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山河永念 英名不朽

2025年09月30日08:54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習主席曾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偉大的國家不會丟棄過去的歷史,挺立的民族不會忘記自己的英雄。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舉國上下以多種方式致敬先烈、追思英雄,在緬懷中賡續紅色基因,在傳承中汲取奮進力量。

“一腔熱血勤珍重,洒去猶能化碧濤。”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先輩們或瀝血孤營,或橫刀敵陣,或鏖戰沙場,或昂首刑場。多少年輕的生命,鋪展成絢麗的晚霞﹔多少悲壯的犧牲,化作寧靜的黎明。據不完全統計,自革命戰爭以來,共有2000萬名英烈為國捐軀,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英烈沒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國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人。碑上無名,常留英名,他們標注出國家走向新生的輝煌征程,聳立起民族邁向復興的巍峨豐碑。

英雄是時代的先鋒,英雄是民族的脊梁。1930年,年僅25歲的共產黨員裘古懷在就義前給黨和同志們的遺書中寫道:“同志們,壯大我們的革命武裝力量爭取勝利吧!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讓生者有那永恆的愛,讓逝者有那不朽的名。近年來,從設立烈士紀念日、出台英雄烈士保護法,到以最高禮遇迎接“最可愛的人”魂歸故裡,再到常態化開展為“無名烈士”尋親活動……一系列舉措讓“敬仰英雄、學習英雄”的觀念深入人心,“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氛圍日益濃厚。

新時代是需要英雄並且能夠產生英雄的時代,革命先烈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當前,我們肩負的使命任務更加艱巨,面對的風險挑戰更加嚴峻,進行的偉大斗爭形勢更為復雜。我們堅信,在改革發展的大潮裡、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中、在鄉村振興的舞台上,英烈們以生命鑄就的雄偉豐碑,定會激勵中華兒女不畏風雨、不屈不撓、勇毅前行,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

朱德同志在紀念左權將軍犧牲一周年追悼會上庄重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裡,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與英烈的每一次“對話”,是叩問,是喚醒,更是激勵。學習英烈、不負英烈,最重要的就是創造更大的業績,走向更大的勝利。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黨的意志、人民的期盼,如今到了吃勁奮斗的攻堅期、加油加壓的沖刺期。廣大官兵要在心中砌起崇敬英烈的“紀念碑”,高筑強軍備戰的“烽火台”,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堅定必勝信心,聚力攻堅克難,用奮斗奪取新勝利,靠拼搏贏得新榮光。(馬龍飆 國防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責編:彭曉玲、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