標,即從接到發射命令起,在24小時內將衛星送入既定軌道。若“軌道航母”成功開發,其“軌道預置+按需釋放”的長期駐留模式,可根據任務的變化,及時調整衛星的軌道或姿態,將有效提高部署效率和機動能力,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搶佔有利軌位。

相關資料表明,“軌道航母”在設計時或將預留武器搭載接口,助力快速實施進攻或防御的戰術行動。這就加劇了太空軍事的不透明性,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畢竟其他國家很難准確判斷其搭載的是衛星,還是能發動襲擊的進攻性武器。有國外專家分析認為,這種技術一旦成熟,軌道運輸機可隨時轉化為太空武器平台,將使太空變成隨意部署武器的戰場。專家指出,面對這種不確定性,其他國家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極有可能導致太空軍事對抗的升級,給太空治理帶來巨大挑戰。

(作者單位:航天工程大學)

(責編:任佳暉、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