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軍旗向前進
——解讀新時代人民軍隊軍旗體系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簽署命令,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兵種軍旗。兵種軍旗包括軍事航天部隊軍旗、網絡空間部隊軍旗、信息支援部隊軍旗、聯勤保障部隊軍旗,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以及陸軍軍旗、海軍軍旗、空軍軍旗、火箭軍軍旗等軍種軍旗,共同構成新時代人民軍隊軍旗體系。
軍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旗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標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榮譽、勇敢、光榮的象征。近百年間,一代代人民子弟兵凝聚在黨的旗幟下,高擎軍旗一往無前、英勇奮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新時代人民軍隊軍旗體系,記錄著我軍發展壯大的壯闊征程,更承載著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尊重軍旗、愛護軍旗、保衛軍旗,必須深刻認識軍旗的歷史底蘊、地位作用和標志意義,在軍旗指引下奮勇前進,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從工農革命軍軍旗到八一軍旗——
人民軍隊以英勇奮戰建立偉大歷史功勛
我軍軍旗伴隨人民軍隊的誕生、成長、壯大而產生、發展和定型,經歷了無數血與火的洗禮。
1927年黨領導八一南昌起義時,為了爭取和團結國民黨左派,當時打的是“國民黨左派”旗幟,起義部隊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仍用國民革命軍陸軍旗幟。同年9月初,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發動秋收起義,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設計出有鐮刀、斧頭和五角星的紅色軍旗,象征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武裝,標志著人民軍隊第一面軍旗的誕生。
后來,工農革命軍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紅軍軍旗先后發展出1930年式、1931年式、1934年式等式樣。其中1931年式紅軍軍旗,規定以旗須著色區別各軍種:紅色旗須代表步兵,黃色旗須代表騎兵,黑色旗須代表炮兵,白色旗須代表工兵,藍色旗須代表輜重兵,綠色旗須代表醫護兵。新式軍旗的出現,反映了當時紅軍自身力量的壯大和正規化水平的提高。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經過國共兩黨談判,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南方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隸屬國民革命軍序列,但絕大多數部隊並沒有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軍旗”。8年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戰牽制和抗擊大量侵華日軍,八路軍、新四軍成為百姓交口稱贊、敵人聞風喪膽的響亮旗號。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許多部隊在早期作戰過程中,往往高擎紅旗作軍旗,引導廣大將士沖鋒陷陣。隨著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特別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后,設計軍旗、軍徽問題提上議事日程。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通過《關於軍旗的決議》,明確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應為紅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同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的命令。隨后,各部隊利用戰斗間隙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各野戰軍高舉軍旗,勇猛地向全國進軍。
從秋收起義“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到八一軍旗“用燦爛的星光照耀著中國”,22年間,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以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堅韌不拔的革命毅力、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奪取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以鮮血和生命為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奠定了牢固根基,徹底扭轉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落后挨打的被動局面。
從軍種軍旗到兵種軍旗——
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緊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步伐,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相當一段時期內,全軍部隊統一使用八一軍旗。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軍與外軍交往不斷深化拓展,需要相對應的軍種軍旗,用於迎接外軍軍種領導人的司禮任務。研究和制定軍種軍旗成為適應軍事外交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成為進一步推動軍隊正規化建設、完善軍旗體系的需要。1992年9月5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執行司禮任務時使用的陸軍、海軍、空軍軍旗式樣。
進入新時代,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領導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壓茬推進改革“三大戰役”,深入破解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體形成中央軍委領導指揮下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兵種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
火箭軍,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信息支援部隊,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聯勤保障部隊,實施聯勤保障和戰略戰役支援保障的主體力量……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為強軍事業增添了強大動力,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奠定了深厚基礎。
2016年1月,中央軍委審批同意火箭軍軍旗式樣,軍種軍旗由3種增加到4種。此外,中央軍委還於2017年12月頒布命令《授予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旗》。這次發布兵種軍旗,是適應我軍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強化戰略性兵種屬性定位,激發部隊榮譽感使命感的又一實際舉措。
從草綠色到深空藍——
豐富的色調 不變的軍魂
草綠色,象征綠色的大地﹔藍白條相間,象征大海與海浪﹔天藍色,象征遼闊的藍天﹔橙黃色,象征導彈點火騰飛時噴出的烈焰——4面軍種軍旗,風格簡潔、大氣庄重。
深空藍,象征進軍浩瀚太空﹔賽博灰,象征制勝無形疆場﹔量子紫,象征搶佔信息高地﹔鬆枝綠,象征厚植保障根柢——4面兵種軍旗,協調美觀、特色鮮明。
不管是軍種軍旗,還是兵種軍旗,均按照上下設置、黃金分割的基本設計模式,上半部保持八一軍旗旗面基本式樣,其內涵意蘊不言而喻:各軍兵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必須在黨的絕對領導下行動和戰斗。這充分彰顯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也生動體現人民軍隊始終高度集中統一、步調一致向前進。
軍魂永不變,軍旗永向黨。建軍近一百年來,人民子弟兵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為了捍衛軍旗的尊嚴,前赴后繼、英勇奮斗,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第15軍官兵浴血奮戰43天,殲敵1700余名,最終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主峰。邊防斗爭、海上維權、搶險救災、抗擊疫情……哪裡最危險,哪裡最需要,哪裡就有高高飄揚的軍旗為部隊官兵注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意志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先后多次為軍兵種、武警部隊和新組建單位授旗,極大增強了官兵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各部隊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貫徹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全面加強部隊黨的建設,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始終把軍心士氣牢牢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金星閃耀在軍旗上,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新時代人民軍隊軍旗體系,必將進一步激勵鼓舞全軍官兵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持續推進部隊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戰略威懾和實戰能力,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嚴珊、梅常偉、岳雨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