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唱響“青春戰歌”


“風雨兼程路漫長,汗水浸透了戎裝,訓練場上飛揚,青春寫滿擔當……”夏日的一個周末,新疆軍區某綜合訓練基地某營在天山腳下舉辦野營晚會,一首戰士原創的歌曲《鋼鐵脊梁》,唱出了全營官兵的心聲,贏得現場陣陣歡呼。
創作演唱這首歌曲的,是由該營4名戰士組成的“北山樂隊”。“北山”是該營的一個重點執勤哨位。擔任樂隊主唱的二級上士祝衍兆說,樂隊以戰友們熟悉的哨位為名,就是希望他們演唱的歌曲能引發大家共鳴。
然而,樂隊成立之初,他們一口氣創作了不少歌曲,卻沒有一首被戰友傳唱。有人甚至背后吐槽:“旋律單調、歌詞空洞、不接地氣。”
那段時間,本來熱情挺高的樂隊成員如同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大家聚在一起排練,不是節奏不對,就是唱歌跑調,勁頭遠不如當初,創作也沒了靈感,甚至有人想就此放棄。
“什麼樣的音樂,才能走進戰友的內心?”一天晚上,祝衍兆帶著一沓歌詞,敲開了連隊指導員的房門。指導員在鼓勵他們繼續創作、豐富營隊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提出建議:旋律和歌詞是一首歌的形式載體,但必須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現實生活體驗,才能引發戰友們共情。
一席話說得祝衍兆茅塞頓開,他下定決心,用音樂講好戰友們的青春故事。當時,基地正在組織崗位練兵比武,祝衍兆所在連隊官兵奮力拼搏,留下很多感人故事:鉛球比武,中士梁瑞灃忍著腰傷參賽,最終一舉奪冠﹔長跑現場,女兵常鑫蕊不慎摔傷,仍然一直堅持到終點﹔團體比賽,三級軍士長譚光華扛著最重的彈藥箱,一邊跑一邊鼓勵大家……
當連隊奪得基地建制連綜合成績第一名的喜訊傳來,全連官兵熱血沸騰,祝衍兆被深深感動,慷慨激昂的旋律頓時在腦海中躍動起來。當晚,他與樂隊成員連夜寫成了歌曲《鋼鐵脊梁》。
第二天,當架子鼓手、中士趙良孟有節奏地敲響鼓點,4個人仿佛置身激烈比拼的賽場。也許是因為有著共同的感受,大家格外默契,很快完成編曲和排練。
終於到了演出的日子。舞台上,隨著音樂響起,祝衍兆清了清嗓子,將戰友在賽場上的拼搏與奮斗、血性與堅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台下官兵被深深感染,很多人不自覺跟著唱和,在天山腳下唱響了“青春戰歌”。
有了這次的成功經歷,之后的時間裡,“北山樂隊”緊貼官兵訓練生活,不斷創作出新的歌曲。執行大項任務前,他們面對連旗,高聲勉勵戰友:“沿著先輩的足跡,繼往開來乘風破浪……”新兵下連時,他們站在隊伍中央,熱情歡迎新戰友:“來吧戰友!從這裡走向戰場,青春無悔獻身國防……”
一首首接地氣的歌曲,在官兵心中引發持久情感共鳴。如今,演唱“北山樂隊”的原創歌曲,已成為該基地官兵文化生活的“保留節目”。這幾天,一批新的兵種專業學兵到基地報到,文娛室裡又響起新的旋律——“踏上這片熱土,心中充滿力量,揮洒男兒熱血,祖國在我心上……”(黃友乾 吳金州 本報特約記者 丁 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