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大隊探索基礎體能與戰術技能融合訓練——
這樣的考核“戰味”濃


點擊播報本文,約
秋日午后,海軍某大隊綜合演訓場,一場群眾性練兵比武拉開戰幕。
縱身躍下搶修車,利用掩體投擲手榴彈,穿戴防護裝具通過“染毒”地帶……比武現場,該大隊中士唐先財帶領戰斗小組,連續完成多個課目后,來不及休息調整,隨即投入到戰場救護比拼中。
“總用時4分02秒!”負重奔襲至終點,考官按下秒表。走下考場,唐先財感慨:“這樣的考核‘戰味’很濃,課目之間無縫銜接,各種特情貫穿全程,對技戰術和體能要求很高。”
“戰場上,體能素質和作戰技能缺一不可,我們要通過比武讓官兵看到差距不足,及時補短。”該大隊領導告訴筆者,此次考核,不再隻重視“個人冒尖”和“單項突出”,而是按照新大綱標准和完成使命任務要求,採取多課目連貫、多內容疊加、多專業融合的方式,由比拼基本技能向比拼綜合能力轉變,在快節奏課目轉換、高強度體能消耗中,錘煉官兵體能、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
“這些經驗做法,是大隊在一次次實戰化演訓任務中總結形成的。”該大隊干部王開波說,近年來,部隊轉型發展步伐加快,搶修搶建、排雷排彈、國防施工等任務繁重,急需官兵綜合保障能力有一個大的提升。
一次搶修任務,需要操作手在坡度近40度、高差約30米的山坡上作業。由於山體不平、土質堅硬,挖掘機每挪動一個位置,都能感覺到車身的劇烈晃動。操作手雖然專業素質過硬,但長時間處於快節奏、高強度的作業環境中,最終因體力不支導致專注度和裝備操作精准度下降,作業效率大打折扣。
“實踐証明,在注重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不能忽視提升體能素質……”復盤會上,該大隊領導分析認為,真實戰場上,對官兵綜合素質的要求隻會更高,隻有體能素質和作戰技能全面過硬,才能完成好保障任務。
為此,大隊將基礎體能、戰術技能有機融合在一起組織訓練,並以比武考核為抓手,基於遂行任務需要設置考核條件,以考促訓、以訓促戰,進一步提升官兵打仗本領。
不久后,一次實戰背景下的比武考核展開。在機械操作專業比武中,中士崔宇赫穩扎穩打,操作裝載機完成蝶型倒車就位后,又駕駛挖掘機快速完成裝車作業,最終憑借出色的表現一舉奪魁。
不間斷完成高強度課目考核的崔宇赫,感覺“仍有余力”。他笑著說,經過基礎體能與戰術技能融合訓練后,連續操作多種機械裝備更加得心應手。
二級上士曹國政由於前期身體出現傷病,錯過了系統訓練,沒有登上領獎台。他說,此次比武讓他及時發現了不足,為今后補短強能明確了方向。
“寧要符合實戰標准的‘及格’,也不要含有水分的‘優秀’。”該大隊領導介紹,下一步,他們將認真復盤梳理比武考核“問題清單”,針對“體能和技能水平不均衡”等問題組織補差訓練,進一步錘煉官兵實戰本領。(陳 凱 陳 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