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開遠海“常態戰備+體系練兵”新模式
海軍常態化遠海訓練邁上新台階


點擊播報本文,約
海軍某部艦艇編隊開展遠海戰備訓練(資料照片)。 喬晨曦攝
本報訊 張懋瑄、記者錢曉虎報道:第47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海域游弋機動、第48批護航編隊解纜起航駛向遠海、戚繼光艦搭載院校學員赴遠海訓練和實習……近日,記者在海軍機關指揮室看到,一個個代表海空兵力的光標在全球海圖上閃爍。“這兩天正好是遠海訓練間隙,態勢圖簡單多了,之前雙航母編隊訓練時這個圖更復雜!”值班員羅旋說。
今年6月,海軍組織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開展遠海實戰化訓練,數十艘艦艇、上百架次飛機在廣闊無垠的遠海大洋排兵布陣,展開一場規模空前的“硬碰硬”較量,參訓兵力數量、廣域機動范圍、演練科目難度均創下新紀錄,集中展現了海軍強化遠海戰備訓練的豐碩成果。
記者從海軍有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海軍以航母編隊為樞紐,常態化開展遠海實戰化練兵,牽引帶動各類空中、水面、水下兵力一體參訓,時間頻次不斷提高、距離范圍不斷擴展,逐步走開遠海“常態戰備+體系練兵”新模式,海軍常態化遠海訓練邁上新台階。
“現在軍港裡經常看不到幾艘艦艇在港,大部分艦艇都在海上執行任務。”海軍某部軍官亓鬆說,“軍港的夜靜悄悄,官兵‘海上為家,岸上做客’已成常態。”
山東艦一級軍士長周小勇入伍20多年,曾在南海之濱的某老式驅逐艦上工作。他說,過去出遠海被看作一件很大的事,各部門要為此准備很長時間,裝備性能是否穩定、通信鏈路是否暢通、物資補給能否跟上、水文氣象是否摸清……
“現在不一樣了,遠海航行就像‘出趟遠門’一樣尋常!”組建之初就來到山東艦的周小勇隨艦參加了歷次遠海訓練,“航母編隊不能隻在家門口轉悠,遠海大洋才是一流海軍大展拳腳的舞台。”
近年來,海軍每年將遠海戰備訓練任務作為年度重點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機關統兵力、統時間、統區域、統資源、統保障,最大限度為遠海訓練創造條件,任務部隊圍繞遠海兵力運用開展一系列戰訓問題研究、裝備能力攻關、人員技能培訓,加快形成全方位支撐艦艇遠航的綜合能力體系。
“在大風大浪、遠海大洋中磨煉意志、茁壯成長。”習主席的殷切囑托始終激勵著廣大海軍官兵走出“舒適區”,勇闖“深水區”。記者在海軍某部海圖室看到,世界地圖上標繪的該部歷史航跡密密麻麻遍及各大海域。一艘艘戰艦礪兵大洋、亮劍深藍,新時代人民海軍官兵的目光正投向更加“風高浪急”的遠方。
去年,濟南艦赴南太平洋執行高強度戰備訓練任務結束后,本可以直接返航,艦黨委發現有一片海域還沒到過,“便想去看看”。報上級批准后,全艦官兵繞道幾百海裡,冒著復雜環境下的未知風險開展多科目訓練。這一次,他們發現10余個訓練問題,研究形成20余條改進建議。官兵紛紛感慨:“這一趟跑得有價值,練得真過癮!”
近年來,海軍在夯實基礎訓練的同時,持續深化戰訓融合,將遠海訓練當作戰斗力生成的“磨刀石”,不斷加強實戰化訓練,一次次突破海上最遠探測距離、水下最長巡航時間、空中最快突防速度等極限,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顯著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