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當好軍工一線“質量衛士”

——陸軍裝備部某軍事代表局3名文職人員的成長經歷

2025年05月21日09:0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無人機飛行測試基地、車載武器系統試驗中心……近日,陸軍裝備部某軍事代表局組織人員分赴雪域高原、荒漠戈壁等地,開展多項軍檢驗收工作。任務中,一批“孔雀藍”挑起重任。

據了解,該局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文職人員納入人才建設“一盤棋”系統籌劃,助力文職人員在任務中加速成長,實現了人才隊伍質量、結構雙優化。本期,我們一起了解該局文職人員的成長經歷。

——編 者

“解決了裝備質量問題不等於畫了句號,要持續跟進做好后續工作,從源頭入手查找症結,做到舉一反三”“對發現的問題拉單挂賬、責任到人,嚴守政策法規、敢於較真碰硬,以忠誠干淨擔當的實際行動詮釋使命職責”……近日,在陸軍裝備部某軍事代表局召開的質量標兵交流會上,幾名文職人員與大家分享體會。

“武器裝備建設進入關鍵階段,對軍代表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該局領導介紹,單位文職人員來源不同、經歷各異,在部隊大熔爐中經受淬火歷練,實現了能力素質升級。如今,他們活躍在武器裝備質量檢驗前線,成為精心把關的“質量衛士”。

“該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一步不能亂、一步不能錯”

“武器裝備質量關系官兵生命、關系戰爭勝負,必須嚴把程序關。該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一步不能亂、一步不能錯!”

這是前不久的軍企科研項目推進會上,該局軍代表、文職人員豆永鵬與地方某研究所科研團隊交流的一幕。

一方面是研究所想推進項目進度,一方面是裝備研制必須按照有關程序開展,面對矛盾問題,豆永鵬始終牢記軍代表職責,在原則問題上不含糊,並為他們講清政策法規。最終,研究所認真遵照執行規定程序,配合高效完成某型裝備的鑒定定型任務。

一次驗收某型裝備樣機時,豆永鵬發現設備之間數據鏈聯通與斷開操作比較繁瑣,需要在不同通信通道間頻繁人工插拔轉換線纜,影響了工作效率。為此,他多次會同軍代室督促企業研發自動化測試系統,但企業以研發費用巨大、以往多次開發失敗等理由推脫。

“轉改后服裝變了,細致嚴謹、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不能變,高標准、高質量完成好任務的初心不能變。”豆永鵬說,作為裝備質量把關者,要敢於唱“黑臉”、不怕得罪人,切實把責任扛起來、落下去。后來,他多次找相關企業負責人綜合分析利弊,主動幫助協調解決難題,經過雙方共同努力,終於開發出自動化測試系統,有效提高了產品交驗質效。

“扛起責任使命,始終對打贏負責、對戰斗力負責、對官兵生命負責。”加入文職人員隊伍后,豆永鵬厚植專業功底,用專業能力維護裝備質量,先后榮立三等功1次,獲全軍質量監督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裝備徹底消除質量隱患,才能放心交給部隊使用”

“砰砰砰……”夜幕中,一聲聲槍響劃破天際。秦嶺北麓某靶場,該局軍代表、文職人員吳茜爬上3米高的測試平台查看射擊試驗數據。夜已深,但她仍堅持驗証后再下山。

“媽媽,你怎麼還沒回家啊?”忙碌中,看到兒子發來的信息,吳茜眼眶一紅,感到很愧疚。這已是她連續在靶場奮戰的第11個夜晚。

吳茜從小就有一個軍旅夢,尤其成為軍嫂后,這種願望更加強烈。2019年,她辭去穩定工作參加文職招考,如願成為一名文職人員。工作中,她把夢想付諸實踐,始終以昂揚精神狀態不懈前行。特別是在某項目最吃緊的時段,她牽頭制訂推進計劃,連續兩個多月鉚在軍檢線、吃住在辦公室,確保裝備如期保質交付部隊。

“有的問題看似不起眼,卻可能給未來戰場埋下隱患。”一次,某型武器進行試驗時發生卡彈問題,吳茜立即上前詢問原因。承制單位技術人員解釋,是工人在焊接拋殼裝置時不小心焊歪了,重新焊一下就好。“保護好現場,我們再檢查一遍。裝備徹底消除質量隱患,才能放心交給部隊使用。”吳茜認真研究產品、圖紙、工藝,發現問題是拋殼裝置存在設計缺陷導致,並不僅僅是工人的“不小心”。隨后,她立即聯系承制單位進行全面檢查,並督導開展整改工作。

憑借執著堅定、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吳茜擔當盡責、挑起大梁,先后編制6型產品驗收細則、3型產品校准規程,發表9篇學術論文,申報4項發明專利,編寫的某型裝備操作手冊在部隊廣泛使用。

“不能停步,不斷積蓄打贏‘下一仗’的底氣和能力”

荒漠深處,某部一場實裝訓練正在進行。作為監管某型裝備的軍代表,文職人員王輝正為該部開展技術服務。

“剛才剎車時,你聽到異響了嗎?”王輝問道。

“裝備在沙漠行駛,發出類似的聲音是常有的事。”戰士起初有些不以為意。

訓練結束后,王輝檢查發現是因為沙塵附著在裝備某部位所致,雖然暫時對剎車性能影響不大,但若不及時清理,可能會造成剎車性能逐漸下降,增加安全風險。回營后,王輝及時與承制單位人員溝通,督導他們完善制動系統防風沙方案,徹底消除了此類隱患。

幾年前,王輝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軍代表。經常與碩士、博士、專家骨干一起開展業務工作,他感到壓力很大。在黨支部鼓勵引導和幫助支持下,他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資源開展學習研究。“不能停步,不斷積蓄打贏‘下一仗’的底氣和能力,才能不負組織期待。”王輝感慨地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幾年來,王輝參與1項國軍標的修訂工作、1項軍內課題研究,撰寫發表多篇論文,多次被評為“四有”優秀文職人員等,逐漸成為骨干力量。

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年前,王輝被局裡指定為首批某信息系統管理人員。去年,他作為該系統深化試用標杆單位代表,參加系統功能迭代升級后的深度測試和推演演示工作,因表現突出,上級明確他所在的軍代室成為該系統在陸軍裝備部唯一試點單位。面對重大專項任務,他廣泛調查研究,負責擬制試點方案,全身心投入到緊張工作中。目前,試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張 多 杜芳珺)

(責編:彭靜、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