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王”組合帶出尖刀班


點擊播報本文,約
前不久,西部戰區陸軍狙擊手比武領獎台上,兩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級上士石潤洲捧著“優秀教練員”証書,二級上士冷啟偉手握“狙擊槍王”獎杯。兩人相視一笑,互敬軍禮。
這對大家口中的“槍王”組合,正是第76集團軍某旅某連狙擊班的正副班長。榮譽背后,是一個關於“托舉”與“突圍”的熱血故事。
2024年初,冷啟偉站在了軍旅生涯的十字路口。此前他因崗位調整,離開了原狙擊專業崗位,由於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即將面臨退伍。“班長,我這次怕是要‘掉隊’了。”冷啟偉苦笑著對石潤洲說。
“一起參加比武吧!”同樣面臨走留選擇的石潤洲,決定幫助冷啟偉重拾狙擊專業,用出色的成績証明自己。
一句話,點燃了冷啟偉內心的火苗,也激發了全班的斗志。
重拾狙擊專業絕非易事,兩年沒摸過狙擊槍的他,初次握槍緊張得手心直冒汗,打出的數據更是慘不忍睹。就在冷啟偉產生自我懷疑時,班裡的戰友默默站了出來:有人與他分享自己多年積累的射擊數據,有人主動申請擔任他的“陪練”,還有人拉著他一遍遍復盤動作、分析彈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二人最終憑借默契配合取得比武資格。比武前一周,冷啟偉的夜間射擊成績出現波動。石潤洲帶著全班連夜召開“諸葛亮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他找原因、想對策:“你在弱光下習慣閉左眼”“試試用遮光布模擬復雜光線環境”……靠著集體的智慧,他很快突破瓶頸。
正是這種全員托舉、彼此成就的氛圍,讓冷啟偉實現了“觸底反彈”。在上級去年組織的比武中,他奪得個人第二名的好成績,成功留隊。
冷啟偉的“突圍”,也深深觸動了石潤洲。原本打算退役的他,決定繼續服役,把狙擊班鍛造成一把鋒利的尖刀。
帶著這樣的想法,石潤洲推動成立“研練小組”,帶領大家系統整理訓練筆記、總結組訓方法,逐步形成一套集技能培訓、心理調適、數據支撐於一體的狙擊手培養模式,每周雷打不動召開復盤會,人人上台講問題、談體會﹔“強弱結對”形成制度,常態開展復雜環境下的訓練……
付出終有收獲。在今年戰區陸軍狙擊手比武中,冷啟偉頂住壓力,逆轉奪冠﹔而石潤洲也因帶領狙擊小隊研戰研訓、培養出多名優秀骨干,獲評“優秀教練員”。於是,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走下比武場,回歸訓練場,“槍王”組合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石潤洲側重組訓教學和心理疏導,冷啟偉專攻數據分析和實戰應用。兩人一教一研,帶動全班訓練水平節節攀升。
“多虧副班長自制的扳機節奏示意圖,這次訓練我實現了全部上靶!”前不久,一名新兵在實彈射擊中突破自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近日,該連赴陌生地域開展戰術對抗訓練。石潤洲所在的狙擊班受命執行“隱蔽偵察、多目標清除”任務。解算彈道、修正風偏……大家協同發力,圓滿完成任務,狙擊班被連隊評為“尖刀班”。
望著身邊每個人向戰而行的身影,石潤洲不禁感慨:“托舉戰友的,並不是單打獨斗的英雄,而是彼此照亮的星光。”(王雲嶠、章林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