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部引導軍士骨干不斷拓寬能力邊界——
鍛造更多機務保障“多面手”

“一等轉進!”近日,海軍某部一場實戰背景下的機務保障訓練緊張進行。面對部分機務骨干出現“傷亡”等臨機特情,機載設備技師、一級上士石亮亮在多個專業崗位間交替“補位”,與戰友密切協作,圓滿完成保障任務。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隻有平時做到‘一專多能、一兵多用’,上了戰場才能處變不驚、靈活應對。”該部領導介紹,隨著使命任務不斷拓展,多機型維護面臨保障周期縮短、骨干力量不足等現實困難。為此,他們結合戰時保障任務特點,探索推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鼓勵軍士骨干不斷拓寬能力邊界。
為鍛造專業技能過硬的戰場“多面手”,他們打破專業、崗位、年齡等限制,探索建立“多機型、多專業、多戰位”的“三多”機務組訓模式,利用異地駐訓、重大任務等時機,組織軍士多崗輪訓、交叉互訓,在不同戰位的摔打磨礪中實現能力換擋、素質升級。
該部為不同層級軍士繪制個性化“成長路線圖”:初級軍士先夯實本機型操作技能及專業基礎,再逐步開展跨機型延伸訓練﹔中級軍士在精研本崗位核心技能基礎上,通過崗位輪訓錘煉多專業操作技能﹔高級軍士重點進行多機型全周期專攻精練,貫通設備排故、參數檢查、維護保養、機件更換等全流程保障鏈路。
為確保人才培養取得扎實成效,該部還建立“准入資質審查”和“動態考評管理”雙重機制,規定現崗位專業技能考核未達優秀等級的,不得申請跨領域復合培養。各機組還針對階段性考核未達標人員,深入查找問題原因,採取延長周期、專項鞏固、專人帶教等方式強化培養,確保培養出的骨干“招招過硬”。
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推行以來,該部涌現出一批機務保障“多面手”。前不久,該部組織一場應急搶修訓練,面對人員“傷亡”、多機出動等復雜情況,某任務分隊官兵靈活搭配、默契配合,在模擬減員的情況下快速完成發動機更換,圓滿完成保障任務。(周子強)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