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創新榮譽激勵方式——

班排“榮譽角” 動力“加油站”

2025年10月14日08:45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午后,秋日陽光照進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的班排宿舍,兩枚安放在“榮譽角”的獎章閃閃發光。

每次進出宿舍,下士魏卓檸都忍不住朝“榮譽角”多看兩眼——那兩枚獎章,一枚是他剛在比武場上贏得的,另一枚是他的爺爺在戰場上獲得的。

獎章無言,激勵有聲。“它們提醒我,一定要像爺爺那樣英勇無畏、頑強拼搏,不負青春、不負榮光!”魏卓檸說。

在這個支隊,每個班排宿舍都設有“榮譽角”,主要用來展示大家獲得的個人榮譽。抬頭可見的榮譽,以及配套開展的教育活動,已經成為該支隊激勵官兵成長成才的“加油站”。

這一做法的背后,是一場創新榮譽激勵方式的持續探索。該支隊領導介紹,此前的調研中,他們發現一些青年官兵對單位的光榮歷史和身邊的典型故事知之不深,對榮譽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上,缺乏情感共鳴。

另外一種現象更是發人深思:很多單位都有榮譽室,可大多用於訪客參觀,平時門扉緊閉﹔有的單位取得了不少榮譽,但獎章獎牌都鎖在櫃子裡,難得一見﹔有的官兵覺得個人榮譽“難登大雅之堂”,選擇帶回家保管……種種認識和工作上的偏差,使很多榮譽成了“沉睡的寶貝”。

“與其讓榮譽‘束之高閣’,不如讓它在班排‘安家’,成為官兵隨時隨地可見的‘精神路標’。”該支隊決定在班排宿舍設置“榮譽角”,將官兵獲得的獎章、証書和獎杯,展陳在他們每天生活學習的地方。

為更好發揮榮譽的激勵作用,該支隊還定期舉辦“我的高光時刻”故事分享會,讓榮譽獲得者講述奮斗經歷﹔廣泛開展爭上“榮譽角”、爭登“龍虎榜”等群眾性練兵活動,進一步激發官兵創先爭優的熱情。

“以前總覺得榮譽是玻璃櫃裡的‘物件’,離自己很遠。現在它在班排‘安了家’,成了每天都能‘照見’自己的‘鏡子’。”站在中隊“我的高光時刻”故事分享會講台上,下士孫加文講述了自己追尋榮譽的一段經歷。

去年初,中隊舉行故事分享會。看著同班戰友紛紛將閃亮的獎章和紅彤彤的証書擺上“榮譽角”,自己卻兩手空空,孫加文頓感臉上火辣辣的。當時,班長成建陽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榮譽都是拼出來的,期待你的那一份!”

抬頭見榜樣,心頭有力量。接下來的時間裡,孫加文刻苦訓練、精武強能,經常給自己“開小灶”。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將個人榮譽擺上班裡的“榮譽角”!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底,總隊組織軍事比武,經過激烈角逐,孫加文一舉奪冠,榮立個人三等功。

在戰友熱烈的掌聲中,孫加文將沉甸甸的三等功獎章,擺在了班裡的“榮譽角”。一旁的照片,定格著他奪冠的瞬間,相框右下角的便簽紙上,寫著他的感言:“為榮譽拼搏,無畏苦累!”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該支隊進一步創新舉措,推出“榮譽進班排2.0版”——邀請立功受獎官兵的家屬走進軍營,參加証書獎章放置儀式,共同分享榮光。

那天,魏卓檸的父親帶來了魏卓檸爺爺當兵時獲得的軍功章,並將其轉送給兒子。“一定要牢記組織的培養、家人的期待,繼續努力、再立新功!”聽到父親語重心長的囑托,魏卓檸眼裡閃著淚光。

“部隊與家庭的‘雙向奔赴’,為榮譽激勵注入了更多情感力量。”某中隊干部胡巧武告訴記者,青年官兵渴望被關注、被認同、被肯定,邀請家屬參加儀式,能夠進一步增強官兵的自豪感、獲得感。

班排“榮譽角”,動力“加油站”。該支隊領導介紹,在建設榮譽室基礎上,設置班排“榮譽角”,基層榮譽激勵體系更加完善,日常榮譽激勵更加具象。如今,該支隊官兵奮勇拼搏、創先爭優、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日益濃厚。前不久,上級組織實兵演練,官兵們協力配合,檢驗通過了多個新的訓法戰法。(黃 赟 本報特約記者 張永清)

採寫感言

抬頭見榜樣 心中有力量

■張永清

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推動“榮譽進班排”,是一種榮譽激勵形式創新,同時也啟迪我們思考,如何將榮譽激勵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成為官兵成長路上隨時可見可感的“加油站”。

榮譽激勵的著眼點在激發動力,落腳點在“常”“長”二字。集中性展陳、階段性表彰,有其儀式感和庄重性,也容易產生一定的疏離感,激勵效果可能如潮汐般漲落,難以持久浸潤兵心。“榮譽進班排”的做法,將榮譽載體“下沉”至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空間,將榮譽表彰參與者從軍營拓展至官兵家庭,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榮譽激勵作用,增進心理認同,引發情感共鳴。

強軍事業需要一茬茬官兵昂揚斗志、拼搏奮進,新時代的榮譽激勵形式也需要不斷探索創新,打破“一時一事”的局限,追求“時時處處”的效果,為全力以赴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注入強大動能。

(責編:彭靜、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